文化与科技融合促进产业发展的机理分析
2015-05-30马爱民李志斌
马爱民 李志斌
摘要:我国先后提出了科技与文化融合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已经跨入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新时代。发挥科技与文化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可以促进我国的产业转型升级,对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既是目的亦是手段,是可以促进产业发展的一种多层次、多领域、多种方式的融合,呈现出双轮驱动的局面。
关键词:文化;科技;融合;机理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1.062
21世纪以来,科技与文化已经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科技与文化支撑下的产业转型与升级在全球范围内迅猛发展。科技与文化对产业的支撑力不仅关系到国家或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同时也决定了其国际竞争力的水平。因此,在国际化大背景下,很多国家都非常重视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发展,并挖掘文化与科技对产业的支撑引领作用。文化与科技融合促进产业发展的作用机理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科技角度的促进作用;二是从文化角度的促进作用;三是从二者融合角度的促进作用。在三方面的作用下,文化与科技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起到双轮驱动作用。
一、科技促进产业发展的机理分析
对于科技促进产业发展的机理分析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增长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早已成为共识,但是纵观经济增长理论的演进历程,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经历了三个阶段。早期的古典增长理论重视劳动力和资源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忽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20世纪50年代末期,索洛、斯旺和米德等人在对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的批判的基础上,建立起的新古典增长理论,首次将科技因素作为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但是新古典增长模型一方面将科技进步看作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另一方面又假定科技进步是外生变量而将其排除在劳动、资本、土地等内生变量之外。20世纪80年代,以罗默和卢卡斯等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突破性地提出在技术进步条件下资本边际效益递减规律可以避免,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可以保持的观点,开始强调知识、科技、人力资本投资等要素在促进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作用。
20世纪50年代左右,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其作用的领域已经超越经济领域,扩展到社会、环境等诸多领域,并且作用越发明显。随着技术生命周期不断缩短,科学与技术之间逐步融合。同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也日益紧密,彼此相互影响。因此,人们对科技的认识也随之发生变化,科技的内涵包括科学与技术两个方面,在谈及科技之时,也必须连带考虑经济的、社会的、环境的各项因素。20世纪初,在一些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5%~20%,现在普遍高达60%~80%,有的产业对科技的依赖甚至达到90%以上。
(二)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科技创新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影响产业的投入产出和资源要素的配置,进而影响产业结构。从供给来看,科技进步使劳动者素质不断提升,生产工艺和产品不断创新,同时管理水平和产品营销手段不断创新,造成市场供给的产品出现多元化、科技化、个性化、便捷性等特征,从而直接引发产业结构的调整;从需求来看,人们对于产品需求的多元化需求以及消费观念的变化,使得产品生命周期缩短、更新换代加快,产品生产、消费、出口结构不断演变,进而间接影响产业结构调整。
另外,科技进步还通过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高科技产业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产业结构升级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①在整个产业中由第一产业占优势比重逐渐向第二、第三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的历史过程;②产业结构中由劳动密集型,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逐渐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的历史过程;③产业结构中制造初级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逐渐向制造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占优势比重演进的历史过程。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主要评价指标是三次产业比例、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的贡献率等。
