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社会交换与人际关系的内在联系

2015-05-30杨乔松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内在联系人际关系

杨乔松

[摘要]人际关系是在个人情感的基础上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以及行为倾向,而社会交换是指对有价值的资源进行交换。目前我国社会人际关系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以及特征,本文运用社会交换理论对我国的社会人际关系进行解释,分析社会交换与人际关系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人际关系;社会交换;内在联系

1、人际关系与社会交换的基本理论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生活中为了满足各类需求而构建的人与人之间的心里联系,不仅体现在人们心理上的距离,同时还表现为个体对他人的行为倾向。人际关系的构成有三个因素,分别是认知、情感和行为。人际关系的不同,带来的情绪体验也千差万别。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越短,人际关系的双方越愉悦,如果人与人之间之间的关系不和谐,存在矛盾,那么心理距离很大,双方都会不愉快。人际关系的模式可体现出三种不同的人际需要,分别是包容的需要、支配的需要以及情感的需要,这三类需要都会转变为动机,从而产生不同的行为。

1.1社会交换理论基础

社会交换作为人们生活中遵循的原则之一,经济生活以及社会生活人们的交往活动都会受到交换的影响,社会交换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第一,功利主义经济学。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是功利主义经济学的代表性人物,他们认为人都追求利益,在自由贸易以及市场竞争的交易中,追求最大化的经济利益,通过理性选择代价小、收益大的交易行为获取利益。第二,功能主义人类学。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通过对原始部落的研究发现,在原始社会中,人们不仅进行物质交换,同时还进行非物质的交换。基于非物质的交换是一种社会义务性的互惠交换,通过对代表声望以及其他象征性价值的交换,确立个人的地位并且建立良好的友好关系,社会动机促使交换的完成。第三,行为主义心理学。巴甫洛夫对“酬赏”在条件反射形成中的作用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桑代克通过实验对“酬赏”的行为模式进行了验证,斯金纳提出了操作条件反射理论,证实了实验中动物的行为是为了获得报酬或者逃避惩罚。因此,现代社会交换理论学家认为人也是为了追求酬赏而做出行为的,而人际关系的形成也是一种与经济交易相互影响和相互酬赏的过程。

2、社会交换行为的主要内涵与人际关系

角色关系作为人际关系的载体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一定的角色关系对应一定的社会交换,但不同的角色关系有不同的行为特点,因此社会交换行为的类型与人际关系的好恶紧密相连。

第一,利他型——亲密性。该类型的关系中,双方重视对方的利益,角色关系亲密。行为由于受到友好情感的影响,而具有亲密、慷慨等特点,不会受到付出多少的影响。第二,利己型——疏远性。这种人际关系中,行为的双方注重个人利益,不考虑对方的情况。交换过程中行为主体从个人立场出发,双方的关系较为疏远。当出现问题时,双方可能出现各类矛盾。第三,合作型——互利性。合作型的交换行为中,双方既要考虑个人利益,还会考虑到对方的利益,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也实现对方的需求。这种关系不需要亲缘关系为基础,但是社会关系较为稳定。合作型的交换较为理性,双方通过制定原则或者制度进行双方的约束,但是该类关系具有两个前提,首先是双方都有合作的欲望;其次是社会的有效控制。第四,冲突型——对抗性。冲突型的交换关系是利己型关系的恶化,当利己型的交换关系发展到一定的地步就会变成冲突型。但冲突型不完全是从利己型转化而来。冲突型和利己型都是追求个人利益,危害对方,但是冲突型比利己型更加严重。该类交换行为中双方无从交流,人际关系紧张,当利益平衡打破后,交换行为终止,只有通过外部条件的改变才能够改善双方的关系。

3、社会交换原则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人际关系的行为中涉及到两个原则,分别是强化原则和公平原则。

3.1强化原则

社会交换行为中,行动者在交换过程中付出的越多,希望从其他行动者中获得更多的利益,而当行动者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获得回报,出现类似情境时会再次进行交往活动。当行动者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交往行为对他的意义更大,更具价值,而交往越具备价值,行动者则会更加努力。在交往活动中,人们更倾向于收益高的交往活动。而这就是社会交换中的“强化原则”。强化原则能够对交换主体进行预估,并决定了是否进行交换行为的可能性。

3.2公平原则

社会交换中,人的意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在交换过程中,行动者根据自己的付出与获得决定自己的行为,不受外界因素的控制。人际关系的建立往往是人们进行物质和精神的交流,是按照“公平分配原则”进行的。也就是当人们在交往过程时,要对交往的代价和所得进行判断,在付出相同的情况下,更倾向于更多的获得。

结束语:社会交换行为能够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而人际关系的形成,与社会交换行为是一致的。社会交换行为中,人们都希望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化的回报,从而决定自己的人际关系。通过人际关系的构建,我们能够获得陪伴、自信以及情感交流甚至是物质帮助等。人情是我国人际关系中重要的纽带,人情是我国人际交往的重要特征,但受到经济社会的影响,人际关系中的功利意识更加明显,人际关系出现了互惠化特征。因此,人际关系构建中,要赋予更多的情感,满足对方的需求,实现自身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廖倩楠.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04).

[2]周建国.中国人人际交往中的结构性压力及其策略选择[J].天府新论,2014(11).

[3]闫莉蕙.社会交换理论视域下师生关系新解[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0(12).

猜你喜欢

内在联系人际关系
基于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解题策略探究
以和谐理念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英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社会的失衡及其人性的扭曲
微信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探析
微信红包传播中的用户心理分析
浅析动画《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与其系列的内在联系
贵州省大学生手机成瘾状况调查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梦』的内在联系
中国梦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