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红河县瑶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2015-05-30李松梅
李松梅
[摘要]瑶族由于历史原因,大部分居住在偏僻高寒山区,交通不便,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滞后,贫困程度较深。改革开放以后瑶族地区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卫生等各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瑶族地区生产力发展缓慢,商品经济很不发达,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内因,又有外因。本文简要探析红河县瑶族经济社会发展缓慢的现状和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红河县;瑶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8202
1红河县瑶族地区现状
11红河县基本情况
红河县位于云南省南部,红河上游南岸,隶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全县国土面积2057平方公里。总人口2965万人(2010年)。县城驻地迤萨镇。境内世居民族主要有哈尼族、彝族、傣族、瑶族四种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红河县总人口的94%,其中瑶族占072%。
12瑶区地理环境
瑶族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其居住地区的地理环境有着密切关系。红河县山高地险,新中国成立前由于民族间不平等,为了躲避各种繁重苛捐杂税及民族冲突,反对民族奴役与剥削,瑶族祖先大多择居于高山峻岭之中海拔1700~2000米的密林向阳山坡,他们“依山险而居”,“登山唯恐不高,入林唯恐不深”,有“无山不有瑶”之说。恶劣的自然环境造成了农业发展缓慢,所处地地理环境,山多地少,土地贫瘠,“种一平坡,收一箩箩”的广种薄收现象严重。居于山区和半山区的瑶族使用原始的生产方式,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极为落后。落后的生产力决定了刀耕火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与外界隔绝的原始生活。时至今日,面对恶劣的地理环境,闭塞的瑶族山民还远离现代文明的空间,同样靠天吃饭、靠山过日,在深山中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在此条件下形成的社会经济具有较多的原始性和封闭性,而与其高山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经济形态就是刀耕火种的游耕经济。瑶族地区山高谷深,是典型的高寒山区、半山区,自然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繁,直接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其中尤以架车、石头寨两个乡的地势最为险峻,发展也最为困难。瑶族是一个古老的山地民族,靠农业致富是困难的,但要发展却又不得不靠农业。如今虽然已改革开放多年,但由于受高山流水所阻断,加之瑶族地区一家一户的分散生活方式,瑶族与其他民族之间交流甚少,过着“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封闭生活,致使思想保守,经济社会发展迟缓,这也是造成瑶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
13族源
红河县境内瑶族系蓝靛瑶支系。据邓姓家谱记载,明嘉靖年间居住在广西靖西一带。后因异族排斥,于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先后流入云南。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进入广南开化(今文山州)。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迁入阿迷(今开远)、蒙自地区。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迁入临安(今建水)东北。乾隆五十年(1785年)迁元江因远土嘎。嘉庆三年(1798年)迁迤萨三棵树。道光十一年(1831年)迁瓦渣(今红河县甲寅乡)。道光十九年(1839年)迁溪处碧苗阿德。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迁六村(今绿春县)骑马坝美邑细堵。咸丰三年(1853年)迁坝溜贝卡。同治九年(1870年)迁三楞、龙多果么东。光绪六年(1880年)迁三勐腊具拉枯。光绪十一年(1885年)迁大兴乌六牛鲁八孔。民国14年(1925年)迁境内架车阿扒。民国24年(1935年)迁哈红。民国34年(1945年)迁元江瓦那泼雷。民国35年(1946年)迁甲寅达龙村定居。[ZW(]云南省红河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红河县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11页。[ZW)]
2制约红河县瑶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红河县是红河州南部边境民族地区典型的农业县,较之红河州北部其他县市,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要按照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审视和分析红河县瑶族农村经济社会落后的原因,寻找制约和影响红河县瑶族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瑶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于其他民族和其他地区,其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其中包含了自然环境、社会历史等内外因素。
