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包头市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2015-05-30王薇

中国市场 2015年38期
关键词:旅游产业包头市文化产业

王薇

[摘要]通过对包头市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所处的宏观环境进行研究,分析了两大产业融合所面临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背景,构建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融合发展机制,指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在融合发展中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旅游产业对文化产业具有引致效应和扩展效应,文化产业对旅游产业具有渗透效应和提升效应。

[关键词]包头市;文化产业;旅游产业;融合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8238

1包头市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外在动力分析

从产业融合的发展实际来看,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需要外在环境的推动,它既受益于政府的政策支持、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及市场需求的变动,又受益于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技术的创新与进步。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四类宏观环境要素,成为影响包头市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外在推动力。

11政治推动力

产业融合脚步的加快,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国家对产业管制的放松,在较为宽松的政策环境下,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又是渗透性较强,产业进入门槛较低,二者在市场、产品及业务管理等方面相互关联交叉,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在政策制定及实施上也必定存在着某种关联。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政府加大了对两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包头市早在2010年就提出了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同时还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和《包头市旅游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专门召开推进文化大市建设动员大会,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编制了《包头市文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12经济推动力

包头市紧跟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发展思路,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2012年包头市GDP总值达到34095亿元,居内蒙古第二位;人均GDP达到2014255美元,全国排名第八位。经济的增长带来消费观念的改变,人们的娱乐休闲活动丰富多样,多元化、时尚化的消费格局正在形成,享受型、发展型的消费方式悄然兴起。从消费构成情况看,2012年城镇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3219元,占消费性支出的124%,比2004年提高了03个百分点。包头市经济飞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文化娱乐消费大幅增加,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及广阔的市场空间。

13社会推动力

在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背景下,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作为资源消耗低、附加值大的服务产业,更能满足人们不断变化和提高的精神需求,同时兼顾经济、社会、环境、生态等多重效益。对于重工业城市包头而言,要改变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治理生态环境,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对于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有着更为迫切的要求。包头市目前对318户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实施了关停并转,拆除公路、铁路沿线影响环境的各类建筑共409万平方米,绿化面积21万亩。加快推进生态建设示范区、循环经济示范点、森林草原固碳增汇技术示范工程建设。社会环境的变化为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14技术推动力

信息技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趋势为代表的科技创新正在加速产业间的融合,出现了跨行业、跨国界的企业重组,导致传统的专业化界限逐渐消失,新的产业格局正在形成。科技创新的应用也为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利益,延伸拓展了其产业活动内容,催化了两者融合发展的速度。一方面,没有科技支撑,很多文化创作只能是镜花水月,难以形成能够走向市场的文化创意产品。另一方面,一些高端的文化创意业态,直接就是由科技推动的,科技不断在拓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外延。比如动漫、网游、数字出版等,代表着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而这种竞争力的形成,文化只是一种资源基础,科技恰恰为这种业态的兴起提供了原动力。总之,现代科技的进步与创新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使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程度加深,范围逐步扩大,成为产业融合的加速器。

2包头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机理

包头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在发展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已经有了两大产业的初步融合,但整体合力并未真正形成。因此,本文也致力于研究两大产业融合的内在驱动力,从产品、企业和市场三个方面对包头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进行分析。

21产品融合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是顺应消费者需求变化的趋势,二者在融合的过程中必然出现满足消费者新需求的融合型产品,即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兼有文化旅游等多功能的综合性产品。一方面,将地域特有的文化融入旅游资源,开发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旅游精品,如九峰山生态文化产业园把秀美的山水自然景观和悠久的酿酒历史融合,挖掘酿酒文化,结合具有地区特色的青山绿水等生态景观,将带动土右旗经济社会与生态建设协调可持续发展。将五当召、美岱召、妙法禅寺等与宗教文化的结合,并衍生出五当召嘛呢会、美岱召灌顶法会等宗教活动与民间集会,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融合型产品更具吸引力。另一方面,将文化产业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创意等新鲜元素嵌入旅游产业的研发、设计等环节,将文化成果商品化、产业化、规模化,形成新型的文化旅游产品,例如包头的城市规划展览馆、北方兵器城等,拓展了传统旅游资源的范围,引入文化资源后形成新的旅游产品,很多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本身就成为了一个旅游景点,增添了旅游的功能。