经济发展的连续性使得装备水平、职工素质、管理水平和经营水平都要受到科技水平的限制。传统产业存在的装备落后、职工素质较低、管理水平低的状况只能依靠科技进步,利用高新技术进行改造,以此来提高传统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新创立企业方面,科技进步对于创立高新技术企业具有决定性作用。高新技术企业是以高科技为支撑,以知识资本为主要资产,由一批高水平的科研人员把科研成果转化为高技术产品而组建的现代企业,这样的企业性质已经充分显示了科技在其中的巨大作用。
(三)科技创新促进资源跨区域优化配置
从全球来看,科学技术发展的跨学科特征越来越明显,创新过程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研发成本不断增加,技术生命周期缩短,使原来的封闭式创新模式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没有一个创新企业或组织能在资源和相关技术领域取得完全优势,它们必须把识别、获取和利用外部知识及资源作为其创新的核心过程。这就促使科技创新从传统的封闭模式转化为开放模式,而开放模式的本质就是内外部创新资源的整合。与此同时,创新组织间的合作越来越平常,通常会结成一种共享和交换资源、共同开发创新的网络关系,合作性网络则成为创新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
实践表明,创新组织和创新活动具有本地化特征,易于在一个特定的地理区域形成空间聚集,并经常会在某些技术或产业领域形成专业化特点。由于特定区域具有自身的独特优势,如相关技能、技术和基础设施,吸引那些追求成功的企业等创新组织在区域集群中进行合作。这种区域集群合作能够导致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从而降低创新组织的研发成本和风险。因此,便形成了不同的区域创新系统,系统内含有创新主体间进行知识交换、相互合作的网络以及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区域创新系统也成为科技合作和竞争的主体。特别是21世纪以来,科技创新活动不再受技术因素、组织因素以及地域因素等的限制,以创新体系为主体参与各种科技竞争已经成为普遍现象,而区域则成为参与国际分工、资源配置以及竞争的重要主体和经济单元,区域创新能力、潜力和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已成为区域获取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国际上的主要创新型国家,如德国和日本,也开始注重区域科技的发展,促进区域间科技资源整合和产业空间布局调整。
二、文化促进产业发展的机理分析
文化促进产业发展的机理分析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文化是经济增长的内原动力
国外对于文化与经济之间关系问题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1776)的“经济人”思想。他指出任何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都必须建立在共享的道德观,即履行支付承诺、信守契约、尊重市场伙伴的基础上,把人本身固有的文化和价值观作为市场扩展和经济进步的重要条件。穆勒(MillJ.s,1848)认为各国的经济状况依赖于人类的本性,即取决于道德的或心理的因素。可以说,早期经济学家在研究经济发展条件时,更倾向于关注真实的人和真实的社会。
之后,开始有学者从特定视角研究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如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日本学者森岛通夫(1973)从特定文化形式宗教的视角分析了文化对经济的影响作用。德龙(Delong B)通过定量分析试图进一步证实韦伯和森岛通夫的观点,他将新教定义为虚拟变量,作为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并进行回归方程检验,结果显示这个虚拟变量与经济增长的回归系数在统计上非常显著。国外学者还通过文化因素对经济主体行为的影响,特别是个体偏好态度以及文化、制度与经济相互共生发展等视角探讨了文化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如刘易斯(LewisA,1983)在全面分析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时认为,人均产出的增长不仅取决于区域内的自然资源,还取决于人的行为,也就是经济主体的态度。还有学者提出企业家精神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的观点。
从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开始,西方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呈现出一种文化研究的趋向,经济地理学家和文化地理学家开始思考并重视文化等非经济因素在经济活动及经济空间格局的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并强调在社会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中来认识资源、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空间特征,突出社会文化在经济增长中所扮演的角色作用。如斯托泊(1997)着重论述了地方的社会文化传统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文化创意产业是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进入21世纪后,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经济活动中的文化因素和成果已经成为现代生产力的重要构成或促进因素,而文化资源稀缺性、重复利用性的特性,使得文化资源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性力量,即文化引领经济发展。这是因为:一方面,从文化需求的角度而言,其对扩大内需有拉动作用。物质财富越是丰富,文化需求越是巨大。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经历了温饱—小康—富裕的演化过程,在人们基本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消费日益非物质化,即从注重使用价值到注重观念价值,从追求品质到追求品位,从认同同质化到认同异质化,实现了由物到心再到灵的转变;另一方面,从文化供给的角度而言,文化供给对经济增长有巨大的提升作用。