21自然环境
(1)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恶劣是瑶族地区贫困的客观原因。瑶族居住地区多属高寒山区,缺水严重,海拔较高,坡度大,耕地面积少,土地贫瘠,并且自然灾害频繁,明显限制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红河县瑶族地区生存条件,一是乡村路状况较差,公路等级普遍不高,有的村虽然通了公路,但大多为泥巴路,一下大雨就被冲毁。二是水利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村目前水利设施散失了其自身功能,根本不能保证农田灌溉的需要,也就无法保证粮食的保产、保收。瑶族地区60%以上的耕地只能靠天吃饭,一定程度上就只能依赖“风调雨顺”了。三是很多农村远离城镇,交通不便,通信闭塞,不能及时了解市场经济信息,给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瑶族是一个山地民族,红河县有10个瑶族寨子,大部分只通林区便道、毛路、山路,50%山民没有走出山寨,寨子里除了村长更是很少人到过州里、省城。
(2)产业结构单一,农民增收困难。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产业比重大,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单位产量低,经济以自给性的小农经济结构为主,劳动方式以手工作业和简单体力劳动为主。由于没有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难以形成,没有辐射能力强、涉及面大、带动千家万户的支柱产业,农民增收渠道主要靠粮食收入的折价以及少部分副业和廉价的劳务收入。
22社会历史
(1)历史上,封建统治阶级实行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政策,边缘化瑶族,逐步把他们排挤到高寒、边远的半山区、石山区等生存环境较为艰难的地区,使他们逐渐远离了较为先进的文化氛围,客观上造成了瑶族与发达地区在发展条件和发展机遇上的不平等,这是瑶族地区发展落后的一个重要历史原因。
(2)经济发展缓慢,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目前,红河县瑶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全县处于低层次、低水平,全县还有50%的瑶族群众未摆脱贫困,脱贫任务还相当艰巨。
23内外因素
(1)思想意识的因素。解放50多年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红河县瑶族的思想观念虽然有所改变,开放意识虽然有所增强,但还存在着“依山险而居”、“刀耕火种”、 “种山而食”等类似原始社会性质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受这些原始观念的影响,瑶族耻于经商、羞于交换,科技意识、商品意识淡薄,不注重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的建设和发展,“等、靠、要”的思想意识比较突出,不善于解放思想、改变观念、开放和发展自己,且不愿意异地居住开发。长期的自我“封闭”导致了瑶族思想观念和政治意识的“狭隘化”,一定程度上催生了“惧外”和“据外”的“个体民族情绪”,进而地加剧了贫困程度,更使之无法融入主流社会,无法接受新鲜事物,无法吸纳日新月异的“市场元素”,更无法尽快脱贫致富。
(2)人口素质的因素。红河县的瑶族由于受根深蒂固的历史遗留因素影响及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仍旧相对滞后,广大瑶族群众的思想素质也相对比较低,没有敢闯、敢干、聪明智慧的才能,也没有科技意识、发展意识、经济意识、商品意识、市场意识和创新能力。瑶族文化知识水平比较低,普遍存在的“读书无用” 论致使很多瑶族适龄儿童放弃了上学的机会或出现辍学的现象,导致人口素质的低下。再者,由于红河县瑶区封闭、半封闭的情况比较突出,不与外族结婚,流行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而导致人口素质低下。同时,瑶族不进行劳务输出,不与外界接触交往、开阔视野、学习先进技术和经验而导致人口素质低;不愿意学习继续深造自己,得过且过、自由自在,认为生来就命中注定的思想观念普遍存在。由于缺少与外界的交流,原生性的文化观念占统治地位,妨碍了村民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吸收能力,人口的整体素质偏低。据笔者进行的人口抽样调查,许多山区农村瑶族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占75%左右,育龄妇女和高龄人口的文盲比率更高,相应地,还有一些农村瑶族群众不会讲汉语,也听不懂汉语,不能与外界直接交流,也无法从电视等现代媒介获得所需要的信息。
(3)瑶族传统文化的稳定性、完整性和延续性面临严峻挑战。瑶族文化资源流失严重。瑶族民间文化资源大多分散存留或流传于民间,加之由于岁月的流逝、民族迁徙和劫难,本来就传世不多。近年来,这些文化资源大量流失,一些民族民间传统技艺逐渐消失。值得担忧的是,瑶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后继乏人,如瑶族刺绣曾广泛流传于瑶族妇女当中,并且把它作为一种基本的生产技能之一,但现在从事刺绣的瑶族妇女已不多,年轻的瑶族姑娘已经没有兴趣去学习刺绣,传统的刺绣习俗正在慢慢消逝。另外,唱歌作为传播瑶族文化的重要途径,但由于现在人的交往渠道增多了,对歌已不再是瑶族青年求偶的唯一方式,加上外来文化的影响,很多瑶族青年已经不会唱瑶歌,流行歌曲进入了瑶家。在流行音乐面前,民族个性文化难觅踪迹,这个保存了上千年的文化习俗面临断代的局面。如若任其自然,以后就很有可能会应了一句古诗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3促进瑶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思考
31大力改善瑶族地区生产生活环境
瑶族地区基础设施普遍滞后和环境恶劣,严重制约了瑶族地区的发展。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扩大公共财政的覆盖面,有效增加瑶族地区公共产品的供给。要把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转向农村,尤其是转向相对贫困落后的瑶族地区,大力改善瑶族地区落后的基础设施条件和生产生活环境,逐步增强瑶族地区的发展后劲。大力改善农村缺医少药、看病难、文化匮乏、缺电少水的状况。
