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一个个音符构成一首曲

2015-05-30陈芳

新课程学习·中 2015年3期
关键词:真实写作细节

陈芳

摘 要: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写作中的细节是展示学生个性以及每个人独特体验的地方。但是在教学中发现,学生的作文常常内容空洞,甚至依然停留在小说水平,或者胡编乱造。高中学生本应具备记叙文写作的能力,但教学中发现并不是如此,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挖掘生活细节素材,真切地感受,抒写属于自己的细节真实。

关键词:写作;细节;生活;真实

在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中,写,无疑是最难培养的一种能力,因此,写作也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中之重。新课标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关注学生的个性化体验,让学生容易抒写,乐于表达。而写作中的细节正是展示学生的个性、独特体验的地方。

但是,在写作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学生的作文常常内容空洞、胡编乱造。初中三年的作文教学是以记叙文教学为主,按理来说,学生的记叙文写作能力应已初步成形。但是,在经过两次作文训练之后,我发现学生的作文内容还是停留在初中甚至是小学时接触的人、事、物上。有些学生的作文,不管是内容还是文笔,甚至还是停留在小学的水平,老师批阅的时候不免审美疲劳。

一、生活细节,小中见大

学生常常会抱怨,他们的生活每天都是一样的,就是家、教室、食堂或者宿舍、教室、食堂的三点一线,哪会有什么精彩的风景、独特的感悟。我想说,生活是需要从细节处找到与众不同。著名作家路遥说:“所谓写最熟悉的生活、最熟悉的人物,也就是写自己最熟悉的体验。这种体验,是一种非常长远的积累。它不是仅仅对生活外在的形式的体验,而是情绪、感情的体验,一种最细微的心理上的体验,而这些东西是你作品中最重要的,也是最感人的地方。”

这正是强调了要从我们熟悉的生活中寻找细节。

比如老舍的《想北平》,北平是老舍先生最熟悉的地方,正是因为熟悉,才能看到北平最不起眼、最细小的地方,“雨后什刹海的蜻蜓”“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坐在石上看到的“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这些与老舍先生心灵整个儿相粘合的枝枝节节的小地方,正是引起老舍先生最细微的心理上的体验,才有了这么独特的感受,表达了自己“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揭露在外面一些来”的感受,表达了自己对北平的“一种像由音乐与图画所引起的爱”。这正是高尔基所说的:“创作——这就是把许许多多细小的东西结合成为形式完美的或大或小的整体。”看来,大家在创作方面的经验是差不多的。

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要善于在一个宽泛的范围内“择其一点,不及其余”,从大题目中找出一个小角度,演绎成一个小故事,从一人一事、一斑一点、一枝一叶落笔,大题小作,以细小的局部显示宏大的整体,透过平凡的现象挖掘不平凡的本质,在叙述描写中揭示深刻的人生哲理。

一篇文章在立意不出现大问题的前提下,如何更好地体现文章的灵魂以及作者的思想内涵,就需要技巧。比如写记叙文,突出故事主旨的最好办法便是将故事的主旨蕴含在描写之中。这就要求学生写作时调动一切描述手段,細腻地表现人物活动或事情的主题,而不是满足于线条式的过程交代,贴标签式的议论鉴定。比如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吴士余在《细节要“细”》中说:“文艺作品如何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我觉得,细致入微地描写典型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他还认为“细节描写越细,人物形象就越真实,越生动”。吴先生的这话就是要求我们在细节描写中要细致入微。可以说,越“细”越有表现力,越“细”越能展现出语言的魅力。好的记叙文应该充满着生动形象的描写,即在行文中除用好陈述性语句之外,还应通过细腻的描写交代人、事、物、景的特色,使之栩栩如生,并表达出生活的情韵和理趣。

不管是散文、记叙文还是小说,细节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正如冯骥才所说:“支撑小说的是情节,支撑散文的是细节。”

二、细节真实,方能感人

细节讲求真实,即作者所描绘的景物、人物、情节、境界,都能给人一种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与其事、如临其境的感觉。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认为:“小说在细节上不是真实的话,它就毫无足取了。”一部成功的小说,除了以跌宕的情节、典型的人物铸就它的成功外,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细节。

细节的真实很多时候主要是指艺术的真实。艺术的真实总是服从于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和愿望的,凡是凝聚着作家对人物性格特征的概括的细节,哪怕是夸大了的,都体现了作家生活积累的高度集中,表达了作家经过艺术浓缩的认识。郁达夫说过:“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一粒沙,半瓣花,很小,但是于细微处见精神。但是我们的学生毕竟只是学生,还不是有着丰富经历和生活经验的作家,过度地追求细节的装饰,硬要描绘自己没有经历过的事物,不是雷同,就是反而可能显得假。所以我认为,高中学生作文的核心还是要有生活味,要真实,要是自己的细节感受。正如屠格涅夫所说:“弹旧调不管弹得多么热情,总有一点学生练习本的味道。即使愚笨也好,但必须是你自己!要有自己的气息,自己固有的气息,这一点很重要。”

高考优秀作文《鱼的泪,水的心》,叙写了爷爷奶奶“一生的吵骂生活”:……自出生以来,父母由于生意的缘故,将我寄养在奶奶家,自我懂事以来,天天在爷爷奶奶的吵骂声中度过。爷爷喜欢抽旱烟,常常一个人吧嗒吧嗒地抽个够,再出去劳作。半夜里,常常听到爷爷的咳嗽声。奶奶常被爷爷的咳嗽声吵醒,于是忍耐不住而破口大骂:“你这个老东西,不会抽还抽,抽死你算了。”而奶奶体弱多病,却又闲不住,成天往外跑,跑到路上捡树枝,跑到楼顶上晒稻谷,将水弄到楼上打扫房间,不舍得用自来水,自己在院子里打井,于是常常生病,药费不少。为此,爷爷也破口大骂:“你是不是跟钱过不去啊……”我真不知道他们为何会凑到一块儿。

