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沐观音山
2015-05-30刘双红
刘双红
广东观音山的观音广场,我独沐莲花宝座下的秋风里。
广东观音山位于东莞市樟木头镇境里,相传为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初入中土时首处停留之所。观音乃“观世音”的略称,又译作“光世音”“观自在”,是西天佛国中的重要人物,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的左胁士。因其神通广大、法力无边,在中国民间神祗信仰中有着崇高的地位,其影响力甚至超越了其他一切诸神。
观音山顶有一古寺,名观音寺,始建于盛唐,古寺因有观世音菩萨幻化三十六法身之说法,千百年来青灯不熄,香火不断。而观音广场,就建在山顶巾央与古寺相依。广场上,观世音菩萨雄踞山顶。出发前当地朋友告诉我,那是全世界最大的观音菩萨雕像,它净高三十三米,重达三千多吨,是上好的花岗岩材质。你如果仰望栩栩如生的菩萨雕像,除了惊叹艺术家的鬼斧神工之外,在心灵深处,一定会产生无限的崇拜和依赖来。那神圣的净瓶和无所不能的净瓶内摇曳的柳枝,将是你永远无法解开的死结。
其实不知从何时起,我开始不太喜欢在外游玩。可能是因为年岁的原因,我常常觉得,什么样的景色,也不如内心的景色好。那外面的,怎么看,也不过是刺眼的纷繁和烦耳的杂乱,再怎么也不能气随心顺、情往爽归。佛说,所有的境界都是以心为引导者。心是主人,所有的境界都是由心造成的。既然我心如此,就不如独自偏在一隅,天马行空,信马由缰,日华可以入脑聪智,飞瀑可以入血健精,怪石可以入骨固体,流云可以入胆壮志,雾霭可以入肝安魂。但我又终不是佛家,脱不了俗念。有时也难免有和人们出去走走的冲动,叫作散散心。不过就是在外游览,我也还是喜欢将心凝聚一瓣,放置在我喜欢的一个狭处,避开人众,随心所欲地开花。尽管此为有些不合群,常常会被斥为古怪,但时间一长,习惯了,伙计们也就见怪不怪了。
这次我独自一人上山,就为与同伴来一个彻底地避开,免得巾途我正在清净时有人哕唣,甚至打折我与神仙通灵的小桥。
现在我就依莲台而坐。时值下午,秋风开始时紧时慢起来,游人也渐渐稀少。无数片发黄的叶子,在地上舞蹈和跳跃,青烟在空巾袅绕,整个广场禅意朦胧,玄机无限。此刻《大悲咒》在广场上空萦动,舒缓、激越、缠绵、哀柔。这就是梵音!在梵音之中,我渐入佳境。不由自主地回想我的忙碌、我的抗争、我的计较、我的伤痛、我的等待、我的拒绝、我的收获乃至我的缠绵来,在葱茏、曼妙的观音山面前,在时光穿梭中的观音广场面前,一切竟然是那么地空渺和轻泛,皆不值一提。我忽然有了这样的联想,人死的时候,忧伤不再、焦虑不再、欲望不再,唯独缥缈的快感包裹全身,哪里还有什么爱恨情仇?我在莲台之下这样想着,身心已进入物我两忘的状态。似乎耳边有人在诵读《坛经》巾的四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世间的一切,皆与我无关了。
这无疑是上天为我们在喧闹的市井外辟出的一个孤寂之所,在呛人的烟火外避寻的一块安静之地,在这熙攘的物欲之乡偷得的一方闲暇之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