文化创意产业体现了科技与文化的有机融合,代表了新经济的发展潮流。所谓新经济的优势和特点其实质是传统意义上的不同产业在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和数字虚拟技术应用基础上形成的产业融合趋势。而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正是对这一产业融合趋势进一步拓展的概括,科技对创意产业的影响将越来越明显,在科技发展的基础上出现新兴的文化创意产业。
创意产业的发展和繁荣可以大幅度提升传统制造业产品的文化和知识含量,进而提升产品附加值,提升传统产业的品牌知名度和国际竞争力,同时促进城市功能的转变,朝向现代服务业方向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集团总是将高端创意(核心技术、思想发明、品牌设计)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而将由创意延伸出的制造业、加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研究创意产业形成的规律对于研究技术创新理论、区域创新理论和国家创新理论都有重要意义。例如北京市明确提出将力争在“十二五”末期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15%,2020年力争达到18%。为此,北京将进一步推动科技和文化融合,大力实施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双轮驱动”战略,打造北京文化与科技之都。
(三)文化是生产力重要源泉
文化要素已经成为生产力的重要源泉,通过促进产业及经济发展来创造物质财富。一是通过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体现经济贡献;二是文化对其他产业的改造提升。促进传统产业转型方面,农业的转型朝着现代化发展,如观光农业。工业的转型,包括高技术制造业的占比增加和工业遗址的升级再利用,如北京798由工业区改造成艺术聚集区以及旅游文化区。第三产业的转型,传统服务业的升级,服务高端化、专业化、国际化。
文化体系所包含的文化创意群体以及城市创新主体在文化资源的创生刺激下,在创意产业经济的推动下,主体认知结构、行为结构等发生变化,进而带动城市区域的科技创新结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变化,最终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创新文化和制度体系。文化融合发展,新兴文化与社会各个层面的深入互动,能够在区域中营造开放、包容、创新、时尚等文化氛围。多元文化互动融合、创新创意文化的活跃,使得文化创新力显著,促进了区域创新力的提升。
三、文化与科技融合促进产业发展的机理分析 文化与科技融合促进产业发展的机理分析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文化科技协同发展机理
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教授赫尔曼·哈肯(Haken)从物理学和化学等生命物质领域的研究出发,将协同学的基本理论扩展到自然界以及更为复杂的社会科学界。如同许多科学术语一样,“协同学”(Synergetics)源于希腊文,意为“协调合作之学”。协同学的理论核心是自组织理论,是指在一定外部条件下,系统内部自发组织起来,进而形成新的有序。
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科技创新的初始设计和发展过程离不开社会文化提供和创造的环境。社会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与发展,为科技进步提供了发展土壤与运用空间。文化作为发展的内在因素,形成了一股“文化力”已直接“植入”经济和科技,并直接影响着包括科技发展在内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和模式的选择。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不仅为科技进步提供了必要的环境条件,也影响着科技选择及其发展路径,从而推动科技进一步发展。
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已成为一种历史性的发展趋势,这种趋势使得文化发展带有科技创新特征,科技发展带有文化导向特征。当今时代,文化与科技的互动越发频繁与明显,二者融合的领域和程度也越发广泛和深刻,文化软实力与科技硬实力的有机融合,越来越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体现国家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方面。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已经成为促进产业未来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并为产业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
(二)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
