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问与答
2015-05-30
Q宝宝变得不听话、爱顶嘴了
壮壮快4岁了,一直挺听话。可是最近不知怎么回事,爱和爸爸妈妈顶嘴。比如叫他帮妈妈拿个东西,他根本不听,还会还嘴说让妈妈自己拿。说好的只玩半个小时就回家,时间到了就是不认账,而且嘴上还一边说着“我就是不回去”一边跑得远远的,要不就是赖地上不肯起来。真让我头痛。
A3~4岁的孩子,正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上升期。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各方面的能力都在发展,孩子自己也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觉得自己变得能干了。因此这时候,孩子对事情有了自己的理解和判断力,也开始强调自己的想法和意志了。当孩子的想法和父母的想法产生冲突时,孩子就会变得爱顶嘴、爱唱反调,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父母觉得孩子越大越不听话的原因。
孩子不听话、唱反调一般会有几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想以这种方式获得父母的关注,这也是孩子在用自己的方式告诉父母:“我觉得你们不关心我。”这时候父母需要反思,是否忽略了孩子的一些需求,没有及时回应孩子,尤其是一些在父母看来无聊、幼稚的小事。比如孩子捡到一块好看的石头向父母夸耀,希望得到夸奖,而父母却觉得石头很脏,责令孩子马上扔掉,或直接就忽视孩子的感受,当作没看见。
第二种情况是企图以顶嘴的方式反抗父母命令式的要求。比如叫孩子帮妈妈拿东西,可他就是不愿意。这时候父母不妨换掉自己“命令”的方式,以平等的态度请求孩子的帮助,并在孩子完成后及时地给予夸奖和感谢。要知道自我意识的发展也包括自尊心的发展,用平等的方式对待孩子,不仅能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也能促使孩子形成良好的自尊体验,以及对自我价值的正确判断。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由于孩子天性好动贪玩,缺乏纪律意识,不愿意遵守大人制定的规则。比如“说好只玩半小时就回家,但到时间不肯走”就是这样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很多父母会觉得孩子不讲道理,然后采取唠叨、批评、恐吓,甚至打骂的方式来管教。这样的方式不仅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也就此关上了亲子交流的大门——孩子以后不再愿意和父母沟通,反而更容易采取顶嘴、不讲理的方式来反抗。遇到这种情况,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建立一套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以及合理的奖惩制度。比如约定每次看电视只看半个小时,遵守的话第二天可以多看10分钟,否则第二天就不能看。如果孩子仍旧不愿遵守,也不接受约定的惩罚,家长要严格执行惩罚,孩子的哭闹可以采取冷处理。要注意的是,这套制度需要父母与孩子一起制定、遵守,赏罚分明,还可以制作家庭成员的奖惩记录表贴在家里。有了父母为榜样,相信孩子会更容易接受纪律、规则的制约。(陈国鹏)
Q女儿心口不一是为什么?
最近女儿很怪,心里想一套,嘴上说一套。比如我带她一起到小区的沙坑玩,她看到邻居家的萱萱正在用小铲子挖沙子,然后再装到小货车上,看得很入神。我看得出来她很想和萱萱一起玩,就鼓励她说:“去吧,去和萱萱一起玩吧!”可此时女儿马上把脸转过来,哼了一声说:“我才不去呢,有什么好玩的。”明明想一起玩,又假装不屑,孩子为何心口不一、说一套做一套呢?
A孩子口是心非的情况不仅仅会发生在与别的小朋友一起玩这类的事情,仔细观察孩子一天的言行举止,你可能会发现孩子会时不时地出现心口不一的情况。例如明明困得东摇西晃,小嘴巴却还不停地说“我不困,我不要睡觉”;由于放不下手中的游戏,即使到了吃饭的时间很饿也会反复强调“我不饿,我不想吃”;有时候这种心口不一也让小伙伴间的关系变得很微妙,比如明明游戏很吸引人,孩子很想参与其中,却突然冒出一股莫名其妙的别扭劲儿,装出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孩子的小脾气就像变幻莫测的天气,大人如果不用心观察体会,还真容易被假象迷惑,搞不清小家伙真正的需求和意愿呢!
当孩子言行出现矛盾不一致的时候,父母最应该给出的反应是理解关心,一定要用温和的语气与孩子进行沟通,引导孩子慢慢觉察到自己的真实想法,并学会正确表达。孩子出现心口不一的原因多种多样,也许只是故意说气话希望引起别人的注意,也许是用这种方式发泄一些不愉快的情绪,总之家长如果没能完全把握孩子的心事,千万不要马上点破小家伙言行中自相矛盾之处,那样的话,也许只会加强孩子的不适感,让小家伙为了避免被追问得理屈词穷而将自我矛盾进行到底。
每个人的内心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变化,孩子当然也不例外。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关心和认同,感受到爱的温暖,比什么都重要。在认同与关爱之下,孩子会慢慢学会觉察、分辨自己的意愿,并且体会到真实表达带来的快乐和舒适感。(谢军)
Q听不得批评!
女儿在家里和幼儿园总是被表扬和肯定,现在听不得批评了!也不喜欢我们夸别的宝宝。那天她和好朋友一起在我家玩,其间都去上了下厕所,结果我老公表扬她的好朋友自己穿裤子穿得好,女儿当时就不高兴了,后面发展到找茬儿大哭。孩子的爸爸现在开始抱怨我培养了一盆温室里的花朵,对孩子太溺爱。我也担心,家里太多的耐心和表扬会妨碍她以后经历人生中的风风雨雨。
A很多人接受“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样的说法,于是无条件地夸孩子,不管孩子做了什么都是“孩子,你真棒!”听惯了这样的表扬和肯定,孩子当然变得越来越不能接受任何纠正和批评,有了错误说不得,稍微一说就闹脾气,更别提改正错误了。而且,当孩子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自我评价过于依赖他人评价时,也不能接受父母表扬别的孩子,因为会误以为父母不表扬己、表扬别人,就是贬低自己。
当然,这并不是说不能表扬,只是父母在表扬的时候,要注意表扬方式。恰当的称赞和不恰当的称赞会令孩子产生截然不同的感受。恰当的称赞是具体的描述性称赞,即成人用赞赏的语气来描述他所看到的和他所感受到的。不要用泛泛的评论,如“你做得真棒”之类的,这种泛泛的表扬最要不得,一定要避免!当孩子得到真诚的、具体的评价时,往往能引起情感的共鸣,他为某件事付出的努力被认可了。下次碰到类似的情景,会想起父母具体的评价,激发他付出同样甚至更多的努力。
另外,表扬不可过多,不用事事表扬。有时候用简短的、不加判断的陈述来代替表扬,效果更好。比如:“我看到你做这个手工花了很多功夫啊!”这样的陈述让孩子清楚地知道你很关心他的努力和收获。还有的时候,问出一些恰当问题、引发孩子的思考,也是非常聪明的教育方法。比如“今天的比赛你觉得你最关注的是什么?”“你感觉你做得怎么样?”这样开放式的问题允许孩子自己去反思和决定他对自己的收获是怎么想的,感受如何,逐步引导他对“付出努力带来成功”这样的概念进行内化。(陈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