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的文本叙事与城市文化建构
2015-05-30赵志胜
一、引言
2011年4月13日,坐落于肥城市的“中国桃木旅游商品博物馆”开放。根据新华网的消息,博物馆的落成是中国国内第一家专业的桃木旅游商品博物馆,是城市形象的新名片。博物馆位于肥城市市区的银泰隆商业广场内,北邻上海路,西邻泰西大街。银泰隆商业广场是2004年左右由肥城市万星房地产开发的一个商业地产项目,在肥城市属于次级商圈。它是肥城桃木工艺品商户最主要的聚集区。本文主要以博物馆的文本、图片为材料,呈现这个博物馆叙事与城市文化建构的关系。
二、叙事文本与社会语境
第一块展板以表格的形式介绍了历届(2008-2011)设计大赛基本情况:参赛作品从2008年来自中国内的8省的800件作品,发展到2011年来自8个国家、国内23个省的3000作品参与角逐。设置的奖项随着候选作品的增加而扩大。主办方通过博物馆这个公共窗口,向观者传达一种信号:肥城桃木雕近几年来呈现出积极稳健的发展势头,具体表现为参赛作品数量增加、影响到的地域在扩展,优秀作品不断涌现,甚至赢得了一些国际的关注与声誉。
第二块“历史悠久的桃文化”写道:
“中国桃文化源远流长,是吉祥文化、福寿文化、爱情文化的重要载体。桃木辟邪说起源于公元前26世纪;《山海经》中居于度朔山大桃树上的神荼郁垒惩治百鬼的神话;《淮南子》中后羿死于桃棒之下的神话;古代于桃符之上刻画门神以避鬼的习俗。”
博物馆试图为当下的观者讲述一个桃文化来自远古的故事。叙事以一种去场景化的手法,为我们呈现出一种泛化的中国桃木文化。古代文本被重新使用,并以“吉祥文化”、“福寿文化”、“爱情文化”作为桃文化的三个主要侧面进行阐述与重构。以上三个侧面也是近年来当地政府主导编纂的地方文化著作渐渐总结升华出来的。如2008年《肥城文化揽胜》[1]一书中,仅以“吉祥文化”进行说明。而在《文化肥城》的《肥桃与桃文化卷》[2]就以“爱情之花”、“长寿之果”、“辟邪之木”作为桃文化的内涵进行阐释。阐释的材料就是以中国古典文献为依据,加以征引。
第三块;“天下只有肥城的桃木能辟邪”。写道:
“相传在肥城老县城以西,有陶(桃)山,‘陶山72洞,洞洞出妖精。神荼、郁垒二神为除掉这些妖怪,在肥城折取东南方向的桃枝为武器,将妖魔鬼怪全部斩杀。以后,当地百姓便将朝向东南的桃枝折下,做成宝剑,刻成桃人,桃符,悬于梁上、恶魔女后,妖魔鬼怪望风而逃。”
肥城老县城一般指的是今位于肥城北部的老城镇一带,湖屯镇居于西侧,境内有陶山。陶山属于泰山向西延伸的支脉,200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泰山世界地质公园陶山园区”。陶山在当地算是一个比较有名的景区,当地有“陶山七十二洞 洞洞出妖精”的说法。之所以称之为“陶”山大致是因为陶朱公范蠡晚年弃政从商,隐退于此的原因。“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肥城县志》载:“陶山在城西南三十里,旧说范蠡三徙而隐於此山,故名陶山,又名鸱夷山。”湖屯镇政府网页的《越相何年隐 齐山旧有名——陶山概述》、肥城市情网的《陶山风景区》等现代文献,虽未提及“鸱夷山”,但是也没有提及博物馆解说材料中的“桃山”。2009年被列入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范蠡与陶山的故事”系列中也没有陶山又名“桃山”的说法。肥城桃种植区主要集中在新城街道、桃园镇、仪阳乡。湖屯不是一个主产区,陶山覆盖的植被并亦非以桃树为主。基于以上几点,我们推断“桃山”是博物馆在撰写解说词的时候新加上去的。
在一个与桃木文化有关的博物馆里,与主题有关的内容才应该是合理的存在;然而这种叙事合理性的预设也就为布展者提供了重新创造的空间与可能性。此外,当地民众认为桃木辟邪,而且以朝东南方向的最为有效,而这一点也被糅合进了这则新编文本之中。正如王尧所说,“出于拟古慕贤之心态,新编传说多倾向于附会到更古老或主流的说法上去”,“口头传统就可能被主流的地方知识阶层选择、过滤和改造,甚或完全无视、重新书写。我们大致可以发现作者使用了分解-重组-赋予新意义叙事策略,即将一个中国文化语境的神话人物与一个地方特有地理环境整合起来,构建了一个新叙事。这段解说出现在政府支持下成立的博物馆里头,地方性被强调,并试图给观者留下独一无二的印象,张扬了地方对桃木文化所有权独占的意图。博物馆这个文化空间是当地旅游部门的努力下构建起来的,这个文本至少是代表了官方认可的一种表述方式,传达了官方的一种声音与诉求。而这个博物馆正是在肥城桃木雕产业化背景下而产生的,总结了地方政府的工作业绩,展示着当地桃文化与桃木工艺品产业。
第四块,“肥城桃木雕刻的起源与发展”原文如下:
“肥城桃木雕源于公元前26世纪古代‘桃符,形成于隋唐,发展于宋,明清时期进入鼎盛发展阶段,形成了完整成熟的雕刻激发与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木雕行业的佼佼者。肥城桃木雕刻以传统平面浮雕为基本雕刻技法,包括浅浮雕、深浮雕、高浮雕、多层叠雕等手法。采用散点透视构图,线面结合,保留平面,以构图饱满,层次丰富见长。雕刻题材广泛,主要包括吉祥动物、神话传说、寄情花木、风流人物、抽象图案等。2011年,肥城被文化部授予‘民間艺术(桃木雕刻)之乡称号。”
