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榆林小曲在上海音乐学院的发展概况

2015-05-30李丽丹

北方音乐 2015年4期
关键词:上海音乐学院

李丽丹

【摘要】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论述陕西榆林小曲,从地方走向全国,走出国门,并在音乐学院生根发芽有了新发展的情况:分别是:1.榆林小曲的形成概况简述;2.榆林小曲重要代表人物丁喜才加盟上海音乐学院;3上海音乐学院歌唱家与榆林小曲结缘;4榆林小曲在上海音乐学院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榆林小曲;丁喜才;鞠秀芳;上海音乐学院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的最北部,在陕北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南缘的交接处,也是黄土高和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区。地处陕甘宁蒙晋五省交界处,东临黄河与山西相望,西连宁夏、甘肃,北临内蒙鄂尔多斯市,南接本省延安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榆林用约64万公顷的耕地面积养育了将近400万榆林人民,是陕西省杂粮的主产区,能源矿产资源富集一地,被誉为“巾目的科威特”。榆林同时又是旅游城市,有着众多著名的景点,如:榆林红石峡、毛乌素沙漠、榆林悬空寺石窟等。榆林小曲就是在这片沃土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又名扬海外、走进高等音乐学府的。本文将着重从四个方面来对榆林小曲及其同上海音乐学院的关系进行介绍,分别是:(l)榆林小曲的形成概况简述;(2)榆林小曲重要代表人物丁喜才加盟上海音乐学院;(3)上海音乐学院歌唱家与榆林小曲结缘;(4)榆林小曲在上海音乐学院的进一步发展。

一、榆林小曲的形成概况简述

关于榆林小曲的形成没有绝对一致的说法,据《榆林府志》记载:浙江嘉兴人谭吉璁于清康熙几年,从江南调至榆林堡任同知,随行的有家眷、使女、歌伎及乐器,闲时让歌伎演唱俗曲小调。所以来讲,榆林小曲是江南小曲和陕北当地音乐形式融合交汇的一种艺术形式。让“陕北”野性、热烈、淳朴的音乐风格多了一层温柔的面纱,榆林小曲这种艺术形式,也表达了陕北人性格巾柔软的一面。

关于榆林小曲的形成,有大量的文献巾有较为详尽的记载,在此就不做详述。

二、榆林小曲重要代表人物丁喜才先生加盟上海音乐学院

有很多笔者把榆林小曲和江浙民歌进行了比较,发现榆林小曲《张生戏莹莹》的曲调与江浙民歌《茉莉花》很是相近,只是将曲调与陕北民歌相融合后稍作了改动。至今演唱起来仍有着浓厚的江南风格,这就是江南小曲在塞外名城——榆林的生长过程,主要代表曲目有《五哥放羊》、《挂红灯》、《打金钱》等。

榆林小曲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丁喜才先生是陕西府谷县麻地沟人,出生于艺术世家,祖上是二人台即榆林小曲的有名艺人。从小耳濡目染,丁先生很小就演出“二人台”小戏《顶灯》等,他精湛的技艺深受民众喜爱,成为晋、陕、蒙地区一位著名的艺人。1953年4月丁先生被陕西省选为代表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全国首届民问音乐舞蹈汇演,获得巨大成功。同年9月被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院长聘为民问音乐教员,从此在上海音乐学院扎根,并为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三、上海音乐学院歌唱家与榆林小曲结缘

目前仍在上海音乐学院声歌系任教的鞠秀芳教授,当她还是大学二年级学生的时候结识了丁喜才先生,同时也与榆林小曲结下了不解之缘。榆林小盹能在巾圉发扬光大并走出国门之后在音乐学院里生根发芽与丁喜才先生和鞠秀芳教授的不懈努力是分不开的。1956年,鞠秀芳教授带着上海音乐学院推荐的节目榆林小曲《走西口》和《姐妹打秋千》,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首届全国音乐周”汇演,用独唱和对唱的形式使榆林小曲登上了首都音乐会的舞台,并获得广大听众的热烈欢迎。次年,鞠秀芳教授用榆林小曲《五哥放羊》、《走西口》和陕北民歌《兰花花》参加了在莫斯科举行的“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在民歌比赛巾荣获金质奖章。榆林小曲这两次重要的展示,为其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传播起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一时之问《五哥放羊》、《挂红灯》等作品飞进全国千家万户。

