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幽默史诗”《匹克威克外传》的艺术特色

2015-05-30郭婷婷

作家·下半月 2015年3期
关键词:艺术特色赏析评价

摘要 《匹克威克外传》作为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的代表作,对英国文学的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有人认为,《匹克威克外传》是打开狄更斯全部作品的一把钥匙,从中能够解读出狄更斯的喜剧才能。小说中融入了讽刺、幽默、象征、闹剧以及童话等元素,从而使这部小说散发出艺术光芒。本文就对《匹克威克外传》中的艺术特色进行品读,来感受狄更斯作家的幽默风趣,并对该小说有进一步的解读。

关键词:《匹克威克外传》 艺术特色 赏析 评价

回望过去,在英国的文学史中,很少能够列举出像查尔斯·狄更斯这样的文学作家,从一开始就能够在文学论坛上拥有一席之地,同时又是维多利亚时代最为出色的文学作家。狄更斯善于采用幽默风趣的手法来展现英国人民在日常生活中的状态,尤其是善于表现乐观主义精神以及英国的民族精神。狄更斯能够在形形色色的黑暗社会中展现他的人善美,从而与现实世界形成一种冲突,给读者留下一种巨大的道德感冲击以及无限的现象空间。狄更斯创作的《匹克威克外传》是一部富有哲理以及批判现实意义的文学作品,被称为当代的《堂吉诃德》。下面本文就对这部作品中具有的独特艺术特色进行解析,感受这一伟大作品。

一 《匹克威克外传》相关简介

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John Huffam Dickens)出生于1812年,逝世于1870年,是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作家。其代表作品有《匹克威克外传》《老古玩店》《双城记》《雾都孤儿》以及《艰难时世》等。狄更斯在创作中注意描写生活在英国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形象,通过作品深刻地反映当时英国复杂的社会现实。狄更斯出生于海军小职员的家庭,在11岁时就承担起繁重的家务劳动,等到15岁时在律师事务所当学徒,随后又担任过派驻议会的记者。尽管没有读多少书,但是却成为后来的知名作家,这与他后期的努力是分不开的。狄更斯在艺术上采用妙趣横生的幽默以及细致入微的心理分析,将现实主义描写与浪漫主义描写有机结合在一起,马克思将狄更斯以及萨克雷等称为英国杰出的小说家。

《匹克威克外传》于1836年出版,是一部流浪汉小说题材的作品,全小说主要是围绕匹克威克先生与流氓骗子金格尔之间的矛盾冲突来展开的,借助天真善良的匹克威克在英国各地漫游的奇遇以及见闻展现出来,对当时英国上流社会的风土人情以及社会生活进行描写,同时对资本主义的司法制度进行批判,并且在小说结尾中通过金格尔的幡然醒悟来展现小说主体思想。最后,在这部小说中对当时现实生活中的各个场景(客店、公寓以及广场、别墅)等都进行了详细的描写,能够以当时最为平常的现实生活场景做为小说素材,再加上喜剧的手法,从而使这部小说在同时期小说中脱颖而出,获得比较高的评价,成为狄更斯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二 《匹克威克外传》的艺术特色赏析

狄更斯在《匹克威克外传》中运用了很多幽默性的语言、夸张的场景描写、漫画式或喜剧化的人物描写以及轻快地反省以及感人至深的象征来展现小说主题,同时在作品中赋予了更多的批判意义,通过这些手法将当时的英国社会进行了讽刺,这种讽刺让人难忘。

