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大众体育经济消费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2015-05-30万清华

2015年43期
关键词:现状对策

万清华

摘要: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人们生活水平也逐渐改善,除了温饱,开始有更多的居民将收入用于体育健康消费。目前,我国体育产业的消费需求在不断增长,大众体育经济消费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基于此,本文结合目前我国大众体育经济消费实际情况,指出了大众体育经济消费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能够为我国大众体育经济消费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

关键词:大众体育;经济消费;现状;对策

引言

2015年亚洲杯足球赛上,中国男足着实令观众兴奋,虽然最后遗憾地止步八强,但本次比赛燃起的希望仍赢得不少点赞。足球热表面上是民众对竞技体育的热爱,背后隐藏的则是民众体育消费需求的高涨。正是顺应这种趋势,去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提出,2025年中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要力争超过5万亿元,将“发展体育产业,增加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作为未来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目标,并且把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由此可见,我国越来越重视体育产业发展,由体育产业带动的体育经济消费水平的提升将为国家整体经济发展能力的提升做出突出贡献。因此,本文对我国大众体育经济消费现状的了解,及对我国未来大众体育经济消费发展对策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问题提出

体育消费在人们的各项消费中属于较高层次的一种消费行为,包括体育物质产品及服务类产品等多种消费内容。据阿里巴巴称,从“双11”活动发布的数据显示,运动户外紧随女装、母婴、男装和大家电跻身最受欢迎top5。近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大众的健康意识不断提高,随着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大众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空前高涨。但是,较之于国外发达国家,我国大众体育经济消费水平依旧较低。调查表明,目前国外经济发达国家居民各项消费中,体育消费占整个社会消遣娱乐消费的百分之三十到四十左右,而我国人民日常生活中用于体育消费方面的开支只占整个社会消遣和娱乐消费的百分之十左右。由此可见,我國目前的体育经济消费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还比较大。而从我国体育消费结构来看,也主要集中在物质性消费上,消费结构明显不合理。这主要是受到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水平及消费观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目前我国大众体育经济消费现状进行进一步分析,并提出合理的改进对策,以更好地推动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提升全民身体素质,同时,推进我国大众体育经济消费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

2.我国大众体育经济消费现状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人们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也在增加,体育经济消费已经成为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点。从目前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来看,大型体育设施建设逐年增加,社区健身房及体育设施建设在不断完善,我国体育产业及体育经济消费正向更好的趋势发展。但是,整体来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依然较慢,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我国体育消费结构失衡,体育消费结构主要包括体育制造业消费与服务业消费,理论上讲,体育服务消费应高于体育制造业消费,但我国的实际情况是体育制造业消费占体育总消费的80%,另一方面是全面健身存在公共服务缺口,主要表现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投入总量较少,场地及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体育人才及体育经费不足。针对于以上两点问题,笔者将影响我国大众经济消费发展的因素总结为以下三点:

一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经济能力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经济发展水平与规模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体育产业的发展情况。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仍低于世界先进水平,居民收入较少,与此同时体育消费的价格也在增长,这就使得体育消费与经济收入之间出现矛盾,影响体育经济消费水平的提升。

二是政府在政策及资金上对体育经济消费的支持力度不足。政府是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部门,是体育资源合理配置及有效利用的坚强后盾。缺少了政府政策及制度上的支持,难免会造成部门体育资源的浪费,影响体育经济消费水平的提升。而缺少了政府资金支持也会使体育产业发展陷入困境,不利于体育经济消费发展。在我国,恰恰是由于政府在制度、政策及资金等方面的漏洞导致许多有利资源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阻碍了体育经济消费的发展。

三是人力资源缺乏,体育科技水平低下。因为受到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导致体育设施、场地及教育等各方面不能满足体育人才培养的需要。同时,我国在体育人才培养方面所提供的有利环境也较少,这就造成了我国部分体育人才的流失。而体育人才的减少将直接影响着体育产业的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体育经济消费水平的下降。

3.我国大众体育经济消费对策

3.1落实大众体育经济发展政策

我国各级政府应增加关于全民健身的财政经费,并将其提升到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高度,加大体育设施建设力度,为体育经济消费的增长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及资金保障。支持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发展全民健身事业,促进缩小体育事业发展在地区间的差异,推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引导体育用品制造龙头企业拓展场馆运营、竞赛表演等体育服务业,延伸产业链,并鼓励这些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做大做强,开拓市场,转型升级。明确大型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的范围、要求以及保障等相关事项,并设立大型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补助资金,全民健身工作重心逐步下移,构建覆盖城乡、比较健全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保障和改善大众体育经济发展。

3.2 培养体育人才,发展体育产业

体育人才是体育产业发展的基础,也是拉动体育经济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在美国,针对一些有着进阶需求的年轻人,为他们提供各式各样的综合培训项目,比较有代表性的是2012年开始举办的曼哈顿体育商业学院(MSBA),其目标是培养和储备下一代的商业体育领导人,目标用户是有志于在体育行业大展拳脚的大学生和年轻职场人,项目内容包括实习工作、一周系列讲座,办公室实地考察,导师,职业培训,周末小组活动和职业发展课程。由此可见,美国对商业体育领导人培养的重视程度。而我国对体育人才的培养相对薄弱,我们应积极借鉴国外在体育人才培养上的方式与方法,结合我国体育教育及体育人才培养要求,适当改进我国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增加体育人才就业,提升体育人才在拉动体育经济消费增长中的作用。

3.3提升城乡居民体育消费理念

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达到2500美元时,民众将会对体育健身有所需求;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时,体育健身将成为必然需求;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时,体育健身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由此可见,居民作为体育消费主体,在体育经济消费水平提升中起着重要作用,应加大力度提升城乡居民的体育消费理念。据相关资料显示,在我国很多城市,体育产业都应该为经济贡献更多力量,同时使民众参与到体育运动之中,进而提高体育经济消费水平。但是,因为目前我国居民体育消费意识依然不能适应当前体育产业发展需要,以及体育消费结构的失衡等存在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体育经济消费的发展。因此,还应鼓励城乡居民积极参与体育消费,推行家庭健身政府补贴,鼓励人们增加体育消费。

结论

综上所述,面对我国体育经济消费水平较低的现状及影响其发展的各种因素,我们应积极引导和改变民众的体育消费观念,积极落实各项有利于大众体育经济消费增长的政策,培养更多有利于体育经济消费增长的体育人才,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经济体系。(作者单位:九江学院)

参考文献:

[1]荣曙光.从运动鞋文化消费透析大众体育价值取向[J].体育与科学,2015,03:79-86.

[2]刘景黎.丹东市大众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4:341-344.

[3]王晓瑛,杨正才.我国大众体育经济消费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2,06:140-141.

猜你喜欢

现状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