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和谐校园构建的思考
2015-05-30陈星辰
陈星辰
[摘要]以人为本和谐校园的构建,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是推进学校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弘扬和谐文化的必然要求。学校是传承文明、传播文化的阵地,必须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播、道德责任、精神面貌,将和谐文化向社会广泛辐射。
[关键词]以人为本;和谐校园;构建概念;保证;人为误区;实施途径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7159
1对以人为本和谐校园构建概念的理解
以人为本,意味着任何个人都应享有作为人的权利,对任何个人的权利都应给予合理的尊重;以人为本,意味着对人以外的任何事物都应注入人性化的精神和理念,给予人性的思考和关怀;以人为本,要求我们对现实社会中一切违背人性发展的,不尊重人的现象进行反思和纠正,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比以民为本更具有超越精神;以人为本,要求关注人们之间作为人的共性和个性的差异。因而,以人为本更能调动和凝聚一切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何谓和谐校园?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和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
和谐校园并非校园人“你好我好他好”式的一团和气,也不是个性被压抑、矛盾被掩盖、问题被搁置的“稳定局面”。和谐校园的“和谐”源于协调和默契,表现为水乳交融的自然状态,营造的是融洽的人际关系,协调的是各方面利益,是对我国传统的“和合文化”的丰富和发展。
2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构建的目标
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构建的目标是“和而不同”。“和”是共性,“不同”是个性,“和而不同”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和”指要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顺应教育发展规律。“不同”指学校要有自己的独特的办学理念。“和”反映教师之间、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人格的平等、合作的真诚,“不同”是指个性张扬,健康竞争。在和谐校园这个办学目标下,使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地调动,一切力量充分的凝聚,一切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知识的源泉充分涌流。
以人为本建设和谐校园,就是要树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形成以和为真、以和为善、以和为美、以和为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提高师生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就是要倡导和弘扬“和谐”精神,要有和美与共的情怀,和衷共济的情志,和悦自适的情操,不断促进人的自我超越与全面发展;就是要营造充满生机活力的校园环境,用和谐的音符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用和谐的氛围激发师生创造活力,把学校建成师生成长的摇篮、精神的家园、生活的乐园。
3以人为本和谐校园构建的基础
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建设的前提是科学发展。校园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发展依赖和谐,和谐取决于发展,只有科学发展才能实现学校真正的和谐。科学发展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实践,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数量必须服从质量,硬件必须服务软件,形态必须体现功能。在建设目标上,坚持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发展优先;在办学理念上,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优先;在发展方向上,坚持面向经济发展,贡献优先;在发展模式上,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质量优先;在发展规模上,坚持突出重点,协调优先。
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构建的基础是学风建设。学校追求的目标是学术,建设和谐学术环境是学校发展的需要。和谐学术环境包括宽容的学术研究环境、鼓励创新的政策环境、和谐共建的人际环境。建设和谐环境就是要培育一个民主自由、宽容开放、公开诚信、充满活力,学术主体与学术环境之间,学术主体与主体之间和谐相处的系统。
4以人为本和谐校园构建的重要保证
以人为本和谐校园构建的关键环节是人际关系和谐。人是建设和谐校园的能动性因素,只有人与人之间形成了团结和谐、理解支持的和睦关系,才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强大合力,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形成团结和谐人际关系主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加强教师的创新团队建设,增强干部的团结协助意识。
当前,维护学校的稳定存在“五个不容忽视”: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不容忽视;“四个多样化”对师生道德建设的影响不能忽视;互联网对传统教育管理方式的挑战不容忽视;校园及周边的治安问题不容忽视;学校发展中的问题不容忽视。我们要全面认识维护学校和谐稳定面临的形势,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堅持在源头治理上下功夫,在完善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在基层建设上下功夫,着力提高化解矛盾的能力,提高控制局势的能力,提高领导驾驭稳定工作的能力,努力创造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
5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人为误区
