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理财能力分析及其对策

2015-05-30姚军

2015年43期
关键词:投资消费对策

作者简介:姚军(1969.04-),男,项目管理工程硕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金融系讲师、经济师,研究方向: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金融理财、互联网金融。

摘要:理财主要是对自身的财产和债务进行管理,让财产达到保值或者增值的目的。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理财”一词不仅仅是上班族需要掌握的技能,它还是大学生在步入社会前需要培养的意识以及必不可少的能力。作为消费庞大的群体,大学生应该如何科学合理的进行理财已经成为热门话题,特别是现如今攀比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风气的盛行,更是将科学理财推上了风口浪尖。因此本文通过研究大学生的理财能力,从消费和投资角度分析大学生在理财过程中存在的误区,提出解决对策,以期给读者参考借鉴。

关键词:大学生;理财能力;消费;投资;对策

一、前言

据调查统计,近年来大学生的消费水平逐年提高,平均每名大学生的年消费达到一万元左右,已经成为了庞大的消费群体。已知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大部分是来自家庭的给予,但是由于缺乏良好的理财意识,使得他们常常处于“经济危机”之中,上半月份是“富翁”,而下班月份是“负翁”的月光族更是屡见不鲜,甚至有些大学生还需要借款度日,因此,科学合理的进行理财和适当的进行投资,摒除不良的消费习惯刻不容缓。

二、理财中存在的问题

(一)消费误区

合理消费和科学投资是实现理财的有效手段,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许多大学生却陷入了消费的误区中,不仅盲目消费,还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以下列举几项大学生普遍存在的消费误区,以供参考。

1.攀比式消费。当代许多大学生都普遍存在着攀比心理,不甘落于人后,这也导致攀比的风气盛行。许多大学生在上大学时是第一次远离父母,拥有财务的支配权力,这也使得他们没有理财的经验,无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财务进行规划,盲目的跟风导致消费结构极不合理。而且有些大学生本身虚荣心较强,衣食住行都不愿比别人差,加上追赶所谓的“潮流”,根本没有注意到自身的实际情况是否能满足消费的需求,最终只会加重家庭的负担。这些“跟风”和“攀比”很大部分是因为理财的经验不足,没有明确的消费目的,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长期以往将不利于大学生的发展[1]。

2.享乐式消费。现如今享乐主义风气渐长,使得许多大学生错误的认为如果趁年轻不去多玩、多看,将来工作后就没有多余的时间来享受生活的乐趣。这种心理导致大学生将消费作为生活的乐趣,盲目的追求物质和心理上的满足,甚至想让生活变得如同童话般美好的学生比比皆是,却不曾想到,享乐式的消费都是父母在为其“买单”。与此同时,在传统的教育思想下,大学生的父母有很大一部分认为他们努力的工作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过上好日子,不用愁着吃穿。正是这种心理使得家长们对大学生过于溺爱,没有给他们树立起正确的理财观念,助长了不良风气的滋长。

3.超前式消费。随着信用卡的普及,许多大学生对信用卡的使用已经不再陌生。在大学里为了买名牌服饰、购买电脑和单反相机、去高档的饭店吃饭、为“爱情”一掷千金而进行超前消费的情况早已司空见惯,甚至许多大学生为了一个名牌的包包或者一场偶像的演唱会宁愿节衣缩食,负债累累也要满足自身的欲望,超前消费。大学生本身没什么经济来源,作为消费一族根本无力承担信用卡的高额利息,只能分期偿还沦为“卡奴”,而且由于信用卡不是实质的金钱,花费往往没有真实感,这会使得恶意消费和过度消费的出现。一旦每个月偿还的款项没有达到信用卡的最低还款限额,将会使得大学生的信用履历出现无可磨灭的污点,阻碍其日后走向社会的发展[2]。

(二)投资误区

“理财”往往与“投资理财”并用,因为“理财”中有投资,“投资”中有理财。目前,许多大学生都没有存在记录生活开支的习惯,无法有效的控制自身的花销,而且对于投资的概念薄弱,拿到的钱财是多少则一个月就花多少,没有考虑到是否能让自己的财务保值,甚至增值。虽然一些经济能力较好的大学生有关注投资相关的内容,将钱财尝试性的投入到股市或者基金等金融产品中,但是由于大学生接触的金融产品时间不长,对其风险了解不透彻,甚至可能仍不熟悉金融产品的运作规律,就盲目投资,一旦风险产生将给大学生带来巨大的损失。