当前,世界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成为促进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驱动力。知识经济并非指仅仅知识成为产业,也并非仅仅知识在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是知识在生产中占主导地位,知识产业成为龙头产业。迈入知识经济时代后,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进一步下降,知识、科技、信息开始起着决定性作用,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知识创新、人力资本。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导向性作用突出表现在整合现存生产能力,提高社会生产效率,使经济发展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同时,科技进步还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有利条件:资源配置合理化,资源使用共享化,增长动力持续化,资产投入无形化。人才、资金、信息、技术、物质的外部化、社会化则更多的是需要打破组织间、区域间的各种壁垒,建立有利于各个区域的资源共享模式。一方面,需要建立跨区域创新系统的整体观念,把自身的创新活动融入整个系统,以获取创新增值;另一方面,要采用开放式创新方式,结成创新和资源网络,进而实现资源间、组织间和子系统间的协同。
文化对产业的促进作用不仅体现在文化创意产业对经济的直接贡献,还包括文化产业在建立有利于其他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服务民生、通过提升传统产业文化附加值来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促进社会稳定繁荣发展方面所起到的基础性作用。科技与文化融合促进产业发展的机理不是简单重复科技、文化各自的作用,而是从二者融合以及“双轮驱动”带来的产业裂变和跨界融合、产业转型和升级等方面,通过复杂的系统组织,实现科技与文化融合促进产业发展的作用。
(三)文化与科技融合下产业发展与变迁
文化与科技融合,共同促进企业发展的模式是一种多层次、多领域、多种方式的融合。科技与文化融合对产业的发展呈现出双轮驱动的局面。在这种新的驱动力下,逐步出现新的产业发展趋势。
1.文化科技融合下的业态创新
“新兴文化业态”最早出现在我国的学术研究中是在2007年,同年10月就被写入中共十七大报告,自此后国家文化产业分类进行了动态的调整(如2012年的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产业形态。可见,业态创新以及新兴文化业态层出不穷,并且已经引起政府和产业界的重视。业态创新具有四个方面特点:一是以技术为支撑,依托于新媒体、(移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等;二是内容的原创性、差异性和不可替代性。文化产业的内容是新兴文化产业的财富源泉和生命力所在;三是多元载体,强调信息互动与共享。主要体现为多种媒体形式之间的共享;四是边界突破性。跨越地域界限、行业及产业界限、传统、国界等。
2.文化科技融合下的业态融合
由于文化及文化产业的强渗透性,使得企业的经营边界模糊并导致产业原有的界限被打破,不同产业间相互渗透、交叉和重组。企业本身不断衍生成为综合性文化科技型企业,如腾讯、百度等,创意农业、工业旅游等一批具有生命力的文化业态就是在这个基础上诞生的。随着文化产业不断细分,行业间竞争加剧,使得汇聚优势资源、整合创新要素、开展深度合作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途径,进而加强了产业间交叉跨界的现象。而互联网融合作为一种重要的力量,更是加速了空间、地域、产业间的边界打破的速度,为更多企业跨界合作提供了平台和机会。
3.文化科技融合下的业态集成
随着新型文化业态和产业交叉跨界融合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格局发生变化。企业的竞争力在于能否掌握核心要素,能否通过平台与消费者和市场有效对接,这就需要企业能力的综合化。与此同时,在应对国际竞争上,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需要企业的全产业链布局能力,这些都促使一些集成性业态的出现。特别是在企业经营链条的延伸、连锁经营以及多品牌并购的模式下,一些综合化的融合了高科技和文化内涵的企业和产业业态层出不穷,成为跨区域、跨行业的发展新趋势,一方面增加了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钱学森.再谈开放的复杂巨系统[J].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1991(1):1-4.
[2]张钢,陈劲,许庆瑞.技术、组织与文化的协同创新模式研究[J].科学学研究,1997(2):56-61.
[3]张敦富,等.知识经济和区域经济[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4]徐海峰.对当前文化生产力研究中存在问题的哲学透视[J].求实,2006(5):31-34.
[5]何郁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J].科学学研究,2012(2):165-174.
[6]余菲菲,张颖,李宗泽.文化与技术融合视角下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发性向探索性创新转型路径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2(9):89-94.
[7]陈少峰.以文化和科技融合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模式转型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6-39.
[8][德]赫尔曼·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M].凌复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
[9]董丽丽,毕娟.北京文化产业的科技与文化创新策略[J].中国市场,2013(11).
[10]徐迎,张薇.技术创新理论的演化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4(4):100-107.
[11]首都科技发展研究院.首都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1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编辑:韦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