32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瑶族文化素质
从本质上说,瑶族地区的贫困属于素质型贫困。大力发展瑶族地区的教育事业,是提高瑶族群众素质根本所在。一是在瑶族聚居地区采取行政手段,保证适龄儿童、少年完成规定的业务教育;二是设立“瑶族教育专项基金”,对考入大学的瑶族学生给予奖励;三是对瑶族聚居地区缺乏的教师及时补员,要以招收瑶族教师为主,确定招收瑶族教师的专项指标,尤其注意招收本地籍瑶族人才。
33大力弘扬瑶族文化,发展瑶族文化产业
瑶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积淀了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在瑶族的生活方式中蕴含着绚丽多姿的历史传统和多样性的原生态文化。瑶族的传统服饰、语言、节日、饮食、婚俗、歌舞、乐器等数量众多,风格各异,保存完好,是珍贵的文化资源和精神财富,也是瑶族地区潜在的经济优势。一方面,要采取积极措施,抢救、挖掘、整理、保护瑶族传统文化,让瑶族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另一方面,要整合瑶族文化资源,加快创新,把瑶族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要突出特色,打造品牌,把瑶族历史文化的开发创新与弘扬瑶族文化、发展旅游产业结合起来,将瑶族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在获得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创造经济效益。
34激发瑶族地区干部群众的自我发展活动
一个民族、一个地区贫穷落后是综合因素所致,只靠政府资金扶持永远改变不了贫穷落后的面貌,根本的措施应是逐步提高群众素质,培养自我发展意识。瑶族地区要加快发展,缩短差距,国家的重视、支持和瑶族群众奋发努力缺一不可。针对目前瑶族地区的实际,必须下功夫,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充分激发瑶族干部群众的自我发展活力,建设自己美好的家园。首先是加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使瑶族地区人民在国家的大力扶持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努力拼搏,改变落后面貌:其次是加强送子女入学重要性的教育,使瑶族群众认识到送子女入学是法律规定、父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是对子女负责、对民族负责、对国家负责,从而提高送子女入学的积极性;还要加强科普教育、卫生常识教育、生态环境教育,相信科学,割除陋习,做到与时俱进。
35调节城乡结构,加大城镇化进程
通过城镇化进程,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突出中心城镇的功能培育和发展壮大,形成城市和小城镇共同发展、分工有序、功能互补、布局合理、结构协调的城镇体系。要克服体制障碍,加快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乡、地区之间有序流动。消除对农民的就业歧视,吸纳更多的农民进城工作,不断拓宽农民的就业空间和增收渠道。
4结论
瑶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确有很多困难,发展限制条件也很多,但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勇于创新,这些限制在一定条件下是能够转化为发展动力的,并最终转化为具有民族特色和区域特色的经济发展之路。如瑶族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有利于草果、八角等植物的种植。瑶族地区独特的、多样的文化习俗、民风民情、宗教文化等,在经济国际化、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下,将成为吸引游客的最为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而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近乎原始的耕种手段,使农业生产更贴近自然、更具有绿色概念,其产品更具有地域特色且容易被市场所青睐。瑶族地区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关键是要正确看待所面临的特殊限制,尽力将其转化为发展的优势资源。总之,在新时期、新阶段,农村经济的发展是一项关乎全国小康社会建设的重大工程,没有农村大部分农民的小康,也就没有全国的小康。为此,必须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办法,千方百计地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经济发展而不懈努力,为推动瑶族地区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谱写新的篇章。
参考文献:
[1]周毅从文化角度探讨少数民族贫困问题[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8(2)
[2]姜胜民,李洪俊,等如何缓解生态环境问题对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约束力度[J].中国市场,2015(25)
[3]马川中心城市对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J].中国市场,2014(4)
[4]舒尚艳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滞后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市场,20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