……

身体健壮的爷爷突然因为高血压猝死在床上。据奶奶说,那天早上她拿着苍蝇拍去催爷爷起床,没想到打了半天也没有反应,后来才知道……

爷爷去世后,家里的确安静了,静得让人发慌。爷爷的烟杆没有烧掉,奶奶留下了它。她天天都在爷爷的遗像前抽着,咳着,说爷爷在地下没烟抽,会闷得发慌的。

这篇文章能打动阅卷老师,关键在于鲜活的生活细节的感人。爷爷和奶奶虽然彼此吵骂,但我们却从骂声中听出了他们之间浓浓的爱意。简单几句话,塑造了一对冤家似的老伴形象,不做作,不雷人,在具体的生活细节中,透出的是原汁原味的生活味。再如奶奶拿着苍蝇拍去催爷爷起床这一细节,是多么真实的生活再现。著名作家李准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我们不求创造伟大的艺术作品,我们只要做到真实,因为真实,所以感人,才构成了一道人世间美丽的风景,濡湿人们的心。

三、仿写训练,博采众长

前苏联作家费定说过:“在艺术中不近情理是不可避免的,小说家越是能够成功地创造出近乎情理的幻象,他就越是个艺术大师。”虽然学生做不到像作家那样能够对细节运用自如,既真实又有艺术性,但是对于“大家”的作品,我们仍然不能轻易地放过。

初中的时候应该都有这样的作文训练课,比如学习《背影》,指导学生学习人物外貌描写,朱自清用简洁朴素的语言描写父亲给自己留下的永生难忘的“背影”:“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身体“肥胖”,步履“蹒跚”,言简意赅地塑造出一个虽老境颓唐但又无限关爱儿子的父亲形象。以此为训练基点,要求学生模仿借鉴这种写法,用几句簡洁、得体的话描写出父母或老师的外貌特征。但是到了高中,似乎在进行记叙文训练的时候,很少再运用这样的训练方法了。其实即便是初中三年的记叙文训练,学生依然没有掌握对于细节的描写,到了高中阶段,仍然不应该放弃这样的细节模仿训练。

高中课文中有很多这样的美文,比如鲁迅的《祝福》中三次写到了祥林嫂的外貌特征。我们在课堂教学的时候,一定会对这三次外貌描写进行着重的分析,也可能会顺口提醒学生写作时可以模仿借鉴,却很少让学生真正在写作训练中及时模仿训练。朱光潜说过:“我们不必唱高调轻视模仿,古今大艺术家,据我所知,没有一个不经过模仿阶段的。第一步模仿,可得模仿法度,第二步才能集合诗家的长处,造成自家特有的风格。”因此,在课文的学习中加强模仿的训练是作文教学的有效手段。更何况,高考语言运用之中就有一道仿写题。

我们在教学时,不仅要引领学生深入文字背后,咀嚼、揣摩语言的温度,把握作家的心血与气脉,而且要根据不同文本的特点,在含英咀华后仿一仿、写一写,博采众长,使文本的精华真正内化为自己的营养,随后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

四、摘评分享,逐步积累

积累化春雨,润物细无声。语文是一门积累的学科,没有积累,一切语文活动都毫无意义。无论是阅读还是说话写作,都需要语言材料积累和语文素养积淀,像是滋润万物的春雨,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首先,应指导学生阅读名著。虽然现在的名著阅读已经在高考面前失去了它应有的味道,学生已有的经验值也无法体会它们所具有的时代内涵,但是文学名著经过岁月沧桑而依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饱受风吹雨打而依然风韵犹存,似陈年酒越久越醇。文学名著所承载的文化力量将是永远不变的。

其次,引导学生多摘抄,摘录闪着思想光芒的语句,摘录美如月光下流水的文字,或者仅仅是摘录让自己有共鸣的文句。读书,不仅能使人聪明起来,还可以让人增长见识,从中间接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与语言素材。这样的积累可以通过摘抄得到巩固。

巴尔扎克说:“当一切结局都已准备就绪,一切情节都已经过加工,这时,再前进一步,唯有细节,组成作品的价值。”无疑,细节对于写作的意义,早就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并从写作扩展到了各个艺术领域,值得我们永久地思索和回味。作为教师要让学生的作文生动感人,就应该引导学生挖掘生活的素材,细心地观察与真切地描摹,捕捉独特的感受与思绪,书写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如果说一篇文章就是一首歌曲的话,那么细节就是构成它的小小的音符,它们是一篇文章完成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唐仕伦.细节描写,不能不“细[J].初中生学习:中,2014(Z2).

[2]林焕平.高尔基论文学[M].广西人民出版社,1980.

[3]李春霞.浅谈高中记叙文写作中的细节描写[J].新课程:上,2011(10).

[4]朱荣华.让细节增光添彩[J].教书育人:学术理论,2004(5).

[5]冯渊.运用细节,让读者走进叙事现场[J].新高考:高一版,2009(1).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真实写作细节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细节取胜
从几种“真实”浅议《活着》的影视改编
巴赞电影理论对“真实”的澄明与立义
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卡拉瓦乔《纸牌作弊者》戏剧性的真实瞬间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