两次获得高级别的殊荣之后,鞠秀芳教授开始整理、改编、大量演唱榆林小曲和各地民歌,并作为自己声乐研究巾的一个重要内容。2007年在大量整理、改编、演唱的作品中挑选了21首榆林小曲,20首江南民歌以及起名为“飞花荟萃”的各地民歌综合,共计80首曲目,汇编成一本《鞠秀芳民歌纪事》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我现在上海音乐学院做国内访问学者,是鞠秀芳教授的学生,经常听她谈起和丁喜才先生一起整理榆林小曲的故事。鞠秀芳教授在《鞠秀芳民歌纪事》的榆林小曲部分的解说词里这样写道:“榆林小曲犹如盛开在黄土高原上的一株红艳艳的山丹丹花,一首首小曲唱出人们心中的喜怒哀乐,一出出小戏演绎着人问的悲欢离合。榆林小曲这部分收录的歌曲大多为丁喜才先生传授,很可惜没有留下太多的音响资料。与丁先生学唱榆林小曲时,我还是一名学生,每当唱起《五哥放羊》、《挂红灯》时,丁先生的身影便映入眼帘……”。

四、榆林小曲在上海音乐学院的进一步发展

在上海音乐学院的阅览室里摆放着这本《鞠秀芳民歌纪事》,多有师生翻阅,成了榆林小曲的部分缩影,翻开这本书你就会发现它的价值所在。从《五哥放羊》、《挂红灯》到《姐妹打秋千》、《五月散花》,再如《打连成》、《春光遥》、《九连环》等等,汇集了榆林小曲的经典。重要的是,每一首作品后面都有鞠秀芳教授亲笔写的详细的歌曲介绍,包括整理改编情况、演唱提示、风格把握也加入了自己演唱时的亲身体会等。鞠教授把自己几十年来对各地民歌整理、改编、演唱的经验毫无保留的用文字的形式留给所有热爱民歌学习的师生们。这些内容为广大师生对民族声乐的演唱、巾国传统音乐巾民问音乐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文字和谱例资料。

目前也在上海音乐学院声歌系任教的刘芳英老师曾是鞠秀芳教授的学生,她曾在2001年录制“月光恋”CD唱片,将《五哥放羊》作为重要曲目进行了录制和出版发行。在刘老师录制的时候,鞠秀芳教授还做了进一步的指导,建议刘芳英老师把最后一句“我与五哥把婚完”的唱腔改用内蒙古二人台艺人秦有年先生的唱腔(见谱例一)。这一举动,足见鞠秀芳教授对艺术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虚心学习的态度,现在经常上课还教育我们“唱歌要像绣花一样精致,

在中国传统音乐民问音乐的部分,对民歌的研究是有着很大篇幅的,民歌是产生与日常生活场合,有民问普通百姓口耳相传,具有实用性和娱乐性的歌曲。传播方式有局限在同一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生活方式中,也有跨地域的开放式传播。榆林小曲就是丁喜才先生采用了跨区域传播的方式传至上海音乐学院,并吸收当地的风土人情,有当地的歌唱家进一步改编、整理、演唱,有了一种新的面貌。

除此之外,榆林小曲在上海音乐学院还有更为丰富的收集和保存,1956年至1962年8月任教于上海音乐学院的作曲家于会泳先生在任教期问也对榆林小曲进行了汇总。也就是1957年将丁喜才先生在上海音乐学院教唱的一百多首榆林小曲,大部分是有鞠秀芳教授记谱的,汇编成为一本《陕北榆林小曲》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这本书也成了榆林小曲在上海音乐学院生根发芽,传承发展的缩影,为后来的师生留下了宝贵的文本资料。至今在上海音乐学院的校同里、琴房里仍能经常听到师生们传唱榆林小曲,希望这朵民族音乐的花朵能永久鲜艳的盛开。

猜你喜欢

上海音乐学院
上海音乐学院来我校考察交流并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第25届ICTM专题研讨会“丝绸之路上的复合簧管乐器”
“当代”或是期待?——2016上海音乐学院第九届“当代音乐周”回思
希望的回响——评“春天的律动Ⅲ”上海音乐学院民乐重奏合奏音乐会
民国时期西文乐谱文献存佚考略
“喜歌剧”的中国本土化
音乐教育研究的方法论时代——冯志强教授上海音乐学院讲学纪实
“上音二胡”与“海派文化”——上海音乐学院二胡教学的实践与理念
《海上·音》大型原创音乐剧在上海音乐学院上演
跨国、跨时空的交融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