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鼓励教学方法在美术课堂的运用
2015-05-30胡洋洋
胡洋洋
【摘要】学生的成功源于学生的信心,学生信心的形成往往源于教师的鼓励,运用鼓励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关键词】鼓励教学;学生发展;激发兴趣
曾有一位心理学家指出,95%以上的人有自我贬低的倾向。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如果以一个统一的标准要求全体学生,用等级“优、中、良、差”划分所有学生,很多所谓“差生”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击,学习积极性受挫,长此以往,自我贬低的倾向变得严重,失去对本学科的兴趣。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尤其重要。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以鼓励,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支持环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断增强学生的成功愿望,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维鲁姆斯说:“人类本性最深处的企图之一是期望被赞扬、钦佩和尊重。”这就是说,希望得到尊重和赞美应该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基本愿望。那么对于学生在学习上的进步,哪怕是微小的进步,教师都应该热情地给予肯定和赞扬,给予激励和启发,促使学生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从而对学习充满兴趣,对未来充满信心。同时,在美术教学中要运用鼓励性的课堂评价,还可以全面考察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激励学生对美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运用鼓励性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考虑:
一、鼓励审美个性,培养审美意识
鼓励审美个性,即是鼓励学生不仅仅能学会欣赏艺术家的作品,而且能作出自己的审美判断。美学家曾经说过:“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同一审美对象,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心境,不同的经历、学识和情感个性,就会有不同的审美意味和不同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事先就给某一审美材料规定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而是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审美感受,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视觉感受看艺术作品,使学生的情感与对象产生共鸣,审美的想象力自然会得到自由的发展。如:在欣赏梵高的《向日葵》时,我仅仅介绍了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情况,便让学生看画,自己感受一下作品的气氛,并要求学生看画的同时思考下面的问题:画的是什么?怎么画?色彩、用笔有什么特色?哪个地方给你感触最深?然后,鼓励每个同学都说出自己的看法:有的看到的是单纯而明快的色彩;有的感受到的是强烈的色彩和扭曲的笔触形成的视觉冲击力;有的领略到的是一种震撼人心的激情;有的则从作品中体会到生命被压抑而发出的纳喊;有的则感到每朵花就象一团火焰,这是爱的最强光。可见,鼓励学生的审美个性,可以启发同学们对审美意境理解的多元性、复杂性和深远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二、鼓励自我体验,激发参与意识
鼓励自我体验,即是鼓励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对材料的接触感悟和多次的尝试,从而掌握工具材料的性能及有关的美术技能技巧。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在对多种材料的探索中,让学生自己对材料进行反复触摸、把玩、琢磨、探索,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试验,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理解:原来,工具材料有这样的性能特性;步骤不但可以是这样的,还可以是那样的;不但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还可以采用那种方法,例如在《漏印版画》的一节课中,学生可以尝试海绵、喷壶、牙刷等多种材料表现漏印版画,可以喷雾或者拍拓又或者两者结合,学生在探索体验中感受了漏印版画的乐趣。在体现中国画的工具材料的性能特点时,更要注意鼓励学生亲自动手,用毛笔在宣纸上反复尝试,从初次体验毛笔作画的不同到反复尝试练习,感受中国画用笔用墨的独特韵味,从润笔、着色、用水、点墨、行笔中感受中国笔墨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参与意识。另外,我还鼓励学生多写生,多观察,多总结,在写生课都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分析植物的形态特征,在真实的事物面前观察会更仔细认真,表现比对着范画临画要形象生动得多,学生对形象的掌握也会更快而且准确。在图案创作方面,通过录像、图片、范画、实物等让学生自己观察、分析,鼓励学生自己去总结概括它们的造型特点,并加以改进,结果同学们所创作出来的图案造型比起教师仅出示图案范画让学生欣赏参考制作出来的效果要好得多,图案作业造型要丰富、生动得多。
三、鼓励艺术表现,激发艺术创造
现代美术教育家伊顿说:“教育是一种勇敢者的探险——尤其是艺术教育,因为它涉及到人类的精神创造。”可见,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我十分注意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艺术才华的空间,以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在教学中我从来不随意扼杀学生作品里所体现的与众不同的东西,因为美术不同于某道数学题只能有一个答案,美术作品的美具有多样性,需要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去欣赏和评判,否则条条框框太多会限制学生的创作思路,使学生的作品显得千篇一律,缺乏个性与活力。所以,不管学生的作品显得夸张还是平淡,细腻还是粗犷,热情还是宁静,奔放还是含蓄,它都是有其内在的含义,是学生思维创造性的结晶,是学生心灵的反映。作业评价时我注意多讲优点,多肯定学生具创造性的一面,激发学生创造、表现美的欲望,这样做,同学们自然会变得更大胆、更充分、更主动地用自己的绘画语言与外界交流,这样才会给学生的艺术表现提供一个有利的条件。因此,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还要以一份真诚的心与学生交流思想、交流意见。让同学们的艺术表现热情培养起来,并留一个空间,让学生的艺术个性表现出来。例如引导学生以“舞蹈”为主题创作一幅漏印版画,课前我先让同学们搜集个各个少数民族的舞蹈图片。上课时我先播放不同民族的舞蹈录像,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谈谈想法并模仿舞蹈造型,结果由于每一个同学的生活环境、心理个性等都不同,他们对美的感受也大不一样。
四、鼓励多元评价,激发自信培养
美国哈福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力不是一种而是一组。在智力中,个人优点不同,人没有智力高低与好坏之分,只有智力的特点不同。”这一理论告诉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处在相应的同一智力平线上,不同的只是他们的智力特点。
渴望受到老师的鼓励和表扬是学生的共同的心理期待。他们常常将老师的鼓励性的正面评价视为最权威的、最受鼓励的精神褒奖。其实没有哪个孩子不喜欢涂涂画画,而对他作品的评价是造成他放弃涂涂画画的主要原因,特别是他认为最具“权威”的美术老师。因此小学美术课作业的评价是带有明显的鼓励性评价的性质,其目的是最大限度的保护学生对美术的兴趣、重视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和积极性。因此,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点点进步,要及时鼓励表扬。一句真诚的表扬可以让学生信心备增,开启创造之門。对于学生作业的评价,不应全都统一成一个标准,而应因人而异。每个人的感知、表达方式的不同,才成就这样多丰富多彩的画面。在进行评价时,对优生提高标准,优中求新;中差生降低要求,发现其闪光点,帮助他们根据他们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让不同个性、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得到成功的体验。
由此可见在美术教学中的实践证明,学生的成功源于学生的信心,学生信心的形成往往源于教师的鼓励。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运用鼓励性评价有益于学生树立自信心,更加积极进取,在学习上取得新的成功。小小的一个微笑,一次鼓掌,一个目光鼓励,让学生于细微处见精神,不断约束和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让学生爱上并乐于上好美术课,用信心架起学生成功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