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展中的奇观异象 评余德耀美术馆《天人之际Ⅱ:上海星空》

2015-05-30顾闻

财富堂 2015年4期
关键词:策展美术馆艺术品

顾闻

当艺术融入生活,大大小小的艺术展览似乎每天都在上演,让人目不暇接。伴随着香港艺博会的余热,3月16日,上海余德耀美术馆的最新展览《天人之际Ⅱ:上海星空》举行了隆重的开幕式。

作为开展前的预览,各大媒体、艺术家、VIP等纷纷齐聚一堂,欲先睹为快。据悉,此次展览由美国国家文理院院士、著名美术史家和策展人巫鸿先生精心策划,他介绍说,展览延续了首展“神话”与“历史”的核心概念,旨在发掘当代艺术创作和叙事中的一些基本倾向和逻辑。

展览汇集了许多中外艺术家的精心之作,从布局上来说,给予了公众很好的观赏空间,你也能从中体会到主办方和策展人的用心。不过在另一方面,这一展览也给了我们很好的契机,引人深思,让我们开始审视如今艺术圈中所存在的一些奇观异象。

努力自圆其说的神话和历史

整个展览以群展和个展的方式相结合。首先能欣赏到的是标榜着“神话”主题的大厅,硕大的空间中自然不乏一些壮观的作品:莫瑞吉奥·卡特兰的“菲利克斯”,将一只家猫骨骼放大变成一个巨大的骨架雕塑,欲唤起童年的惊奇;施勇的“引力-上海夜空”,通过一组夜幕下的上海超高层建筑的幻影,质疑如今那些被无限强化的超高层建筑物的意义;芬兰艺术家的“物质流”,通过玩弄自然的物理法则创作出复杂的装置作品来探讨空间和物理现象等话题;张鼎的“方向不明的游戏”,在一个离地1米多的大型台面上构建了四组景观,观众可以在装置上随意游走,成为整个场景的一部分,犹如一处处表演,不仅具有观赏性,更让观众体会到参与的乐趣,趣味十足……每一件艺术品似乎都传递着艺术家的思想,单独看来个性十足。但正如巫鸿教授所说的那样:“展览是一个整体,它是由策展人和团队共同创造的一个作品。”所以当它们被归置到一起时,就需要一个广泛的主题,比如“神话”比如“历史”。可细究之下却不难发现,用统一的主题来解释那些惊艳的艺术品未免有些太过牵强了,也免不了让观赏者带着先入为主的眼光来欣赏艺术品,遗失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我还比较年轻,于是这样的做法不禁让人联想到了儿时的语文课,老师在分析文章时,经常会问某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于是我们绞尽脑汁地思考,企图从上下文中说出个所以然来;又或者我们事先知道了标准答案,拼命地朝着这个答案自圆其说。但或许连作者自己都说不清道不明,只是恰巧处在当时的心境之下,某些字句跃然于心,成就了一篇佳文,之后却被人们用某种固定的想法来阐述。正如“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统一并非和谐。艺术,亦是如此。

香格纳画家撑起展场大半江山

除了群展之外,展厅还呈现了张健君、梁绍基和张恩利的个展。其中上海艺术家张健君的作品尤为突出,展示了其从1978年-1988年的早期作品。出生于1955年的张健君与不少年轻艺术家一样,在“文革”结束之后开始探索印象派、后印象派以及表现主义的绘画风格。他的作品也蕴含着深层的含义,带给人精神上的享受。此次展出的绘画中,包含他在1983年与其他9位艺术家自发筹办的“83阶段绘画实验展”上的5幅作品,因时值“反精神污染”运动,这个展览当时只开放一天便被关闭,张健君“不合时宜”的抽象作品也被点名批评。但这个展览成为“85艺术新潮”的先声,在中国当代美术史上有着重要意义。而张健君在80年代时期所创作的一系列作品,在老一辈的艺术家眼中,也具有相当高的水准。但他却并不张扬,多年来都保持着低调的个性。其实早在80年代,他就曾担任上海美术馆助理馆长;1997年被聘为美国纽约大学(NYU)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反观现在的艺术圈,鱼龙混杂,太多人打着艺术的旗号争名夺利,但真正的艺术,也许就该如张健君所一直坚信的那样:“做作品就是单纯的观想,简单的呈现。”

另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我发现展览中的展品除了部分由艺术家本人提供之外,大多都来自香格纳画廊,其签约艺术家的名字更是比比皆是:胡介鸣、梁绍基、石青、申凡、杨振中、张恩利等。这也许是一种巧合,但却总会让人感觉缺乏了些“独特性”。作为中国首批当代艺术画廊,香格纳的地位毋庸置疑,但艺术展览本来就该呈现出其多元化,一味地以特定知名画廊作为风向标挑选展品,难免会造成千篇一律的局面。展览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独到标签和生命力,美术馆需要拥有独到的眼光来发掘更多更好的作品,呈献给公众,另一方面,也给予新锐艺术家们更多成长的机会。

无奈的时代病:“到此一游”

每一场艺术展览的举办,自然是为了吸引更多人的关注。于是在这个信息时代,我们不用出家门,只要刷刷朋友圈,翻翻微博就能知道此时此刻,在哪里正举办着最新的展览,出现了哪些艺术家。

但越来越多的圈内人似乎把艺术展览变成了绝佳的社交场合,他们穿梭于展厅之间,在那里拓展人脉、合影留念、发送微信,轻而易举地忽视了周围的艺术品。也许是因为看得太多,他们变得麻木了;也许是因为把观展当做工作途径,于是逐渐失去72寸艺术品探究的真正兴趣;也许是认为自己到达了某种高度,而逐渐变得高傲起来……不少人会做的,就是发些展览图片,然后再上一些跟友人的合影,证明自己曾经“到此一游”,观点欠奉,思想没有。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还是有很多人是真正在欣赏艺术品的,而他们恰恰是这个圈子之外的人,那些旁人口中的文艺青年们。他们怀抱着最大的热枕欣赏每一件艺术品,以最谦卑的心态来学习艺术家的创作思想。他们观展的目的非常单纯,或出于兴趣,或出于好奇,总之就是希望能通过自己的视角来发掘作品背后的深层含义,让自己的心境更贴近艺术家,使自己的修养内涵得到提升。这反倒让我觉得,是对“艺术融入生活”最好的诠释。

社会在不断进步,有智慧的人们越来越注重于精神层面的享受。艺术展览无疑该成为公众接触艺术的最佳途径,但缺乏新意的展览,往往会造成视觉疲劳,让人汲取不了养分。主办方和策展人作为艺术圈内的佼佼者们,理应独具慧眼,推陈出新,不断将优质的艺术品带到公众面前,那么也许根本不用卖力吆喝,也自然会吸引到圈内圈外的有缘人。

猜你喜欢

策展美术馆艺术品
钢·美术馆展览现场
钢·美术馆二层展厅 钢·美术馆一层展厅
艺术品鉴,2021年征订中…
关于策展
《艺术品鉴》常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2020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2020年征订中……
去美术馆游荡
2017 艺术策展人
关于将“curator”统一翻译为“策展人”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