总体说来,目前包头市旅游产品结构单一,特色不够鲜明,主要以观光型产品为主,缺乏上档次有代表性的精品项目。产品融合仅体现在文化与旅游景区的结合,而与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旅游其他要素的融合还远远不够。餐饮和住宿没有体现出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现有的旅游项目形式简单,缺乏娱乐性和参与性,难以形成持久的旅游吸引力;可塑性强和拓展空间大的旅游购物也一直是旅游业发展的短板。要进一步加深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打造高品质的旅游演艺产品和深度开发文化旅游工艺品,增加收益。

22企业融合

企业是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主体,企业之间日益密切的竞合关系和自身对效益效率的追求,促进了企业的多元化经营与合作,从而导致产业边界的模糊乃至消失,促进了产业融合的产生。当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于更高层次的文化产品和旅游产品有更加迫切的需求,这就对提供文化产品和旅游产品的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出现了文化会展业、文化创意产业、动漫业、娱乐业等一些新的行业及企业。例如包头市乐园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投资85亿元打造的包头乐园是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自2007年9月开园以来,已接待游客500多万人次。同时,还举办“新春游园会”、“包头乐园时尚狂欢节”、“六一儿童节卡通嘉年华活动”等大型系列文化活动。包头乐园已成为包头市的一大文化旅游亮点。

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本质上就是购买文化、消费文化、享受文化,而旅游企业应该是生产文化、经营文化和销售文化的企业。兼具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特点的企业,带来了产品和消费空间的多样化,增强企业和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并产生了一定的示范效应,使越来越多的资金和企业转向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进而产生更大的融合效应。

23市场融合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市场融合主要体现在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在市场供给方面,产品、业务及功能等方面的相似性,使两大产业在市场运作、资本运营及宣传营销等方面相互作用,彼此影响,一体化发展。在市场需求方面,人们对于文化产品和旅游产品的需求向个性化、多样化、体验化的方向不断变化,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成为满足这种市场需求转变的最佳途径,而且扩大了市场空间,形成商务旅游、会展旅游和修学旅游等新型旅游业态。例如赛罕塔拉草原生态园,是集生态、旅游、文化、教育、科研等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型草原生态园,不仅让旅游者可以欣赏独具特色的天然草原景观,还可以参与骑马、射箭等各种娱乐活动,体验民族歌舞表演等少数民族风情文化。

包头市应借助相对成熟的旅游产业已搭建起来的市场平台,通过与文化业的深度融合,不断丰富文化产品的形式和内容,高起点的开拓文化消费市场,在更大范围内促进娱乐演艺、节庆会展、工艺美术、影视音像等文化产业的发展,形成双赢模式。

3包头市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模式分析

包头市应基于地方文化资源和旅游产业的实际特征,依据融合机制,结合产业自身特点,提出渗透型、延伸型和重组型三种模式,推动两业深度融合发展。

31渗透型融合模式

渗透型融合模式是指文化产业或旅游产业中的某种要素渗透到另一产业中,二者相互交融,形成新的产品或产业形态。根据渗透方向,将文化产业与旅游业渗透型融合发展方式分为文化产业向旅游业渗透和旅游业向文化产业渗透,从而在文化产业与旅游业中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产业融合形态。包头市一方面可依托知名度较高的黄河、希拉穆仁草原、赛罕塔拉草原等旅游景区(点),渗透文化娱乐演出,通过推出少数民族风俗表演,打造知名的旅游演艺品牌,使僵化的、静态的自然景观舞动起来,增强旅游吸引力,延长旅游者在旅游地或景区的逗留时间,从而产生住宿、餐饮、交通等多方面的溢出效益。另一方面包头应吸引广告、软件及计算机服务、文化艺术服务、时尚设计等创意企业,建立如北京798艺术区、上海8号桥那样的文化产业基地和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既搭建了国内外创意行业交流推广的平台,同时又以其鲜明的文化艺术特色吸引众多旅游者观光、游览,增添了旅游的功能。

