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推进企业西迁的思考
2015-05-30沈立人
[摘要] 邓小平提出的“两个大局”战略决策已经起步,现在到了关键阶段,值得重提和进一步给力。企业西迁,有利于东中西部互补,降低宏观的交易成本,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重要一着。要从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出发,精准确定西迁企业类型,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期待在“十三五”规划中对企业西迁进一步给以关注、部署和落实。
[关键词] 企业西迁 优化布局 提高质效 改革开放 “十三五”规划
[中图分类号] F27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15)04-0047-03
[作者简介] 沈立人(1927 — ),江苏苏州人,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研究方向:中国宏观经济和发展战略、改革开放。
中国作为一个面积广大、人口众多的国家,怎样制定与时俱进的产业政策与区域政策,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福利。改革开放后,回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邓小平从战略的高度,提出的“两个大局”问题,就是首先从东南沿海地区开局,接着带动和帮助中西部共同发展,打造全国的共同富强。30多年过去了,东南沿海地区的率先发展已经取得初步繁荣,中西部也紧紧跟上,但是仍有较大的差距。现实告诉我们,为了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目标,采取加大企业西迁的措施,促进优化产业布局,正是一种重要的、必不可少的长远对策,应当及时地从战略上给以认真思考和精细部署。
一、“孔雀东南飞”的成绩和隐患
我国的第一个大局是从东南沿海地区起步,以开放求开发,以改革,促进平稳、较快和持续、健康的经济增长,已经取得辉煌的成绩。广西、广东、福建、浙江、上海、江苏、山东到天津、河北、辽宁等省市区,具有区位优势,人文荟萃,基础厚实,国家在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上给以支持,见效很快,全国的蛋糕逐渐做大。这是中国的奇迹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有目共睹,举世公认。
长期实践又告诉我们,在第一个大局已定胜局后,必须及时地转向第二个大局,防止过久地厚此薄彼。这不仅在于区域差距的存在和扩大,会影响全民公平地分享发展成果,并在经济运行和社会整合上会或迟或早地萌生若干矛盾和困难。大家先后感知的,至少有三:
一是资源配置的片面倾斜,越來越增加了宏观的交易成本。东南沿海地区的超前发展,不能离开中西部地区的大量支持。本来客观上有一种不可分割的互补关系:东部有资本、技术和人才,中西部有资源尤其是能源和劳动力,相互结合形成生产力,方向是“孔雀东南飞”。大国幅员广,单向运输费用大,交易成本高,东部企业的负担也重。与此同时,产出的成品,无论是生产资料如设备和加工后的原材料以及消费资料如服装、家电等,返销中西部,其成本也加大。两者联在一起,难免影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进而不利于经济的良性循环运行。
二是助长两地的重复建设和过度竞争,形成产能过剩。产能过剩和竞争过度,固然与市场机制不够完善有关,但在东部加快发展的驱动下,几个省市区靠政策优惠和政绩鼓励,热衷而不回避重复建设,也是一股难以抑制的因素。加上中西部也要发展,无法与东部协调,就进一步刺激了“投资饥饿症”的传染。在过度竞争中,企业效益也无法有正常的保证。当前东中西部的公私和大中小企业同样面临很大的质效挑战,区域发展不协调是不能讳言的。
三是劳动力大量向东南部季节性转移,引发一系列独特的难题。东部的先发展和先发达,中部的次发展和次发达,西部的欠发展和欠发达,呈一种阶梯型,导致各项生产要素的“水往低处流”。特别是人力资源的倾斜,正负效应并存。当前的农民工现象,史无前例,世无他例,决不是理想的、正常的、有序的城镇化即农村富裕劳动力的市民化。几亿农民较长时期处于过渡阶段,对城乡都带来尴尬和矛盾,农民也不能有效地增进幸福感。除了农民工及其留守家庭的种种困难外,一年一度的“春运”,人财物力浪费之巨显而易见。
地理经济学告诉我们,在生产力的地理布局上,确有不少无法拒绝的规则和规律,而这在当前教学和研讨、应用上处于短版,需要引起重视,以推进区域政策的完善,构建区域发展的新常态。
二、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由倾斜走向均衡
发展经济学,对于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都有一个正确处理倾斜和均衡关系的课题。初始阶段,早求均衡,适当倾斜是必经之路;但到一定阶段,倾斜过度将百弊丛生,必须及时地、逐步地努力转向均衡。邓小平的“两个大局”论正是这样,符合科学发展的原理。
应当承认,20多年来,我们不是只讲倾斜,不关注均衡。至少10年前,中央先后提出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等决策,并推行部分企业西迁,组织东部与中西部省市区的对口支援和干部交流以及不断扩大财政的转移支付等,取得相当成效。但现状差距仍大,建议进一步加大力度,特别是加大企业西移的规模和门类,力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更多更快地见效。这不仅有利于中西部更好发展,也有利于东部的转型升级和各地的相互协调,并进一步改善民生。
西迁什么企业?首先是资源含能源密集型行业,主要是钢铁等冶金行业和石油、天然气加工的化学行业以及某些建筑材料和新型材料行业。本来,东部和中西部的互补,重点在矿产能源的东缺西余,由西向东流动是必要的。但是,东部需求过度,中西部供给过度,就导致运量的过度和运输成本过大,除北煤南运外,电力和天然气的东输,对双方都是沉重的压力和损耗。给以适当调整,减少相向运输,增效将十分可观,值得算算细账,大力挖掘,某种意义上也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其次是消费品行业,从轻工、纺织到家用电器。这些商品,全国有统一市场,各地有区域市场,从平面到立体的产供销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当前的问题也是生产过度集聚在东部,销售却遍及全国,中西部占越来越大的比重。其后果,不仅是提高了成本和价格,一定程度上还抑制了消费。前述产能过剩,某些商品正来自供求的脱节,给以区域调整,有利于降本促销增效,把市场潜力发挥出来,并有利于改善群众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一些经营欠佳的消费品企业,迁往中西部,顿获生机,原因在此。
