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中原腹地的水利开发与农业区域特征研究
2015-05-30张倩
张倩
中原地区自古为中州沃野,地处黄河中下游,宜于农耕,为农业发源地之一,农耕技术发达于历代当世。河南为中原腹地,地域广大,各地有不同的气候、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总是处于一定的自然环境之中,不同的自然条件自然形成了不同的农业区域与不同的开发过程。这是自然选择和技术应对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在河南广大地区形成了不同的水利开发过程与区域农业差异。
一、汉代
河南的地理环境条件与水资源基础
汉代中原腹地分属弘农郡、河内郡、河南郡、东郡、魏郡、南阳郡、陈留郡、颍川郡、汝南郡、梁国、淮阳国以及陈国等所辖,“阃域中夏,道里辐辏”。西有太行、崤山、伏牛、熊耳、外方等山地与丘陵,中间夹有河谷、盆地,又有大面积黄河冲积平原,广布黄土,沟壑纵横。南为南阳盆地,三面环山,平原低缓倾斜,岗地宽阔平缓,丘陵河流谷地交错。东为华北—黄淮平原,低缓倾斜,广阔坦荡。其地理差异巨大,地形复杂多样。
地处暖温带与北亚热带过渡区域,气候南北差异较大,山地与平原气候差别亦较为明显。中原地区汉代的区域性气候差异主要体现在前后变化与干旱化的趋势方面。关于历史时期干旱化的整体趋势,无论是诸如《考工记》中沟渠记载等所反映的上古耕地田制与技术的变化等相关记载来看,还是从现有科学技术对于气候变化的长时段分析来考察,都是毋庸置疑的。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认为:“到了秦朝和前汉气候继续温和” “到东汉时代即公元之初,我国天气有趋于寒冷的趋势……但东汉冷期时间不长。”邹逸麟主编的《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和满志敏《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对两汉时期的气候状况提出了异于竺可桢的看法,满志敏等人的研究运用诸多农业物候资料来说明气候的波动。稻、麦以及豆类等作物的种植比例在这一时段逐渐被调整,冬小麦在两汉得以在黄河流域广泛推广。豆类作物在黄河流域的种植在西汉也曾有过变化,但是在东汉时期洛阳周围对大豆的种植却重新重视起来,《四民月令》所记载的物候月令几乎每月都有和“豆”相关的内容,这一点得到了洛阳汉墓出土资料的印证。诸多资料表明,大致在两汉之际,气候经历了由暖而寒的波动;与此同时也说明了长期的干旱化的整体趋势:西汉中原诸郡的气温较温暖,但已经出现降温趋势并有波动;东汉以来气候开始转冷,起伏明显;气候的冷暖变化可以直接影响一个地区的降水水平,从而影响农业技术的内容、类型及其实现方式。可以推知,气候的历史变化对农业技术体系的影响,在空间差异上必然有类似的反应,也必然形成不同的区域开发过程。两汉之际,北方地区以抗旱保墒为核心的“耕—摩—蔺”技术体系与水利的发展,说明这一时期干旱成为农业发展的难题之一。
就地表水资源的分布而言,中原地区汉代尚属丰富。汉代中原地区河流众多,有发展水利技术的自然条件。“当时豫西河流数量众多,枝蔓稠密,是为水资源较为丰富,水系发育良好之证。”伊洛、烛水、濝水、汜水、济水、沁水、淇水注于黄河。梁宋地区有蒗荡渠、鲁渠水、睢水、阴沟水、汳水(汴渠)、涡水等贯穿其间。颍汝之间,潠水、洧水“折入于颍”;黄水、滍水、昆水、澧水、瀙水入于汝。南阳盆地西有均水、丹水,中有育水(淯水),东有比水。
综上,一方面,丰富的地表水资源尤其是各种河流湖泽的存在,为区域农业开发提供了极其有利的自然条件;另一方面,由于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的存在,加之历史过程中社会经济原因与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使得中原地区汉代的区域水利与农业开发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历史特征。
二、中原地区汉代水利开发的区域特征
中原地区农业技术的发展对农田水利的开发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是旱作农业最突出的矛盾。汉时,由于“干旱是当时农业的最大威胁,因此,抗旱保墒成为当时河南发展农业的关键技术”。除了利用有限的降水以外,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无非两条:水利灌溉和耕作保墒。保墒是精耕细作技术的核心和主要特征,水利则是更为直接的方式。迄至汉代,中原地区南北各地存在大量而开发程度不同的农田水利,呈现不同的时空特点。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已经广布水利工程并影响至两汉。两汉以后,北部地区黄河治理逐渐成为水利工程主要内容,这一地区的农业水利主要利用战国旧有工程,河内诸郡“修理旧渠,通利水道,以溉公私田畴”。直到东汉时期,东郡与河内郡的水利灌溉事业才有所发展。永元二年(90年)鲁丕为东郡太守,“为人修通灌溉,百姓殷富”。汉顺帝永和年间,崔瑗为汲令,“为人开稻田数百顷”。
光武时大司空张纯“穿阳渠,引洛水为漕,民得其利”。梁宋之地也是曾经极富沟渠,西汉初年梁孝王都大梁而东徙睢阳,开汴河修筑蓼堤,为当时较大的水利工程。