由此可以看出,渗透型融合模式正适合包头这种自然旅游资源不是十分丰富,旅游景区等级不高,特色资源优势不突出的地区,通过加大对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建设一批文化旅游精品项目,增强包头市的旅游吸引力。

32延伸型融合模式

延伸型融合方式主要是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内部各要素之间,在功能和范围上相互流动和延伸,逐步改变原来产业的边界和形态,形成新的产业业态和产业群,从而达到两大产业的深度融合。文化产业将其文化创意、文艺表演、文化展示等文化要素延伸到旅游业,可以不断衍生出新的市场,例如动漫及其衍生品,就包括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电子游戏、主题公园等,迪士尼乐园是其中成功的典范;也可以是旅游产业向文艺演出、影视广播、传媒出版等文化产业延伸,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保护示范基地、影视基地旅游等,二者相互借势、相互推动,形成良性循环。

这也为包头市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下一步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将包头市工业城市文化、民族文化和草原风情打造成为有吸引力、有竞争力的主题创意园,例如北方兵器城,将国防、科普、环保、爱国主义教育,兵器展览、军工文化传播、休闲娱乐于一体,使旅游者既可以增长见识又可以接受国防教育。利用赛罕塔拉、达茂草原及黄河湿地优美辽阔的自然景观和包头浓郁的工业文化成为影视作品的取景地,凭借影视作品提高知名度和吸引力。同时通过生产性保护方式,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地方戏二人台、漫瀚调等,成为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效益的文化旅游节目。鼓励创意制作符合地方文化特色的文化旅游工艺品、纪念品,进行市场推广。文化资源的旅游产业化,旅游产业向文化领域的拓展,作为包头市产业结构优化的又一创新路径,对促进包头这样的资源型工业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3重组型融合模式

重组型融合模式主要依托以文化为主题的各种节庆、会展旅游平台,通过旅游景点和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相关产业活动的重组或整合来实现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有机融合。这一方式,主要借助节庆会展作为平台,将文化与旅游两大产业的资源,打造各种互动式的文化创意体验活动或项目为融合产品,从而创造全新的文化旅游产业形态,吸引各地旅游者和活动爱好者,直接推动商贸、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包头市近几年也协同各地区举办了老包头风情旅游节、秦长城旅游文化节、五当召旅游文化节、包头黄河鲤鱼节等节庆活动,以及承办了国际稀土产业博览会、国际奶业展览会、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等会展活动,这些节庆活动和会展活动为包头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提供了契机。但同时也应看到,包头市组织的这些节庆和会展活动,规模有大有小,运作有成功也有失败,如秦长城旅游文化节组织了两届之后就中止举办,其他节庆活动影响力太小,品牌会展缺乏,节庆会展效益不明显。包头市应加大节庆会展活动的市场化运作力度,研究哈尔滨冰雪节、成都糖果会和博鳌论坛运作模式的成功之处,从包头草原文化、历史宗教文化、采摘文化及稀土冶炼加工、装备制造等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入手,打造包头特色的品牌节庆和会展活动,成为拉动经济消费的新亮点。

综上所述,包头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有着极高的开发潜力和应用价值。依据地方文化旅游资源特色,构建合理的融合机制和模式,对于包头文化产业与旅游业快速发展和质量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海燕,王忠云基于技术进步的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0(6):90-95

[2]罗明义论文化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J].经济问题探索,2009(9):1-5

[3]陈柳钦产业融合问题研究[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48-51

[4]张淑梅内蒙古文化资源的旅游产业开发[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9):122-126

[5]冉燕新型旅游产业基本特色及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市场,2014(46)

[6]董芳,监文慧河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路径探析[J].中国市场,2014(8)

[7]李兵磊广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J].中国市场,2014(51)

猜你喜欢

旅游产业包头市文化产业
内蒙古包头市第一实验小学六(3)中队
旅游产业助推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的策略研究
我国沿海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量化测度
包头市东河区城市绿化现状评价
对旅游产业供应链构建的几点思考
包头市“健康水工程”建设实践与思考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