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尤利西斯》的电影改编
2015-05-30王恒朱鹏军
王恒 朱鹏军
摘 要:现主要探究了小说《尤利西斯》在实现电影改编中存在的难题。与其他小说不同的是,该小说采用了意识流的写作手法,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导致其在实现自身的电影改编中困难重重。本文将主要探讨以下问题:小说《尤利西斯》的表现手法与电影艺术的关系;它是如何运用电影艺术中的常用表现手法来表达时空观念,并同时呈现人物的内心和外在世界;是什么因素使得小说《尤利西斯》难以实现其电影改编。
关键词:小说;电影艺术;意识流
一、概念
(一)意识流
意识流是文学作品中用以描绘人物意识流动状态的一个术语。另一种叫法是“内心独白”。“意识流”是由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在其《心理学原理》(1890)一书中创造的。他说:“意识并不是片断的连接,而是不断流动着的。用一条‘河或者一股‘流水的比喻来表达它是最自然的了。此后,我们再说起它的时候,就把它叫做思想流、意识流或者主观生活之流吧。”
(二)电影艺术
电影艺术是电影拍摄的科学或艺术,包括电影摄影以及其发展。电影艺术涉及到电影或数字影像的运用,通常会运用到电影摄影机。它与无声摄影艺术也息息相关。一旦摄影机和某个镜头或者场景的要素可能处于运动状态时, 许多额外的技术难题和创造可能性便会产生。
二、詹姆斯·乔伊斯从电影中获得灵感
自从19世纪以来,随着科学和艺术的快速发展,电影已经成为人们最喜爱的重要艺术形式之一。当詹姆斯·乔伊斯还在欧洲居住生活时,就对电影极为感兴趣。电影摄影技术及表现手法深深吸引着这位散文大师。他觉得电影好似魔术,一张张的图片出现在银幕上,就如同一个个的形象在脑海中闪过。这在很大程度上激起了他对展现人物内心世界和意识的兴趣。
众所周知,小说艺术是靠语言来呈现的,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刻画并塑造人物形象。通常,传统小说中抽象的描写和叙述非常必要,也奏效。然而,电影却不必如此,它只需要借助直接的视觉图像即可。较为敏感的小说家必然会注意到两者之间的矛盾。
(一)电影的独特空间
首先,电影中的时间是不连续的。例如,快照可以缩短现实中的时间长度而慢镜头则可以延长其长度。其次,电影中的空间是无限的。它可以将不同地点拍摄的不同镜头组合成一个意味深长的画面。通过拍摄和剪辑技术,我们可以集中、延伸和扩大空间,进而可以简略叙述过程,从而使电影能更加关注人物与环境之间互动的视觉效果。电影中的时间和空间概念给乔伊斯带来了新的视角,也让他在打破传统小说空间方面有了重大突破。镜头的交替使小说中主要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外在行动得以融合,也使这些人物所有的行动和都柏林中各种人物的行动拼接在一起。
(二)参考不完整和跳跃的视觉图像
电影中,有时会出现不连贯的叙述和不完整的视觉图像,但是,一旦把他们放在一起便可以表现人物的情感。因为意识流小说中没有明显的矛盾冲突,所以作者不得不用大量篇幅来表现人物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活动,例如回想、想象、联想、幻想以及梦想等等。所有这些活动均是人物过去经历和外在刺激的主观反映。所有跃动的画面和不完整的视觉图像都与此相一致,以便于激发作者去捕捉并呈现人物不完整和跳跃的有意识或无意识活动。
三、小说《尤利西斯》中的电影艺术
小说《尤利西斯》中的电影艺术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本手法:蒙太奇
蒙太奇是一种影视剪辑技术,一系列的短镜头按次序拼接,达到时空和信息的集中化。对于乔伊斯来说,这种方法可以用来表现人类不断流动的和无中心化的意识,这种意识包含了无限的联想,直觉和对外部环境的反应等。这种方法极大地启发了乔伊斯,使其与传统小说中的时空观念决裂。运用这种独特的主观镜头和客观镜头,使其可以自由的进入和退出意识世界。同样运用各种影视拼接技术,在有意识和无意识之间来回剪辑,使人物的意识随着外部世界的变化和人类生活的双重性像河流一样的流动,人物的外部活动和内心活动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展现了出来。有了这种方法的帮助,乔伊斯彻底的与传统的叙述方式决裂了,读者也因此可以自由的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而不再受到其他媒介的干扰。
(二)流动的视觉图像
在小说《尤利西斯》中,蒙太奇让时间成为一个变化的过程,能够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小说有三个主要人物,分别是布卢姆,莫利,和斯蒂芬·代达罗斯。他们的意识流动层次不同,方式各异。包括许多回忆和由此产生的联想。而跳跃和不规则的回忆特征则用来表现人物的内在情感。
三个主要人物的回忆有不同的特征。布卢姆和斯蒂芬的回忆总是带有痛苦和悲伤的气息,而莫利的回忆则具有独特的女性特征。有时人物的意识流动犹如潮汐,他们的独白为读者呈现不同的意象,就像电影的快速剪辑一样。下面是关于莫利回忆的一个例子:“我是山上的一朵花是的当我把玫瑰插在发梢像安达卢西亚女孩那样也许我该穿一身红是的他在摩尔人的墙下吻我而我在想好吧他也和其他人于是我用目光叫他再求真的他又一次问我愿意不愿意真的你就说愿意吧我的山花我呢先伸出两手搂住了他真的我把他搂得紧紧的让他的胸膛感到我的乳房芳香扑鼻真的他的心在狂跳然后真的我才开口答应愿意我愿意真的”。
