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刺客列传》中“士为知己者死”的解读
2015-05-30何进
作者简介:何进(1987.10-),汉,重庆市人,硕士,重庆工商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方向:中国古代叙事文学。
摘要:《史记》是我国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文学巨著,列“二十四史”之首,其中刺客列传篇是列传中的一篇,分别记载了春秋战国时代曹沫、专诸、豫让、聂政和荆轲等五位著名刺客的光辉事迹。“士为知己者死”,是知恩图报的升华,也可以说是它的极端形式,这也是《史记·刺客列传》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本文主要解析《史记·刺客列传》中“士为知己者死”这句话所包含的深沉含义。
关键词:刺客;士;知己
一、“士为知己者死”溯源
中国历代以来就有重朋友的渊源。“士有诤友, 则身不离于令名”[1](《孝经·谏诤》)。士更重视“知”这种感情。“知我者, 谓我心忧;不知我者, 谓我何求”[1](《诗经·王风·黍离》)。“公孙明知叔孙于齐”[1](《左传·昭公四年》)。“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2](《楚辞·九歌·少司命》)传达了一种心心相印的情意。怎样称为知己,怎样又称为为朋友呢,《吕氏春秋·本味》在讲到“凡贤人之德, 有以知之”的道理时,就记述了钟子期与伯牙的故事:伯牙鼓琴, 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巍巍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 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 伯牙破琴绝弦, 终身不复鼓琴,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3]。两人之所以能称为“知音”,就是指双方心意能相通且志同道合。
“士为知己者死”最早出于《战国策·赵策一》:晋毕阳之孙豫让, 始事范中行氏而不说,去而就知伯,知伯宠之。及三晋分知氏,赵襄子最怨知伯, 而将其头以为饮器。豫让遁逃山中, 曰:“嗟乎! 士为知己者死, 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知氏之仇矣。”[4]豫让把智伯当作自己的知己,更是因为智伯对豫让的知遇之恩。
二、“士为知己者死”的前提
(1)“士为知己者死”这句话成立的先提条件首先要“士”本身有本领,这样才能有知遇的可能。如《史记·刺客列传》中的曹沫,鲁庄公喜爱力士,曹沫靠勇猛有力在鲁庄公那里任职,当齐国侵犯鲁国时,曹沫的勇猛便显现出来,他手持匕首挟持齐桓公要求归还鲁国土地,当齐桓公答应后,“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5]“不变”、“如故”充分展现了曹沫的胆识过人,冷静,曹沫受鲁庄公赏识,在他与齐国交战却连连战败还为鲁国为将,这是不无道理的。专诸,吴国人,当伍子胥逃到楚国来到吴国的时候,就知道专诸的才干。当伍子胥了解到公子光企图谋杀吴王僚的时候便把专诸推荐给了公子光。专诸并未有辱使命,他把匕首暗藏在烧好的鱼肚子里,刺杀王僚,王僚当场丧命,专诸也被王僚身边的人所杀,公子光消灭了吴王僚的侍从,自立为王。专诸用自己的生命完成了使命,成就了公子光的霸业。聂政,软邑深井里人,以屠宰为业。严仲子到处访求能为他报仇的人,来到齐国,齐国有人谈到聂政,说他是个有勇气有胆识的人,因为避仇而隐身在屠户中间。严仲子登门拜访请求为他报仇,但聂政因要侍奉老母而拒绝,当老母去世后主动为严仲子报仇。聂政并非只是一介粗俗莽夫,为防刺杀计划泄露,拒绝了严仲子的车骑壮士同去,独自一人上路。当聂政独自一个人来到韩国,上阶去刺杀了俠累,“所击杀者数十人,因自皮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5]可见聂政是如此的忠肝义胆,有勇有谋,当完成任务后,不愿连累严仲子,宁愿自尽身亡,何等悲壮。曹沫、专诸、豫让、聂政几人无不是胆识过人,勇猛机智的人,正是他们自身的优秀,才能让伯乐找到他们,这是“士为知己者死”的首要前提。
