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生养成数学学习习惯的若干思考
2015-05-30杨珠民
杨珠民
摘 要:数字化发展到现在,随着领先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教育理念也在发生着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也在经历着一系列的改革。学校老师上课不仅仅是向课堂上的学生教授应该学习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应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根据不同的要求开拓新知识,锻炼新的自我,这样才能使得应届毕业的学生能在不同领域内取得一席之地。但这种能力并不是先天的,而是需要良好的学习习惯。而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要从小学抓起,尤其是在数学课堂上,刚刚踏入小学的孩子们,如果一开始就能培养好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就能够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科技化发展;预习内容;数学素质
一、通过课前预习培养学生思考
数学不同于其他课程,如果课前没有看过一点内容,那么上课听老师讲解就犹如听天书,因此课前预习成了必不可少的内容。让学生提前认识数学内容,让学生通过这样的方法带着疑问和自己的看法去上课,这对于锻炼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有很重要的作用。预习不单单有利于在课堂上将知识消化吸收,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听课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通过预习课本,学生能够对课本中的内容有个初步的认识,通过预习学生能够和已知学习内容相互联系,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方法,这样就可以为学生学习新的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但预习不是盲目地看书本,而是应该通过一些科学有效的方法,从而做到合理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1.合理准备预习内容
老师在上课前要先准备好预习内容,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摆脱不知道怎么读书的思想,带着任务和疑问去预习。
2.选择恰当的预习方法
小学生是刚刚踏入学校的孩子,获得课本知识的经验还不充足,这时候选择恰当的预习方法进行学习就显得非常重要,它也间接影响到了良好习惯的养成。在预习的时候动手画出知识点,为之后上课做好准备,这样老师在讲解的时候就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一个知识点。另外,在预习的过程中,除了要将重要的知识点画出来,还需要对课本上的例题进行阅读,这样才能把重点的数学知识扩展地更加深入的范围,提高学生关于数学的逻辑推理能力。
3.通过上课检验学生预习情况
对于学生的预习情况是否好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上课提问来检验。老师上课的检查,讲解和评价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好的帮助,因为只有通过这样的方法,才能让学生意识到预习的重要性,让他们养成这一良好的习惯,而且通过持续不断的上课提问,也能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精神抖擞,反而是坚持不断预习,这样反复地进行,最终可以让学生养成自我学习能力、思考能力自觉的学习习惯,在以后的学习中也能发挥无限的潜力。
二、通过课上总结,让学生认真听讲
数学课区别于其他课程就在于它自身的逻辑思维较强和抽象的理论知识、零碎的理论知识往往会让学生头疼,如果上课没有认真听讲,那么对于课后复习必然是一个难题。对于学生上课,除了要听懂老师的解题思路,认真思考老师的提问,还有一点就是听清楚老师的全堂总结,因为总结是一堂课程最重要的精华,它往往和课程重点息息相关。只有认真听讲才能够不至于因为走神而忽略了最重要的内容,才可以吸收知识以备课后思考。而认真听讲除了对于听取老师总结有很大帮助外,也在提高学生积极性上有着不一样的化学反应,只有认真听讲,你才能够知道老师提问内容并回答问题,这样不仅让学生提高了上课积极性,而且也让他们在课堂上充分发散了自身的思维能力。认真听讲,集中学生的上课注意力,很大一部分要求老师上课拥有一定的上课技巧。例如老师在上课时一定要有高于常人的耐心和热情,对于一些有不一样思路的学生,不要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而是应该听取他们的想法,给予一定的鼓励,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在当今追求共同学习的课堂氛围中,让他们投入学习的注意力和探求知识的欲望一步步得到升华。
但总结仅仅只是一堂好课的一部分内容,时刻让学生提起精神也是非常重要的。数学区别于其他,不能够趣味性地上课就要求老师掌握上课节奏,让学生时刻处在一种紧张兴奋的状态,这样才能达到认真听讲的效果。与此同时,尽管数学课堂不能够过于生动,但对于老师来说还是可以在自身的讲课上采取略带幽默的语音语调来上课,在幽默和严谨并存的情况下增加学生的思维色彩。
总而言之,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需要长期培养,但也是每一个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本文中尽管略微地提到了老师应该怎样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但我们也不能忽略孩子们自身该如何改变,21世纪的学习课堂,不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而是应该采取合作学习的方法,共同预习、共同探讨,积极和他人交流碰撞出精彩的火花,这些都是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也是学生打好数学基础的坚实保障,只有持之以恒地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才能在未来培养出更高更优秀的具备数学素质的国家栋梁。
参考文献:
纪红艳,刘春蕾.小学儿童數学学习障碍及其早期干预[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