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剑池:微观世界里的快意人生
2015-05-30江镕
江镕
时间仿佛以不同的方式流逝,一小时就像过了一天,一天像过了一季,一季像过了一生……这便是微观世界带来的神奇。想要探究这个世界,我们须先保持静默,然后倾听、观赏、记录。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1996年,由法国著名导演雅克·贝汉导演的一部《微观世界》曾轰动全球。在片中,平时并不讨人喜欢的虫子们展现出了完全不同的状态——当近距离仔细察看时,你会发现毛毛虫的毛原来这么光滑、细腻;相互依偎的蜗牛温馨得令人流泪;勤奋的屎壳郎每天都在认真对付着粪球;蜘蛛会在水下用一个小气泡作为自己的餐厅;打架的天牛就像公牛一样在互相较劲……原来每只虫子都仿似有复杂的情感世界,忙碌、充实,未曾虚度时光。这些带给观众的除了视觉的巨大冲击,还有心灵的强烈震撼。
除却精湛的技巧、精致的画面,每个人都可以深深地感到,导演通过微距摄像在对微观世界进行刻画时,对自然界饱含的那份浓厚的关怀和热爱。
技艺有高下,情感无高低。在距离法国一万多公里之外的中国,广东省,江门市,有一个叫做李剑池的普通人,同样爱上了微距摄影。他也通过自己的独特影像,展现出对自然的观照,挥洒出人生的乐趣。
自己动手改造的秘密武器
1982年,李剑池从华南理工大学化工专业毕业,进入了新会涤纶厂工作,当时这是全国最大的涤纶丝生产厂家。在这里,他一干就是16年。
1998年,李剑池来到了江门市环保局,在这里,他的职业生涯延续至今。
都说偶然之中包含着必然,李剑池所学的专业和从事的工作决定了他就是一个典型的“理科男”,而他的身上也包含着很多理科男的特征,比如喜欢钻研琢磨,比如爱好发明创造。年轻时他就喜欢摆弄无线电、改装收音机,研究一些电子元器件的构造,这些都为他现在改装摄影器材打下了基础。
“我的器材基本都是在淘宝买的,价钱实惠,品种也齐全。因为拍摄微距都是要在镜头前加上放大镜头,这样就要用节圈和镜头连接。节圈有电子的,也有普通,我一般是用普通的。用普通节圈最大的问题就是,当相机的光圈调得很小的时候,因为镜头里进光少,所以就很难对焦,这时候就必须增加光源,使用闪光灯。我有七八个闪光灯,都是经过自己改装的,很好用。”
说着李剑池打开手机,向笔者展示起了经自己改装过的闪光灯。果然,里面有的是用连接杆进行了加长,有的加了能多向弯曲的弯头。“原来我去野外进行拍摄,为了让相机更稳,会用自制的底座把相机插到地里,起到三脚架固定的效果。但是即使这个动作再轻,往往也会牵动周围的植物,把昆虫吓跑。后来为了避免惊动它们,我干脆就不用支架,全部手持拍摄,这样我改造的闪光灯就派上了大用场,现在我经常在田地里一呆就是大半天,靠的可都是这些秘密武器。”说起自己的改造成果,李剑池言语里透着难掩的自豪。
的确,爱好摄影的人往往都有着一颗沉静安稳的心,不怕重复,耐得寂寞,这点李剑池当然也不例外,但是他能静亦喜动,最初走上摄影之路还是因为他想寻找一个更好的运动方式。
最初的目的是为了强身健体
自1992年开始,李剑池就经常到健身房运动,同时也参加一些球类运动和练练气功。在运动的过程中,他发现球类运动往往至少需要有一方配合,这样就要求有固定的运动伙伴,所以类似的运动相对难以坚持。而像气功这样的运动又比较枯燥,进行得久了就会生出一种为了运动而运动的勉强感,锻炼效果并不是太好。所以李剑池也在不断寻找一种兴趣爱好为主、运动健身为辅,以运动配合乐趣,从而能够不懈坚持的项目。
所以从1995年起,李剑池爱上了钓鱼。他觉得通过钓鱼可以亲近自然,放松身心,所以乐此不疲,经常一整天的时间一下子就消磨过去,这一钓就是十多年。
