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提升初中音乐歌唱教学有效性的环节和方法
2015-05-30韩倩
韩倩
摘 要:从初中音乐歌唱教学中的问题出发,研讨了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步骤和方法。在课堂教学的环节设置中,要把握好导入、教师范唱、活动设计和激励评价环节,强调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注重伴奏效果和歌唱技能点拨这些方法。
关键词:教师范唱;活动设计;激励评价
歌唱教学是初中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校园内的歌唱教学总是不被重视。教学目标不明确,只是以单纯教唱为主,对于歌唱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则是一笔带过。但是观察发现,处于变声期的初中学生在平时仍然喜欢跟着流行歌曲喊唱,学生受歌曲的吸引本能地哼唱,却无法在众人面前真正演唱,也无法体会歌曲通过旋律和歌词营造出的美感。这说明我们的歌唱教学中对于方法和技巧存在很大缺陷。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发展学生的音乐潜能,提高歌唱教学的有效性。就此,笔者结合教学中的尝试,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歌唱教學需要解决的问题
1.教师对歌唱教学的重视度不足
随着新课程的开展,我们音乐课堂引入的多媒体因素越来越多,除了用多媒体来进行歌曲的背景介绍外,甚至有教师用多媒体播放代替范唱。歌唱教学看似容易,然而反复的教唱并非是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想学生对歌曲有深刻的理解,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精力在情感的引导、伴奏的配合、歌唱技巧的穿插等方面。
2.学生缺乏对歌唱技巧的掌握
一个常见的现象是,学生虽然学会了教材中歌曲的演唱,但是在唱流行歌曲的时候,用真声吼高音,不会使用假音,吐字不清等问题照样出现。这就是教师在歌唱教学的过程中,对歌唱技巧的教学不到位造成的。因此,教师也有必要在课堂教学时,适当引入流行音乐的元素,有效调动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渗透歌唱技巧的知识。
二、把握好歌唱教学中的环节设置
1.教师范唱
歌声是歌唱教学的精髓,或甜美或激昂的歌声具有穿透心灵的力量,也是学生最直接的模仿对象。因此在教唱之初,教师应当以自己的范唱来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创造一个姿势、表情、动作和发声方面学习的范本,为歌曲的情感、节奏定下一个基调。学生在这样近距离的听和看中才能直观感受到歌唱是一件歌唱者的发音与呼吸、表情和动作、歌声与伴奏之间各方面配合的过程。教师范唱的过程,更是展现教师个人音乐素养和魅力的过程。
2.活动设计
在活动设计的环节,最重要的是营造一个全员参与的音乐氛围。教师可以用小组赛歌、歌唱和伴奏分工、创编歌舞的方式调动学生最广泛地参与进来。例如,在学习《青春舞曲》时,就采用边歌边进行创意编舞比赛的方式,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表演能力,学生在编舞过程中,不仅在黑板上设计了舞台背景画,还拿起扫帚、尺子等道具,现场效果极佳。学生不仅牢记了歌词,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的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3.激励评价
歌唱的过程是转瞬即逝的,音乐教师的评价必须及时发现、及时肯定。
三、提升歌唱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1.分析歌曲,加强情感的体验
教师以相关的多媒体资料创设直观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情感,此外,教师还必须带领学生挖掘歌曲的情感,感知它的情绪,想象它的情境,这样才能从歌曲本身深入体会歌曲,在歌唱时才能更富有感情。每首歌曲都有它自己的结构特征,开端、高潮、结尾所蕴含的感情并不是均匀分布的。因此,教师要带领学生整体把握歌曲的感情,从而能够根据旋律明确音乐各部分的情感发展层次。在演唱过程中,在适当的时刻释放出演唱者的情感,从而将歌唱教学的效果发挥到极致。
例如,《大海啊,故乡》就是一首典型的单二部曲式,其前段节奏速度较慢,侧重于朴实的叙述,而后段音区较之前段有所提高,抒发了作曲者对大海、故乡和母亲的深深眷恋。教师在进行歌唱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感受全曲高潮部分的感情,在演唱时要注意加大此处的音量和力度,力求以最充沛的感情演唱出歌曲情感的大气深沉。
2.注重乐器伴奏的效果
在音乐课堂上,乐器的现场伴奏能够迅速营造音乐氛围,为学生的演唱锦上添花。在教唱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灵活使用各自擅长的竖笛、口琴等为学生伴奏,有利于学生对旋律和节奏的迅速掌握,也有利于学生对乐器音乐表现力的感悟。
3.点拨歌唱技能
打造高效的音乐课堂,学生基本歌唱技能的训练是关键也是难点。首先,应引导学生掌握歌唱的基本方法,如正确的姿势、畅通的呼吸和优美的发声等。在发声训练时,要提醒学生忌用真声大声喊唱,学会保护嗓音,还可以进行一些轻声练习,体验真假声的互换。其次,教会学生歌唱技巧,例如要按字的字头、字腹、字尾规范的发音方法去咬字、吐字,这样才能把歌词唱得清清楚楚,一点都不能含混。最后,教会学生提高对歌曲的处理能力,依据歌曲的情绪节奏控制声音的力度、速度、音色等。
参考文献:
[1]黄伟平.中小学音乐歌唱教学的新策略[M].宁波出版社,2010.
[2]陈爱东.探析初中音乐歌唱教学的有效途径[J].教书育人,2011(10):41.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