三、解决的方法

(一)杜绝盲目消费的方法

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消费观。由于大学生的理财经验不成熟,容易受到“跟风”和“攀比”的影响而使得消费观念扭曲,如果不及时的纠正,一旦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歪曲价值观深入到大学生的脑海里,将会阻碍大学生以后的发展,因此必须给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首先应该引导大学生正确的看待钱财,了解钱财的来之不易,明白自己的衣食住行皆是父母省吃俭用省下来的,应该好好珍惜钱财的使用,同时教导他们学会自己赚钱,大学生已经成年,事事向家里要钱只会扼杀大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使得他们很可能成为日后的“啃老族”,不利于大学生的发展。其次,因为大学生对理财观念不成熟,常常会受到周围的影响而导致盲目跟风,因此在培养大学生的理财能力时应该重视校园风气的营造,让勤俭持家、节约美德的传统美德盛行于校园之中,以纠正不良歪风。

2.坚持合理消费。亦舒曾说过:“人的欲望无穷无尽,往往令他们耗尽一生精力追求。”可见当购买一件物品之后只能满足人一时的欲望,接下来他还会想要更多的东西,如果没有理性的消费,这将会是个巨大的灾难。因此大学生在消费的时候不应该只想着这件物品自己希望得到就进行消费,而应该考虑这件东西是否自己真正需要,自己的经济条件是否能满足购买的需求。只有通过反复考量,结合自身实际才有利于控制财务的花费。为了能更好地进行理财,大学生可以尝试在消费之前列下购买清单,在购物时根据清单所列消费,且根据自身财务状况选择价格适中的物品,避免多于支出造成浪费的情况[3]。

3.家庭、学校共同改变不良风气。为了促进理财的实施,不仅仅只靠学生的力量,家庭和学校也应该参与进来帮助大学生提高理财经验。在家庭中,家长应该尝试着放权给子女,让他们学会持家,并言传身教告诉子女应该如何进行日常理财才能持家有道,培养子女的勤俭节约意识,根据大学生平时的花销控制他们的伙食费,在发现享乐式消费时及时的制止,无能无限量的满足大学生所谓的“开心”。在学校方面应该积极的引导学生正视消费行为,学会节约用水、合理规划财务,并建立起学生的消费档案,将学生的节俭情况加入对学生的期末评价中,并通过社团的影响将勤劳节俭的理念传输给学生,提倡适度消费,引导对于消费的舆论。

(二)科学的进行投资

金融产品的投资必须要建立在十分了解的前提下,如果大学生想要通过金融产品来使得自己的钱财增值,则必须要全面的了解金融产品的风险,操作情况等,然后小数额的进行尝试,以积累经验,“投石问路”。同时,大学生可以扩宽投资视野,除了金融产品还有其他可以投资的项目,比如保险投资,这是近几年推出的新的投资方式,购买保险险种每年还有最低的保底收益发放,而且还可以将每个月的收益进行复利计息,将投资、保障结合于一起。

四、结束语

大学生在理财过程中往往会因为攀比式消费、享乐式消费、超前式消费以及投资误区而使得无法进行有效的理财,不仅影响了自身的发展还加重了家庭的负担,因此,为了改变现状,大学生应该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坚持合理消费,在家庭和学校的帮助下走出消费的误区,科学的规划投资,了解到投资存在的风险,以实现有效理财。(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

参考文献:

[1]黄颖,郭得鑫,高鳳娟,刘田田,张阑嫱,于珊,当代大学生理财现状与对策分析[J],中国市场,2014,10(17);146-147

[2]刘凌,王梦丽,在校大学生理财现状调查分析报告——以东北师范大学为例[J],经济视角(中旬),2014,06(01);259-260

[3]吴芹,杨吉,大学生个人理财状况调查分析——以上海商学院财会学院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4,02(15);44-45

猜你喜欢

投资消费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国内消费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关于我国PPP模式应用的问题探讨
浅谈对银行投资价值的研究
新消费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