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平衡记分卡的增值型内部审计研究
2015-05-30陈肃万茹毅
陈肃 万茹毅
作者简介:陈肃、万茹毅,河北经贸大学会计专业。
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对审计的要求的提高,审计准则规定的审计目标也发生了变化,从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查错纠弊到20世纪60年代的真实公允的反映财务报表,再到两者并重。随着审计目标的变化,最新的《内部审计定义》中的内部审计的定义也发生了变化,内部审计被定义为“一项独立、客观的鉴证和咨询服务,其目标在于增加价值并改进组织的经营。它通过一套系统、规范的方法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以帮助组织达到目标。”由此可见,其职能从“监督和评价”变为“确认和咨询,增加企业价值”。
增值型内部审计的意义在于有利于提升企业价值,提高企业运作效率,注重了经营风险的防范;开展增值型审计有利于提高内部审计部门在公司的地位,有利于内部审计员工的职业发展;内部审计人员站在宏观的角度运转企业,从全局的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积极参与各部门的配合,减少审计过程中的矛盾和不增值的内耗,提出审计建议,有利于内部审计的创新。而传统的内部审计消耗过多的资源,并不衡量业绩指标,是一个费用中心,不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因此,对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进行不断的调整是一项亟不可待的工作。
现代增值型内部审计的方法有调查法,管理系统图法,流程图法,计算机审计法和平衡计分卡法,几种方法各有各的优势。调查法通过了解审计单位环境和结构来发现被审计单位的重大风险,从而找出应对风险的建议。管理系统图法通过调查企业的部门结构和职能,建立合适的管理系统模式与之前的管理系统模式进行对照,找出问题和隐患,并提出改进建议。流程图法对每个内部控制要素绘制流程图,考虑各方面的相互作用,进而提出建议。计算机审计法通过计算机网络对企业的内部管理系统、业务系统和财务信息系统进行评价,找出内部审计中的问题。平衡记分卡法站在企业战略的角度分析企业的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和成长四个维度的指标,严格区别增值的业务和不增值的业务,旨在消除不增值业务的影响,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平衡计分卡可以使企业各个层面达成一致,使企业建立战略认同感。平衡计分卡能够从内部审计整体的绩效评价指标一步步分解成具体的四个维度的具体的审计目标,兼顾内外部环境,财务和非财务的目标,最终具体到每个部门的审计任务,指导每个部门该如何做,将目标转化为具体的指标值,科学合理的提升企业的效益。
内部审计和EVA在公司治理目标上有重合,两者致力于企业利润最大化,两者目标的一致性有利于两者的结合。但是平衡计分卡主要针对的是企业的绩效,审计部门的绩效和企业的绩效有所不同,企业的绩效比如销售利润率,资金周转率等更容易量化,而内部审计的有的指标难以量化,因此利用平衡计分卡进行增值性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的时候需充分考虑其特殊性,从宏观的内部审计的战略目标角度到微观的具体每个维度的审计任务都要定性、定量的分析,从而使企业的价值最大化,保证既能评价内部审计部门的短期绩效,又能反映企业的长期发展能力。
增值型内部审计平衡计分卡模型的具体指标的分析:
1.财务维度:内部审计通过查找内部审计部门的漏洞,降低风险,提出问题对策,完善内部管理部门职能,降低经营成本,减少资产损失,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常用的指标有审计的成本控制情况,审计的费用支出,人均审查出违规金额,审计的高风险指数等。内部审计成本的严格控制,审计的费用支出的节约可以减少企业成本的浪费。查出的违规金额需迅速报告管理层,及时惩治防范违规行为。通过这些指标定量定性的从财务维度规避财务风险,防范财务舞弊,完善企業的内部审计绩效。
2.客户维度:内部审计部门的客户上有董事会、总经理部门、审计部门,下有采购部门、生产部门、销售部门等各种职能业务部门和外部注册会计师以及外部的审计师。内部审计部门为了使企业内部审计的价值最大化,需要满足各个部门和各个客户的差异需求。因此,在客户的指标维度中,应该关注各个部门的交流沟通效率、客户对内部审计的满意程度、内部审计意见采纳率、内部审计师和外部审计师的交流程度、内部审计师和企业管理层的沟通程度等。各个部门的交流程度越高,说明内部审计的效率高,更容易为企业创造利益;内部审计师和管理层沟通的越顺畅,越能够给管理层提供更多的建议,才能有助于整体利益的提高;内审和外审人员的交流程度高,客户对内部审计的满意程度越高越能够说明内审人员的工作得到了社会的充分的认可。内审建议采纳比率越高,说明内审部门对企业的贡献越大,审计工作的效率越高。同时,投资者、高级管理者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也很重要,投资者和高级管理人员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越高,越加大财力物力的投资和管理,内部审计部门的运转才能创造更多的价值。
3.内部运营和流程
审计部门作为公司内部管理第三道防线,必须不断完善审计手册中的规章制度和工作内容,制定严格的计划,并严格执行,优化内部审计的流程,减少甚至消除不增值的业务,减少不必要的作业,扩宽审计的范围,提高审计的质量,准确的揭露发现的问题,不断的跟踪审计问题,从而有效的提升内部审计的增值作用。企业可以将业务细分为前台、中台、后台(前台负责审计实施,中台负责方案制定和技术支持,后台负责制度制定、系统开发和审计质量控制)。同时不断完善审计手册中的规章制度,跟踪内部流程中出现的问题,实现利益的不断增长。在内部运营和流程中,减少不必要的工作环节的工作做的越完善,降低的成本也就越多。同时内部审计的创新率和完成率,是内部审计创造价值的基础。内审防范风险的情况也可以规避不必要成本的发生。
4.学习与成长维度
为了提高内部审计的效率,必须增强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制定长期的职业发展计划;加强审计、会计、财务管理等各种知识的培训,定期轮换岗位,使员工站在全局的角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素质;从知名学校引进各个领域的人才,引进资历高的审计人员,助力新员工审计经验的快速积累。可用审计人员的学历程度,审计人员的培训费用的增长率、审计人员的学习氛围、内部审计人员的平均审计工龄、员工培训支出等角度衡量学习和成长的水平。内审人员的教育程度水平高,掌握的新技能越多,更有利于内部审计的创新和价值的增加。员工培训支出的多,有利于内部审计人员不断的接受继续教育,保持胜任能力。审计人员的学习氛围越好,审计人员的审计工作完成的越出色;内部审计信息采纳条数多,说明内部审计部门的创新力的进一步提高。
通过在平衡计分卡的基础上建立增值型内部审计绩效体系,从整体的战略出发找到经营的薄弱点,协调短期和长期指标,协调好四个层面的关系,缓解各部门之间存在的矛盾,协调好利益相关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消除不增值的业务,减少不必要的成本,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平衡,为企业实现经营目标和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提供有力的保证。(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