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5-05-30蒋春容
摘要:本文以广安市为例分析了西部地区农村小学教师的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施多渠道补充农村小学师资,缓解教师缺编和结构失衡的矛盾;搭建平台,整合资源,实施多样化培训;加大教师培训经费投入,建立教师培训经费保障的长效机制等措施提升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素质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现状;对策
引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支结构合理、素质高、扎根基层的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对促进西部农村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西部地区农村小学教师综合素质总体偏低,严重制约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的教学质量提高。本文以广安市为例探讨如何提升西部地区农村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
一、广安市农村小学教师的基本情况
广安市位于四川东部,有“川东门户”之谓。广安农村人口比例大,现有农村小学228所,小学在校学生248239人,小学教师有13413人,男老师5914人,占总人数44.1%,女老师7499人,占总数55.9%,其中少数民族教师13人,占总人数0.1%,其他几乎全部为汉族教师。
二、广安市农村小学教师存在的问题
(一)艺术类课程教师缺编现象严重
表2显示,13413名小学教师中,有411名教师未承担教学任务,占总人数的3.1%,任课教师中,语文数学两门课程的教师数有8646人,占了总人数64.4%;艺术类教师只有99名,占0.9%;音乐、美术、科学、品德和英语等科目教师缺编严重。在农村小学,接受过系统专业训练的音、体、美、英语等专业的教师极度缺少,可见当前我市农村小学的师资配备不合理,语文、数学教师所占比例较高,而英语、艺术、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紧缺,很难满足农村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二)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结构失衡
从表3可以看出,在学历层次方面,广安市小学教师学历普遍偏低,其中高中及以下学历有1861人,占总人数的1391%;专科毕业教师有8034人,占60%;研究生3名,本科生3515人,占总人数262%;在职称结构方面,广安市小学教师具有小学一级和高级教师占了827%,而三级职称教师为零,无职称比例占了82%,可见在我市高学历的老师比重很低,教师培养未成梯队,有脱节的现象;年龄结构不合理,农村教师年龄普遍偏大,年轻教师极度缺少,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而且由于编制数量减少,财政紧张,部分农村学校近几年基本停止录用新教师,加重了农村教师结构畸形。
(三)农村小学教师培训质量低
在我市农村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中,学历提高教育以教师自考、函授和在职学习为主,以脱产学习为辅,非学历培训在2014年共计37781人次,占全市教育培训的44%;从表4可以看出,小学师资培训质量有待提升,校级和县级培训占所有培训人次的885%,一个月内的短期占据了93%。可见,我市教师培训机构积极组织教师进行了多层次培训,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但从总体上看,我市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还不能完全满足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教师培训发展不均匀,相关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均匀,城镇的师资配备要比农村的师资配备好很多,此外针对教师培训,给予农村教师培训机会比较少。现有部分区县农村师资培训机构资金不足、培训教师水平低、培训内容空洞与教学脱节,培训方式单一,而且农村师资培训缺少专项经费,教师培训补助低,教师参培的积极性不高,这些问题的存在就直接导致农村教师培训质量的低下,教师队伍水平整体不高,那么这就很难提升农村地区的教学质量。
(四)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
调查显示:我市小学农村教师由于学历层次偏低,相当一部分是通过函授、自考、电大学习等形式取得专科和本科学历,这些老师缺乏系统的师范技能训练,教育教学观念比较落后;教育教学能力,尤其是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最新的教学理念实施教学的能力普遍欠缺;加上农村配套的教育设施不齐全,有的地方甚至严重缺乏,这对老师开展相关教学活动造成了很多阻碍;再次农村老师普遍存在一人身教几个班的同学,有的地方的老师甚至一个人教好几个班,并且语文、数学、体育等课都是自己一个人上课,教学任务重,工作量大,参加科研活动的机会极度缺乏,撰写科研论文寥寥无几。这些导致农村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较低,直接影响了农村小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措施
(一)多渠道缓解教师量少和结构不合理的矛盾
1.灵活调整农村小学教师编制
各地教育局在核定编制时,要充分考虑农村小学地域广、学校分散、生源层次不齐的特点,优先安排编制到需求较大的村小和教学点,但对班额小、人数不足25人的班级,至少配备2名不同专业的教师,并根据农村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和生源变化,灵活调整教职工编制。
2.组织实施农村小学师资提升计划
在一些区县可以组织实施农村小学师资提升计划,如实施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即各教育厅财政厅携手培养一批“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能胜任小学各门课程教学任务的农村小学教师;加强实施农村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和师范院校紧密合作,实施师范生实习支教计划,由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召集一批高校毕业生或实习生到农村小学任教;实施农村小学教师交流与支教计划,即建立不同地区、不同学校教师定期交流制度,双向互派教师流动教学,组织优秀教师和骨干教师定期到农村小学定期支教等;实施教师深入农村小学挂职锻炼计划,如新教师进入城镇学校前需要先到农村小学支教1年。通过这些措施,向农村小学不断地输入新鲜血液,有利于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教学氛围,还可以锻炼老师到基层开展教育活动,增强老师吃苦耐劳的能力,此外还能进一步优化农村教师队伍结构,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授课水平,进而推动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的有效开展,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保障农村人才的培养和输出。
(二)整合资源,实施多样化培训
组建师资培训团队,整合各级各类培训资源,开发适合教学需求的培训内容,为农村小学教师提供多样化培训。一是整合优质培训师资,建设由小学教育专家、小学骨干优秀教师、知名校长等构成广安市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培训专家资源库,形成一支适应农村义务教育要求,集培训、教学、指导、研究、服务于一体的专兼结合的专业师资队伍[1],有计划地举办教学教研活动或送教下乡,开拓农村小学教师的视野,更新他们的教育理念,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二是开展多样化的师资培训。农村小学教师数量比较多,而且分布比较广,可以根据教师的教学科目、培训内容、教师的年龄、培训级别进行分类培训,合理分配各个学校的培训名额,确保培训效果,为了确保农村老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可以在培训之前与之沟通,提高培训津贴补助,让其做好思想准备。对于参加培训的老师,在培训之后还要与其交流、沟通,注重他们对培训后的反馈和所提建议,然后根据老师反映的普遍问题,找出当前培训存在的不足,然后加以改正,帮助培训内容的完善,确保培训效果。
(三)建立教师培训经费保障的长效机制
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校教育经费是按规定项目拨付的,义务教育保障经费中没有教师培训方面的专项资金。教师培训费用只能是学校在公用经费中支出,部分学校由于学生人数少,公用经费少,特别是农村偏远地区,老师需要学习但经费又少,阻碍了教师的学习和进修。因此,建议市财政和各区县财政应增加教师专业培训经费,把教师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进行统筹,保障培训经费的落实;要切实保证本地区教职工工资总额的2-3%用于教师培训,落实财政部、教育部《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006〕5号)“按照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的规定[2],足额专款用于农村学校教师培训;建立健全财政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和个人出资相结合的教师培训经费投入机制[3]。要加强对培训经费的统筹和管理,确保培训经费能切实用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建设,从而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促进农村人才的培养和输出。(作者单位:广安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广安市2014年普教课题《广安市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现状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3-28),主持人:蒋春容。
参考文献:
[1]韩法宝.欠发达地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山东:鲁东大学.2012.
[2]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暂行办法[Z].北京:财政部.教育部,2006.
[3]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Z].北京:国务院,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