(2)要做到“士为知己者死”,不单“士”本身有让伯乐知遇的才干,还要他们本身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了无牵挂。严仲子多次拜访聂政,请求报俠累之仇,但是聂政是孝顺之人,辞谢了严仲子的请求:“臣幸有老母,家贫,客游以为狗屠,可以旦夕得甘跪以养亲。亲供养备,不敢当仲子之赐。”[5]严仲子表明只是想和聂政做个朋友,聂政知道严仲子是想让他报俠累之仇,推辞道,只要老母在世,是不敢把自己许给别人的,坚决拒绝了严仲子的黄金。过了很久聂政的母亲去世后,他主动找到严仲子请命,愿意帮他报仇。之前聂政多次拒绝严仲子的请求是因为要侍奉的老母亲还在,作为儿子他必须尽到该尽到的义务,当母亲去世后,聂政便了无牵挂的可以去报严仲子的知遇之恩,最终也不辱使命,杀了俠累报了严仲子之恩。可见只有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心无旁贷的人才能更好的完成任务而做到“士为知己者死”。
三、“士为知己者死”内涵
《史记·刺客列传》中记载的“士为知己者死”的故事,主要分为两类:(1)、士为知音者死;“知音”,来源于伯牙和子期的故事,后世经常用“知音”来表述对自己十分了解的人,志趣相投的朋友。如《史记·刺客列传》中的严仲子和聂政,严仲子至门请聂政报侠累,知道聂政为孝顺之人,“数反,然后具酒自畅聂母前。酒酣,严仲子奉黄金百溢,前为聂母寿。”[5]聂政母亲死后,聂政曰:“严仲子奉百金为亲寿,我虽不受,然是者徒深知政也。”[5]严仲子地位比聂政高,却可以多次屈身拜访聂政,知道聂政为孝子便去给聂政母亲拜寿。聂政没有接受严仲子的邀约,也拒绝了严仲子馈黄,但是严仲子却还是尽了宾主相见的礼仪后才离去。严仲子是出于让聂政为其报仇的目的去结交的聂政,但他了解聂政的孝心,为聂政母亲拜寿,当聂政辞谢时也并未再一度打扰,严仲子并未用自己的权势胁迫聂政为自己报仇,而是用自己的真诚去打动聂政,可谓严仲子是聂政的知音也。当聂政老母亲去世后,聂政感悟道:“而严仲子奉白金为亲寿,我虽不受,然是者徒深知政也。夫贤者以感忿睚眦之意而亲信穷僻之人,而政独安得默然而已乎!且前日要政,政徒以老母;老母今以天年终,政将为知己者用。”[5]可见,聂政也视严仲子为知音。
(2)士为知遇者死;知遇,谓赏识重用。前提条件便是要双方在地位上的不同, 通常是地位低的一方为地位高的一方做出奉献。然后,双方的共事不是因为志趣相投,相反是出于利益关系。如“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求和。犹复以为将。”[5]曹沫作为鲁国将领,与齐国交战多次败北,而鲁庄公不仅不计較他的失败,还让他依旧做鲁国将领,可见鲁庄公对曹沫的知遇之恩。而曹沫也通过孤注一掷的举动,挟持齐桓公来向众人来显示他的忠君爱国之心,以此来答谢鲁庄公对自己的知遇之恩。专诸在刺杀吴王僚时,吴国正面临着“外困于楚,内无骨鲠之臣”[5]的处境,吴王僚身边也是“母老子弱,而两弟将兵伐楚”[5]的情形。光既得专诸,除了“善客待之”[5]之外,又用“光之身,子之身”[5]的真诚感召专诸,使其鉴定了为知己者死的决心,“使专诸置匕首鱼炙之腹中而进之。既至王前,专诸擘鱼,因以匕首刺王僚,王僚立死。”[5]而专诸却被左右杀之,用死报答了知遇之恩。
在《史记 刺客列传》中的最后太史公评论道:“自曹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5]仔细品读全传,虽然这五个人的具体事迹各自不同,他们行刺或行劫的具体原因也各有不同,但是我们可以看出有一点则是相同,这就是他们都有一种知恩图报、不怕强暴、为了达到自己行刺或行劫的任务而置生死于度外的侠义精神,这使他们名垂后代,得到后人的高度赞誉。(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参考文献:
[1] 十三经注疏[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0.
[2] 朱熹. 楚辞集注[M]. 长沙: 岳麓书社, 1987.
[3] 诸子集成[M]. 北京: 中华书局, 1954.
[4] 战国策[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
[5]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
[6] 司马迁.史记. 北京: 中华书局, 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