“南阳地区地处汉水上游,两汉时期唐白河的灌溉已经较为发达”。汉元帝时召信臣修建马仁陂于泌阳县北泚水支流的出山口,又修六门碣位于今邓州市东南。元帝建昭中,召信臣“视郡中水渠,开通沟渎,起水门堤阅凡数十处,以广灌溉,岁岁增加,多至三万顷。”《水经注》载六门堨“下结二十九陂”,构成陂渠串联的水利灌溉网。东汉建武七年(公元31年),杜诗“修治陂池,广拓上田”。东汉时,南阳水利进一步兴盛,仅《水经注》的记载,在南阳范围内的陂塘水渠水利工程就有28项。
颍汝之间“皆穿渠为溉田各万余顷,佗小渠及陂水道通者,不可胜言也”。西汉时期汝南郡较大的水利工程是鸿郤陂引水灌溉工程,东汉建武十三年复修,灌溉水田达数千顷,“汝土以殷,鱼稻之饶,流衍它郡” “起塘四百里。”筑堤开渠连通附近的焦陂、上慎陂、中慎陂、慎陂,形成一片调水灌溉的稻作农业区。和帝时“又修理鮦阳旧渠” “垦田增三万余顷”。灵帝建宁三年(170年)“修复清陂”。建武年间,邓晨“兴鸿郤陂数千顷田”。兴平年间,鲍昱于汝南复旧有陂塘,“作方梁石洫”。足见其地陂塘堤堰历时已久,新修再造皆有。
汉代中原腹地水利有着明显的时空特点。“汉代乡间的灌溉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借助于大型水渠、陂塘的灌溉;一类是农家小型陂塘的灌溉;还有一类是利用水井汲取地下水灌溉。”大型水利多集中于农业与经济发达之地,小型陂塘在水源条件好的乡间较为流行。历来北方地区水利以沟渠为主,起源较早,各地之水资源与地形差异较大,水利技术与农业开发的区域差异明显。
三、中原地区汉代农业区域差异
在一定程度上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具有决定作用,是农业区域形成的基础。“其导万民也,水处者鱼,山处者木,谷处者牧,陆处者农”。
中原地区可利用水资源的分布是农业技术选择与精耕细作农业实现方式的重要决定因素,因此,灌区的形成是农业区域形成的条件与主要标志。根据水资源的分布、水利工程的修建以及由此所影响的精耕细作的实现方式,可以将中原地区划分为若干农业亚区:河济地区、颍汝地区、南阳地区。
北部河济流域包括西部两河与梁宋地区。河内与河南历来是最为重要的农作区之一,其环境较适宜农耕。战国时伊洛地区已经有铁器出土,汉代河内地区铁农具牛耕得到推广,河内各地均有汉代铁犁及其构件的出土。东部梁宋地区的情况也是如此,汉代砀县城出土的农具有锸、撅、锄、镰等;永城保安山二号墓出土有铁锄、铁斧,河南杞县许村岗一号汉墓出上有铁刀、铁锄等,尤为重要的是河南中牟发现了汉代的犁壁,这说明西汉时期,牛耕在梁宋地区进一步推广。
北部各地在发达的铁农具与牛耕基础上形成了发达的以旱作为主的农业区域。汉代伊洛地区粟的种植面积很大,出土的西汉成帝时的陶仓有“小米百石”的铭文。除了种植旱地作物外,还出产颗粒肥大的无芒水稻。在发掘的多座汉墓中,大量出土的陶仓模型内藏有多种粮食作物,品种齐全,粳稻、大麦、小麦、黍、豆、麻、高粱等名称都见于陶仓铭文。这一点,《四民月令》中亦有所载。秦汉河内地区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以粟、麦为主的多种作物种植体系,考古出土的实物已经证实了这一点。水稻也在该地区有较大面积的种植,何晏称赞“河内好稻”。由各处汉墓出土的粮食来看,本区域在汉初已成为水稻和旱谷的间作区。
“南阳是新兴的农业区”,始自春秋战国,其农业的兴盛同样是得益于南阳地区的冶铁业与农具的进步。汉代南阳是重要的铁官所在地,仅瓦房店出土的铁农具有、末、锸、犁、犁铧、犁镜、耧铧、锄、镰等,西汉时期48件(包括新器和旧器),东汉时期972件。铁农具和牛耕在南阳也较为普及,南阳县英庄汉石墓曾出土汉画像《牵牛图》和《牛车图》。
颍汝流域的农业生产自春秋战国也有所发展,至两汉时期获得迅速发展,成为新型农业区。临汝夏店、鲁山南关等地都出土大量铁农具及其铸模、铸范。随着水利的兴修和铁器与牛耕的推广,颍汝地区“户口岁增,治为天下第一”,尤其是汝南郡,“汝土以殷,鱼稻之饶,流衍它郡”,成为东汉新兴农业经济区。根据考古发掘与文献记载来看,此时水稻品种籼、粳、糯俱全。小麦在本区域内也有广泛的种植,有些地方麦的播种面积相当大。总体来说,颍汝地区内,水稻的种植面积最大,其次是小麦。此外,黍、稷、粱之类的谷类旱粮作物在该区域的考古发掘中也有所反映。
四、结论
中原地区汉代有粟、黍、麦、稻、豆、粱、麻等大田作物分布,其农业技术水平已经比较精细,广泛建立了复种连作制,但不同区域有不同的开发历程与发展程度。
根据水利开发来看,中原地区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的农业类型区域。北部主要为沟渠水利为主,形成了以旱作农业为主的技术体系;南部为陂塘水利较多,尤以南阳地区有一定的历史积累过程而形成了旱稻并作的农业区域;颍汝地区为汉代新兴的农业区域,形成了以稻作农业为主的技术体系。我们就此认为,水利开发是农业开发的重要内容与形式,中原地区汉代农业区域的形成及其时空特点与此有极大联系。
参考文献:
[1]邹逸麟.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
[2]满志敏.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
[3]王利华.中古华北水资源状况的初步考察[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3):43—52.
(作者单位:河南省济源市济渎庙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