但逐渐地,李剑池感觉钓鱼的运动量稍显不足,希望能找到一种新的运动,把全身的机能全都调动起来。2011年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李剑池接触到了摄影,他发现摄影的过程就是运动的过程,想拍出好的片子必须要配合大运动量的活动,东奔西走,登上爬下,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锻炼方式。所以在2012年的春节,李剑池购买了一部单反相机,起初的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了强身健体。
开始时,李剑池的拍摄也没有什么具体的目标,基本是看到什么好就拍什么,自己喜欢什么就拍什么,经常是一次拍几百张照片,但是挑选时却找不到几张特别满意的。后来李剑池在网上看到有人发出的微距摄影照片,发现微小生物组成的世界里也蕴藏着丰富多彩、千变万化,一下子就觉得找到了自己以后主攻的方向,从此对微距摄影的喜爱一发不可收拾。
爱好摄影的人都不会沾黄赌毒
李剑池说,归纳起来,对他来说,微距摄影主要有四大益处。第一是相比其他题材,拍摄内容更加专一。微距摄影的Model(模特)很容易找到,自然界里的各种昆虫、植物,甚至是其他动物的局部都可以成为拍摄的对象。很多人一开始对摄影很热衷,但过一段时间就感到无趣,没有坚持下来,大多是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拍摄题材。而微距摄影对象却十分广泛,拍摄起来富于趣味,所以也就使得这一爱好更有可持续性。
第二是微距摄影可以满足人们探索的好奇心。有一些微小的事物,比如一只昆虫,乃至它们的一只眼睛、一条腿,在通常情况下是很容易被忽略的。即使有心关注,肉眼也很难看得很清楚。但在放大镜头之下,它们的细部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你会发现有些构造或者状态都特别奇妙——“我曾经在家里拍过一种叫蚁蛛的昆虫,开始我还以为只是普通的蚂蚁,但是在镜头下才看到它的头上竟然有8只眼睛,还会吐丝,上网一查原来它叫蚁蛛。到目前,我拍过的物种有100多种,比较多的是瓢虫,有20几种了吧,有一星的,两星的……最多的是28星的。”
第三个好处是通过微距摄影可以更多地接触大自然。“我常常在周末用大半天的时间到校园、农田、树林里,慢慢停下脚步的时候就会发现,原来好多生物我们平时都没有注意到,此时你会更加感到自然界的神奇。所以拍摄微距照片其实也是一个关注周遭、亲近自然的过程。现在很多人在办公室里一坐就是一天,对健康很不利,而且呆得越久惰性就越强,没什么事情很多人宁愿宅在家里。而摄影就是给自己找了一个动起来的理由。扛着器材跑上一天,又是弯腰、又是半蹲,体力消耗不小,饭也能多吃一碗呢。”
“最后一个也是最大的好处,我觉得就是能广交朋友,通过摄影我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开始一个人拍的时候也遇到过很多困难,上网寻找也不一定有合适的解答,后来我就试探性着问问其他拍照的人,他们都对我很热情,这样慢慢就成了朋友。而且我发现喜欢摄影的人一般修养和素质都比较高,肯定不会有黄赌毒这样的不良嗜好,所以通过摄影,我觉得大家既切磋技艺,也陶冶性情,水平提高得很快,心情也会非常愉悦。”
当笔者问起李剑池今后的打算时,他笑着说:“我一定会把微距摄影坚持下去,一方面我还要不断改进器材,让它们更顺手、更实用;另一方面我也要继续增强技术,接下来我准备多拍一些生物,比如鸟类,不过它们也更加难拍,看来我蹲在野外的时间将更长了。”
的确,从体态微小的昆虫到身形较大的飞鸟,成倍增长的不仅是拍摄对象体积,极有可能也是拍摄过程的艰辛,但正如汪国真所说“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一个摄影者的背影有时候注定孤独,注定清寂,但内心却一定温暖而充盈,愿李剑池能够拍摄出更加精彩的微距摄影作品,让我们人类也通过观赏而低下头颅、俯下身躯,真心关注那些几乎从不曾留意的、和我们同在地球上的小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