再次是传统的和新兴的服务行业,同样是东余西缺,迁移即开拓。这与上述行业是同呼吸、共命运的,从物流、交通运输到金融保险以及科技、教卫、文化等,或称三产,随一、二产同步增长。当前产业结构的比重次序也是阶梯型,东部有的已是“三二一”,中西部多数是“二三一”,有的县还是“一二三”。在工业西移,带动农业进步的同时,更为服务业扩大空间,发挥作用,提高质效。
最后是高新行业特别是信息行业,同样存在从东移中移西的新动向。东部起步早,发展快,有向外扩张的需求和条件;中西部跟上,从东部迁去是一条捷径,双方获得共赢。由此启示,企业西迁,不是原封不动,而该结合技术改造,有所升级,并淘汰落后,使产能有所消长,达到进一步合理化、协调化和现代化。
还应当看到,企业西迁的另一成果是促进新型城镇化。城镇化的实质是人的城镇化,让农村富裕劳动力通过向非农产业转移而有序地转化为新市民,从而推动农业的规模经营和现代化,致富农民,缩小城乡和工农差距。这些年来中西部农民大量地走向东部,行程较远,融入城镇有不少难处,基本上停留于“半城镇化”状态。企业西移的质效,表现在有利于农民就地、就近转移,转化为新市民的路径大大缩短,无疑将加快城镇化步伐,比较顺利地实现东中西部共同城镇化的历史任务。
不言而喻,企业西迁还将有利于东部地区的节能减排和生态文明建设。
三、改革开放和创新驱动的新对策
加大企业西迁,与当前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密切联系,有赖于统一部署、协调规划,既要有顶层设计,又不能没有各地、各级的落实和配合,其动力也在改革开放和创新驱动。要有一套具体措施,克服理念上和实际中的一些障碍。
有人容易想到,企业西迁,对中西部是给力,大有所得,对东部是否有所失呢?稍加具体分析,可以明白,当前东部的若干行业多产能过剩,特别是远离原材料和能源供应基地与内地市场,供销都承担相当压力。西迁,从另一方面看,正是减轻压力,走向较宽的空间。进一步思索,这又是腾笼换鸟,应当和能够从重型化转向轻型化,为东部的产业选择找到更畅的前途,并符合全国调整结构的方向,可获得新的竞争力和生命力。
有人更会想到,企业西迁,又是一种利益转让,怎能求得补偿?这在地方政府来说,不仅会损失GDP,更可能损失财税收入,影响当地經济的持续发展;企业也会算这本账,失之东隅,怎样得之桑榆。这里,可以在政策上进行调适。企业西移,带走税利,从全国着眼,国地分成该有相应计算;从企业看,也该有不同的转移方式,或出卖,清产核资,公平公理;或不变动产权,原来的所有者或股东仍能将本求利,或许因易地而营销更好,利得不减反增,双方都不吃亏。此外,对财政的地区之间转移支付,当然也可适当调整,使东中西部都不吃亏。
有人进一步想起,企业西迁,生产要素的配置要不要变动。看来有不同方式:一是不变,整体西迁,特别是所雇农民工来自相对集中的中西部某县或某区,西迁回到或接近老家,皆大欢喜;二是有所调整,从产权、经营权到职工,可望变得更加合理,也将有更好效益。这里,产权多元化,已上市或将上市,都是一种进步。特别是增加科技含量,深化技术改造,连同开发利用先进技术,包括引进人才,参与创业或购买发明,开发新品,为西迁提供了新的契机。
优化产业布局,对产业和地方来说,又是一件好事,不仅是搬厂,而是生产力的重组和地方经济的再开发,对东中西部都具有战略的、长远的和大局的重要意义。国外借鉴,美国开发西部并使东部更发达,花了近百年的时间;苏联和俄罗斯开发西伯利亚的计划,至今仍在路上。我们应当吸收大家的经验,从中国特色出发,做好这项伟大工程,在广袤的国土上,构建美丽的图画。如“一带一路”的建设,都是不可缺少的内涵。这是提高经济质效的战略措施,可望在“十三五”计划期间迈出大步。
On Relocating Enterprises to the Western Region
Shen Liren
(Jiangsu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 Jiangsu Nanjing 210013)
Abstract: Deng Xiaopings idea of “two overall situations” has been initially implemented. As China has entered into a crucial development phase, the strategic thinking should be further deployed. Relocating enterprises to the western regions is beneficial to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among the eastern,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lowering macro trading cost, and improving the economic growth quality. To precisely identify the enterprises relocated to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country must take industrial adjustment, ecological progress and new urbanization as the starting point. The article is written to arouse attention to western relocation of enterprises in the 13th-Five-Year Plans.
Key words: relocating enterprises to the western regions, optimizing deployment, improving quality and effects, reform and opening-up, the 13thFive-Year Pl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