这些人物的回忆和所产生的联想总是不规律的和难以捉摸的。当用语言表达出来时,更显得不连贯无逻辑可言。代词很少出现,人物的内在情绪与情感均用省略句和句子片段来表达。但就是这些省略句和断句组成了人物情感和情绪,同时也向读者传递了丰富的情感内容。
四、实现《尤利西斯》电影改编的难题
早些时候,批评家们就已经注意到《尤利西斯》中隐含的电影艺术,把电影艺术与乔伊斯等同起来,也成为了一种惯例。谢尔盖·爱森斯坦,著名的俄罗斯导演,曾经对其同事们说过:应该多研究詹姆斯·乔伊斯,才能较为容易地将小说《尤利西斯》搬上荧屏。实际上,令我们感兴趣的是,真正将《尤利西斯》进行电影改编特别难,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做到过。数不胜数的人都尝试过,但是,无人成功。1966年,约瑟夫·施特里克首次进行《尤利西斯》的电影改编。尽管改编者和摄影师已经清晰地意识到小说中的电影艺术,并且指出应该让读过此作品的人对改编成的电影印象深刻,让没有读过该小说的人通过电影长知识,但是,当改编过的作品呈现给大众时,结果却令人大失所望,也受到批评家们的强烈批评。但这些并不能表明约瑟夫·施特里克无能力将此小说改编为电影,而恰恰明确地展现了该作品的二重性。
小说用了将近760页的篇幅,讲述了三个普通市民在1904年6月16日这一天的生活。情节简单明了,却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最为重要的是,小说要借助人物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活动,来展现三个人物的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当被搬上荧屏时,无法保持其完整性和与《荷马史诗》的相应关系,也无法完整地、逼真地展现人物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活动。只是将其戏剧性部分进行了电影改编,而不是精华部分。所以将其搬上荧屏令人大失所望也就不足为奇了。
正如阿根廷作家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一样,詹姆斯·乔伊斯被称为“作家中的作家”。他学识渊博,反应机智,具有极高的艺术天赋。如此多的象征性隐喻,追求创新,坚持运用意识流的写作手法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这些元素让小说变得极其错综复杂。《尤利西斯》是一部不朽的大作,综合了相当多的传统元素,是对欧洲传统文学的回应。它几乎涉及到所有的艺术创作形式,对欧洲的发展影响甚大。可以说,它是一所博物馆,展览了欧洲文学和文化传统的各种形式。上述种种仅仅通过一种视觉媒介是无法再现的。
诸如此类的小说难以改编,较大程度上是因为电影和小说所采用的叙述手法不同。《尤利西斯》靠的是语言和读者鉴赏力来体现影视艺术,所以读者能够较为容易地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但就这方面而言,擅长呈现外部形象的电影无法与之相提并论。这部小说包含了丰富的人物形象,并在如此多的地方诉诸于象征。加上小说人物的心理世界又是如此的复杂。这正好解释了为什么它难以搬上荧屏的原因。
从某种程度来讲,电影中的表现手法本质上与人类的思维有相通之处。令人奇怪的是,《尤利西斯》之类的小说中却难以发现显著的冲突或事件,更多的笔墨放在借助心理视觉意象或淡化情节或非情节化手法来呈现人物的精神生活。但在电影中,人物主要通过外部的事件来刻画,在其叙事中,戏剧性的冲突和轶事又是极其必要的。尽管《尤利西斯》包含有贴近生活的“客观镜头”,但这只是其辅助而非精华部分。仅凭这不能表达小说的真正内涵,也不能充分表达人物的完整性和复杂性。恰恰是那些“主观镜头”构成了小说的核心部分,这部分无法在电影中复制。
《尤利西斯》中的电影艺术表明了电影对现代小说产生的影响。电影中的表现手法和人类思维有相通之处,所以作者能够在构建小说新表现空间方面有所突破,也能够用全新的方式表达人类生活的双重性。这标志着小说叙事结构的巨大变化。过去、现在和未来时间概念由荧屏人物有意识和无意识活动来体现,这需要大众读者用全新方式解读。其对后现代小说的影响极大。
改编小说《尤利西斯》所遇见的难题表明了小说的另一特点:非传统艺术原则和美学创新。为了表达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和人们精神上的困惑和混乱,乔伊斯舍弃了传统的戏剧性故事情节和叙事结构。传统的叙事结构需要冗长地叙述故事,而乔伊斯却呈现出了人物千变万化的内心世界。在某种程度上,《尤利西斯》不仅揭开了小说创作的新篇章,也挑战了传统审美原则。然而,此小说也确实有其消极的一面,不应该成为现代小说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James Joyce , Ulysses. ( The Corrected Text) London :The Bodley Head,1986.
[2]Davies , S. G. A Port rait of The Artist ,London :Davis;Poynter L TD,1975.
[3]Ellmann , R. The Consciousness of Joyce , London :Faber & Faber,1977.
[4]金译.尤利西斯[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5]王佐良,周珏良.英国二十世纪文学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