直到2000年以后,《肥城市志》(1988年-2002年)第一次对桃木雕刻业进行描述。“4家桃木工艺品厂,开发设计出桃木剑、桃木如意等桃木工艺品40多个品种,2002年中国芜湖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上,桃木剑获得两枚铜奖”。《肥城年鉴》(2003年-2007年)有《桃木旅游商品开发》一文,“ 2001年,建成第一家专业生产桃木工艺品企业。之后,引进正港木业工艺品厂、大世界木艺品厂等,带动了群众发展桃木旅游商品的积极性。至2007年,涌现出民政福利厂、桃艺轩、中大公司、鲁宝阁等一批本地桃木旅游商品生产加工企业,全市桃木旅游商品生产加工企业达到60多家, 全国连锁销售企业100多家,桃木旅游商品种类由原来单一的桃木宝剑和桃木如意发展到10大系列1000多个品种,实现年销售收入1.6亿元,带动劳动就业1.2万人”。从叙事的角度说,通过回溯历史,撰写者就有了以“进化论”为框架,解释当下桃木雕发展现状的空间。借助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的历史言说框架,在观者面对作品时,文本与图像提供了某种历史解释依据、营构出桃木雕所具有的“社会生命”与附着的“文化资本”。文学修辞营造出来的某种历史感,在文化展示的情景之下,可以赋予这些展品以厚重感,所谓“词”的力量赋予“物”历史价值;而博物馆所代表的官方叙事又维持着某种权威。
第五块:“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现代肥城桃文化”原文如下:
“当代肥城,‘居不可无桃已深入人心,桃文化习俗早已成为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桃文化旅游产业”。
这一部分同时展示了一组图片,包括荣誉证书如“佛桃之乡”命名证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桃木雕刻)之乡”、“肥城桃地址标志证明商标”,城市雕塑景观如《仙女献桃》、《舞动桃乡》、《腾飞》、《中国桃都》,桃花旅游节开幕式文艺演出。通过这些资料,撰写者试图表现当地政府在改革开放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当地政府以桃作为城市发展的资源,一方面从“中央”的林业部门、文化部门、工商部门获取的认可;另一方面也主动形塑着城市的地景,向外推广表述地方特色映像。
2011年2月,时任肥城市市委书记的单传海在2011年泰安“两会”期间接受齐鲁晚报专访时谈到,“创中国桃都 建设美好肥城”是“十二五”时期明确的城市定位,“这个思路贯彻了泰安市建设强市名城的部署要求,把握了肥城的长远发展方向,从宏观定位到微观实施非常明确。‘中国桃都的城市形象,展现了世界最大桃园、中国佛桃之最的独有风采,蕴含着吉祥平安之城的深厚寓意,是一张富有浓郁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名片,形象独具,定位高远。”在这里,地方形象再生产是地方政府主导的、有步骤的系统工程,与“申遗”类似,博物馆的建设与表述倾向是这个工程的一个有机组成组成部分。
第六块:“影响广泛深远的国际桃文化”的原文如下:
“中国传统桃文化影响广泛,许多和中国相邻的国家都有过春节挂春联、贴年画的习俗,以示吉祥。桃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颇深。日本最早的历史典籍《古事记》中就有关于桃木辟邪的记载。‘西王母种桃、‘桃太郎的传说均可见于日本习俗之中。”
这段文字的内容与中国肥城桃文化研讨会(2010年8月)学者提交的《桃文化在日本的传播与影响》[3]主旨大意几乎一致。尤其是文章中涉及的“桃太郎”故事被撰稿人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在这段文字之下。学者的研究被当地职能部门选择,去除论文面世之初的“学术之场”,被加以编排,重新贯穿到“博物馆之场”的桃文化叙事之中去。学者的研究成果在博物馆公共文化空间中被匿名,卷入并客觀辅助了地方文化重构与形象展示进程。另外,这一文本的叙述,首先预设桃文化的源头在中国,而后逐渐波及到周边国家。这显然是在“文化传播论”影响之下,采取的一种言说模式。
三、结 语
桃木工艺品行业日趋成型,在国内同类旅游商品市场上占据份额逐渐增长是其生成的社会语境。同时,博物馆作为一个窗口,展示了城市以桃文化为契机,进行城市文化建构的逻辑。
当地旅游部门按照从国家到地方,从远古到现代,从国内到国外的逻辑来编排与桃文化有关的材料,以文化进化论、传播论、传说地方化,采取了挪用、改写等多种修辞与文法来获得文化的合法性。总的来讲,城市文化建设提供了一个平台,来展示桃文化,这也是文化再生产的重要途径。
注释:
[1] 中共肥城市委、肥城市人民政府编著.肥城文化揽胜[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148-152
[2] 王霞编.《文化肥城》之《肥桃与桃文化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23-36
[3] 刘晓峰.桃文化在日本的传播与影响[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90-96
作者简介:
赵志胜,上海大学社会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