1 幽默的语言表达以及夸张的场景描写

提到狄更斯,就会想到他的幽默语言,就如同莎士比亚一样,运用的语言是多层次以及多方面的,能够使英语语言更加活跃在小说中。《匹克威克外传》的小说结构形式松散并且情节集中紧凑,通过对匹克威克的人生旅程进行描述,向读者揭示社会的黑暗以及不公。狄更斯在作品中大量运用幽默的艺术手法,吸引了众多的学者。在狄更斯的作品中,他通过自己多年的经验积累,以语言为依托,对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殊气质进行细腻的描写。匹克威克和他的仆人就像是堂吉诃德与桑丘·潘沙一样,已经成为当时家喻户晓的名字,但是匹克威克并不是一个讽刺的对象,而是狄更斯用来作为讽刺社会的媒介。在狄更斯的作品中,凭借自己积累的经验,依靠语言,来展现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性格特征。例如,在小说中有这样一段语言来描写斯诺德格拉斯的悲伤表情:“……一滴眼泪在他那感伤的眼帘上颤抖,就如雨水挂在窗框上……”,通过这一形象的比喻,将斯诺德格拉斯的悲伤表情深刻以及形象地展现出来,刻画得入木三分。又如,在描写匹克威克的仆人时,就经常会使用一种幽默的言语来展现仆人的性格,尽管粗俗,但是在语言中赋予有较为丰富的现实智慧。

熟读《匹克威克外传》的读者就应该在小说中见到多处夸张的场景描写,推动着小说情节的发展。例如,当匹克威克与他的三个朋友观看大阅兵演习时,正当他们各自都沉浸在这雄伟壮观的场面当中时,回过头来,却发现身边已经没有其他观众,就只剩下他们四个人。又如,在小说中对匹克威克的溜冰情景也描写得非常生动形象“……在他滑完之后,脸上挂满了调皮的笑容,他的黑色绑腿在雪地里快乐的滑过……正当进入到运动高潮时,却听到一阵尖锐的崩裂声……以致于后来,匹克威克先生自己就不知踪影”。对于这一段刻画匹克威克先生运动的场景,将匹克威克的善良以及天真無邪通过夸张的场景描写展现在读者面前,一同感受匹克威克的纯真。当然,在小说中,对于恶人作恶的事迹也描写得很有特色,并且将其个人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亲自去领悟这一人物。例如,两名恶棍为了能够向匹克威克索取更多的钱财,就故意激怒他,并且逼匹克威克对其大打出手。

2 漫画式以及喜剧化的人物描写

在英国文学史上,幽默艺术占有重要地位,无论是莎士比亚,还是坎特伯雷·乔叟都在自己的著作中体现了较强的幽默气息。以上作家的幽默气息对狄更斯的作品也有着重要影响,狄更斯在继承19世纪维多利亚小说的基础之上,采用漫画式以及喜剧化的手法来对人物形象进行描写,将喜剧手法运用得天衣无缝,从而塑造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因此,这样人物层次的选择方式让读者能够很清晰愉快地掌握文章的情感内容。这部小说的艺术特色上的表现将小说的童话故事美的诠释推向了一个高潮,同时也是对于文章情感思想的一种展现,作者所运用的这种幽默喜剧的表达方式,一方面是对于精神情感上所追求的童话故事的体现,一方面是对于作者所批判的那股势力用了一种诙谐的手法进行的批判,避免了正面对社会中的一些现象进行评价。例如,小说开头就从会议秘书的角度对匹克威克进行了漫画式的描述:“……那个秃顶以及那副全神贯注地注视着秘书的圆眼睛……口若悬河的匹克威克,一只手优雅地放在燕尾服后面的下摆里面,另一只手在空中挥动……”通过这种手法,让人联想到面容和善以及长着硕大脑袋的滑稽人物形象,并自主在读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对于骗子金格尔的出场描写得更加生动形象“他的绿色上衣在燕尾流行的时候一定是一件非常值得考究的礼服,但是当年穿着这件衣服的人远比他矮的多……他的那条过紧的黑裤子上有着几个地方磨蹭的油光铮亮,由此可见,已经穿了很多年了”。当读到这段话时,在脑海中浮现出金格尔邋里邋遢以及不注重个人卫生的形象。当然,在人物塑造上狄更斯善于捕捉人身上的一种最能够体现其本质特征的一句话或者是一个动作等,然后将其反复展示,展现得更加深刻。读完整部小说,金格尔的代名词已经是“绿色上装”,温克尔的代名词为“运动好手”以及胖孩子乔“总也睡不醒”……这些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展现在读者面前。