一些人认为,以人为本,就是让学生高度的自由、绝对的自由。我们认为这是对以人为本的认识误区,必须全面正确理解“以学生为中心”,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走出对学生的管理误区,要把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这才是真正体现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环境,推进素质教育,而不是让我们迁就学生、放纵学生、不敢管学生,而是对我们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要真正地做到深入了解学生,更加严格要求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针对学生的个体,以发展为主,科学有效地教育、影响、促进和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服务意识和管理水平。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在发展学生个性品质的几个问题上,由传统教学向创新教学转变。一是要从重视学生的服从性转变为重视学生的独立性;二是要从重视学生的一致性转变为重视学生的差异性;三是要从重视学生的接受能力转变为重视学生的批判精神;四是要从重视培养学生谦虚、谨慎的品质转变为重视学生自信心的激发;五是要从重视学生的考试分数、奖惩等外部动机转变为重视学生的成就感、兴趣、精神、欢乐等内部动机,使学生的个性真正得到发展。
6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的实施途径
61着力促进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
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首先表现为学校教育环境与社会教育环境和谐发展。社会是育人的大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大课堂,无论是杜威提倡的“教育即生活”,还是陶介知提倡的“生活即教育”,他们的教育理论都是主张教育与生活的一致性,强调的都是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职业教育一再强调要适应社会,注意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就是要学生走出教室,置身社会,在实践中学习。
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还表现为学校教育环境中教学因素与非教学因素的和谐发展。“教学因素”指的是以课堂为主的渠道的诸种因素。“非教学因素”指的是学校的校园环境、办学理论、制度建设、校风校貌等校园文化方面的育人因素。教学因素与非教学因素的和谐发展是形成和谐校园整体效应的关键因素、决定性因素。校园环境能起到无声的育人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会说话。学校要致力于蕴含师生价值观念、精神境界、校风、学风、教风以及校园美化的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校园文化科技艺术节营造一种健康高雅、内涵丰富、活泼有序的文化氛围,来体现校园文化的时代特色,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62着力促进教育主体各要素和谐发展
学校校长、副校长、中层干部、各科教师等要素共同构成教育主体。构建和谐校园必须注重教育主体诸要素间的和谐发展,在提倡谅解与宽容,促进公平与公正的和谐氛围中,增强竞争实力,获得效益的整体提升。校长作为学校的第一责任人,要在办学思想的形成上下功夫,要用自己的实力、活力、魅力去影响干部,影响师生形成共识的价值观、群众意识、行为规范等。同一学科教师要摒弃人人相轻、同行是冤家的陋习,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不同学科的教师要打破画地为牢的学科壁垒与偏见,涉猎其他学科知识,改变自己单一的知识结构,走双师型教师发展之路。在教师和谐互动的氛围中,完善学校的合作机制,让教师充分认识到学校的兴衰荣辱都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都关系到渴求发展的莘莘学子,形成学校尊重人才、人才乐于奉献的局面,真正使人才能引得来,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
63着力促进学科专业间的和谐发展
学科专业建设是培养人才的基础,是办学实力的重要标志,是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学校必须认真研究、分析自身的特点,扬长避短,以质量求生存,以实力求发展,以特色上水平。要统筹学科与专业的建设。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着力点与主战场,学科强则专业强,学科弱则专业弱,二者要相互统筹、相互促进。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带动专业建设、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的实验建设。要加大对传统专业的调整、改造和重组的力度,调整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优化课程体系、构建新的专业平台,提高学科专业整体应对社会变革的适应能力,这是当前学科专业调整的难点。要在发挥传统学科专业师资力量强、办学经验丰富、教学资源充裕等优势的同时,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整合、继承、重组和充实;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变课程体系,加大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提升、改造传统学科专业的力度,实现传统专业的新发展。
64着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和谐校园的构建最终还要落实在学生身上,即培养和谐的人。学生个性素质的高低是评价和谐校园构建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尺度;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是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标志。学校要坚持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要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成人成才,一切都着眼于调动和依靠学生内在积极性。围绕育人目标,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所在。
总之,构建和谐校园应该是教育工作者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和谐校园首先应该是安全稳定的;其次是心理融洽的;再次是管理与教学有序的;最后是师生精神饱满,志向明确而高远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每所学校都要根据各自的实际来创建自己的和谐校园。
参考文献:
[1][美]罗纳德·W瑞布教育人力资源管理——一种管理的趨向[M].6版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
[2]吴志宏学校管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2.
[3]吴霓学校管理实施ZS09000族标准的研究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