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信息化与城镇化作用机制研究
2015-05-30张超华张亮亮
张超华 张亮亮
摘要:2014年4月17日召开的浙江省新型城市化工作会议上,夏宝龙书记指出:“要统筹谋划,统一部署,推动新型城市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可见浙江省对信息化与城镇建设的关注程度。本文采用VAR模型对浙江省信息化与城镇化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信息化与城镇化不是单向关系,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关键词:信息化;城镇化;VAR模型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2000~2012年全国城镇化率累计提升了16.35个百分点。由于城镇化在带动产业聚集、拉动投资以及刺激内需方面的重要作用与巨大潜力,城镇化已被视为未来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之源。就浙江省来说,当前,信息化处于快速成长阶段,城镇化正在加速发展。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其发展问题,在去年召开的全省新型城市化工作会议上,夏宝龙书记指出:“要统筹谋划,统一部署,推动新型城市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信息化与城镇化在四化同步发展过程起推动作用。
一、信息化与城镇化的关系
信息化是指我们能够充分的利用信息技术,试图开发利用现有信息的资源,促进信息间交流和知识共享,达到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推动现有经济社会由工业向信息社会演变的过程。城镇化指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转移这一结构性变动的过程。二信息化提升城镇化,城镇化支撑信息化。(1)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利于提升和整合城镇功能,提升城市的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改变居民消费、生产和生活方式。其次,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利于加快城市建设迈向现代化,实现城市管理和运行两者的信息化和智能化。(2)对信息化而言,城镇化起到依托和载体的作用。对信息化而言,城镇化起到容身之所的性质,城镇化不断向高级阶段发展必然加大对信息化的依赖。城镇化能够拉动信息化市场需求,在信息化发展中源源不断的提供动力。
二、信息化与城镇化作用机制分析
(一)向量自回归模型理论介绍
从本质上讲,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是一个量化多个变量之间的动态互动关系的回归模型。VAR 模型一般表达形式为:
M 表示内生变量,Ai(i=1,2,…,p)表示相应的系数矩阵,p表示内生变量的滞后期数,它是由AIC值和SC值最小的原则确定的。εt表示误差修正项。
(二)城镇化与信息化的协整关系检验
为了消除各个变量可能存在的异方差性,对U和N作对数化处理,分别记为lnU和lnN。在协整关系检验之前,要先对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分析变量的稳定性。我们采用Eviews6.0,根据ADF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在5%置信水平下,lnU和lnN是一阶单整序列。对于非平稳序列,能建立动态回归方程的关键是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这里采用EG检验,通过检验回归方程残差的稳定性确定变量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若残差序列平稳,则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否则就不存在协整关系。
对模型(2)和(3)的残差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其检验结果在 5%的显著性水平下,两个模型的残差序列没有单位根,残差序列为平稳序列。因此,信息化与城镇化的对数序列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信息化与城镇化对彼此有着长期的、稳定的作用和影响。公式(2)和(3)就是信息化与城镇化的协整关系式。从关系式中可知,信息化与城镇化之间存在正相关的长期均衡关系。
(三)信息化与城镇化的VAR模型
lnN和lnU是非平稳序列,但它们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可以建立VAR模型。令M=(lnN,lnU)T,则借助统计软件Eviews6.0,根据式(1)可得出lnN和lnU两序列的VAR模型。
依据AIC和SC信息量取值最小的原则确定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滞后阶数为2,则VAR(2)的表达式为:
VAR模型中两个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均大于0.99,VAR模型的AIC为-5.4298,SC为-4.9560。所以,信息化与城镇化的VAR(2)模型整體的拟合效果良好。
(四)信息化与城镇化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为了比较全面地反映出城市化与科技创新之间的动态影响,这里建立信息化与城镇化之间的脉冲响应函数模型。信息化与城镇化对一个标准差的冲击响应如图1~4所示。
图1~4中纵坐标表示被解释变量对解释变量的响应程度。实线为响应函数值,虚线为响应函数值的加上或者减去两倍标准差的数值。令模型的追踪期为10年,则由图1~4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一是就图1和2而言,城镇化对自身冲击有一个正响应,且响应比较大,但是这个正响应逐渐减小,第6期时达到最小,之后趋于平稳。与此同时,城镇化受信息化的冲击前期反应不明显,第2期之后,明显增强,到第8期达到最大,之后趋于平稳。从整体上讲,城镇化对自身冲击有一个正向响应,对城市化的冲击亦有一个正的响应,且前者略大于后者。即城镇化水平和信息化的提高都会在一定程度促进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长时间来看,城镇化的发展与信息化的发展对城镇化的影响相差不大。
二是就图3和4而言。1~2期,信息化受城镇化冲击有一个正响应,且这个响应随时间逐渐减小,到第二期达到最小。2~7期时,逐渐增大,由7.3可知,第10期还在增大。信息化对自身冲击有一个正响应,且这个响应随时间逐渐减小,到第9期达到最小。而第10期又有一个增加的趋势。从整体上讲,信息化对自身有一个正向冲击,且受到城镇化一个较大的正向冲击效应影响。即信息化的发展和城镇化的发展都会在一定程度促进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从响应函数值看,信息化和城镇化的影响差别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