喜剧化的人物描写在对匹克威克的描写上体现得尤为明显,狄更斯作家似乎对其有所偏爱,在小说中将匹克威克在出行途中的天真、幼稚以及不同生活,但是处处办好事,尽管到处吃阳亏,仍然保持着一颗客观开朗的心。同时,作者在小说中不仅给正面人物加上了一层层喜剧色彩,对于反面人物也采用了喜剧的色彩。例如,塑造金格尔的形象时,狄更斯从著名演员马修斯那儿借鉴了“不连贯的独白”,对反面人物形象进行描述,将金格尔的骗子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3 轻快的反省以及感人至深的象征

《匹克威克》与一般的讽刺小说有所不同,那就是小说中充满着丑恶以及滑稽等,与狄更斯后期的作品也有所不同。是采用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来看待现实生活的,并不是运用一个充满尖锐矛盾的眼光来看待这个社会的,而是带着田园生活色彩的方式来展现当时英国现实的黑暗。小说中的主人公匹克威克就是狄更斯自己的人道主义精神以及乐观主义精神的体现者。在匹克威克身上体现着种种不协调以及无穷无尽的笑话,这与他全不通人情世故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就如狄更斯对其描写:“人是诞生了,但是过了二十五年才长出心眼儿……”面对金格尔这个骗子时,也只有他这种天真才会上金格尔的当,同時也由于其天真才会去追赶骗子,以免更多的人受到伤害。正是由于匹克威克这种心眼好并且心眼少的人,才不会对人有所戒备,才会凸显出这个社会的黑暗以及污秽。

狄更斯同时也是一位关注社会民生现实的作家,尽管他在小说中常常描写的是一段段滑稽的故事,但是却赋予了更为深层的人生哲理。这是一部深刻地揭示社会意义的作品,并不是一本打发时间的小说。狄更斯希望通过小说中滑稽事件的描写,来揭露英国当时的社会现实。例如,巴德尔太太对匹克威克进行控告时,道孙和福格两个律师就对他罗织更重罪名,使得他陷入困境中,同时也使得匹克威克第一次在监狱中感受到人们的种种惨状,尽自己最后的力量去帮助他们,在小说结尾中,当他看到大骗子金格尔真心悔过时,匹克威克抛弃恩怨重新接纳他们,并引导他们走上正途。

三 结语

总而言之,纵观狄更斯的所有小说,会发现他在每一部小说中都对小人物形象通过幽默或者夸张的手法进行描写,并且在对这些人物形象进行描绘的同时使用高度的艺术概括,最终使这些小人物跃然纸上,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狄更斯艺术特色。《匹克威克外传》中最卓越的艺术成就,就在于其讽刺艺术,同时这也是狄更斯文学天才的主要特征之一,不愧将《匹克威克》称之为当代的《堂吉诃德》。

参考文献:

[1] 王萍、闻建兰:《乐观、风趣的“幽默史诗”——评查尔斯·狄更斯〈匹克威克外传〉艺术特色》,《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

[2] 黄昊文:《〈匹克威克外传〉与流浪汉小说的“姻缘”窥视》,《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3] M.H.Abrams,The Norton Anthology of English Litera—ture[M].Briton:W.W.Norton& Company,1992.

[4] 王宝奇:《刍议〈匹克威克外传〉的艺术特色》,《青春岁月》,2012年第20期。

[5] 韩彦枝:《19世纪英国文学史上的〈堂·吉诃德〉——〈匹克威克外传〉艺术特色解读》,《名作欣赏》,2010年第3期。

[6] 应小敏:《幽默轻快中的沉痛——论狄更斯小说〈匹克威克外传〉的社会讽刺意义》,《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2期。

(郭婷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英语讲师)

猜你喜欢

艺术特色赏析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琅琊榜》浅评
田名瑜写景诗的艺术特色
浅析敦煌壁画对中国特色动画片的启示
汤显祖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探讨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步辇图赏析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