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理论特质与价值意蕴

2015-05-30文斌

宁夏党校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战略思想四个全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斌

摘要:

习近平“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具有思维方式的辩证性、内容体系的综合性、问题导向的实践性、价值诉求的人民性。“四个全面”思想深化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实践路径。

关键词:“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921(2015)04-0013-05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首次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思想,随后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上又系统阐述了“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及内在逻辑关系。习总书记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这个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在我国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改革发展攻坚期、社会矛盾凸显期出现新情况和新问题而提出的治国理政的战略总布局。习近平“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具有鲜明的理论品质,集中表现在思维方式的辩证性、内容体系的综合性、问题导向的实践性、价值诉求的人民性。就其价值维度而言,“四个全面”思想不仅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新的内涵,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明确的实践路径。

一、“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理论特质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进程中形成的新思想、新观点,是新时期党治国理政的重要依据和指导遵循。“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具有鲜明的理论特征,既继承前人,又结合实际不断创新;理论逻辑上既辩证严谨,又务实清晰;内容体系上全面而齐整,表现出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而强烈的问题意识凸显出理论的现实指导性;对价值信念的坚定执守体现对人民群众利益本位的价值取向。

一是思维方式的辩证性。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基石,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遵循和根本方法,是共产党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有力武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对唯物辩证法的学习和运用,2013年12月和2015年1月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分别安排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习近平同志强调:“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可以说,“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理论结晶。首先,四个全面战略坚持“两点论”,防止“一点论”。从四个全面战略的内在逻辑来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就会迷失奋斗目标,难以凝聚成整体合力,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缺乏战略举措的支撑,也就难以实现。目标与举措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其次,四个全面战略善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能抓住主要矛盾、抓住重点、防止“均衡论”。关于全面深化改革,习近平强调要从改革的内在规律整体上正确认识和把握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重点突破与全面推进、深化改革与稳定发展的关系,而落脚点就是要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新突破,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支撑。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容布局上,强调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也要全面推进政治文明、文化事业、社会治理、生态文明的建设;在关于走什么道路问题上,强调既不走历史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态度鲜明而又理性务实。

二是内容体系的综合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全局性、开创性、系统性的伟大工程,需要一代代共产党人的接力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从三个责任阐述了执政目标和使命,对民族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对人民的责任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党的责任就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全面”战略就是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对“三个责任”的战略构建和路径设计。“四个全面”战略在内容体系上具有综合性的特征,包含着治党治国治军等诸多领域,涵盖了治国理政的各个层面。习近平就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进社会事业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国防和军队建设、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积极参与多边事务、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进行全面深刻的论述,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事实根据,思想植根于中国与世界的实际,也植根于中国现实的实践。

三是问题导向的实践性。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讲到,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凸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本质。习近平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指出:“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HT6](P74)[HT5]党的十八大以來,习近平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贯穿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具有鲜明的实践特征。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言,习近平同志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HT6](P189)[HT5]从全面深化改革来看,习近平强调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从全面依法治国来看,习近平指出:“我国司法制度是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总体上与我国国情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是适应的。同时,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司法活动中也存在一些司法不公、冤假错案、司法腐败以及金钱案、权力案、人情案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抓紧解决,就会严重影响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严重影响社会公平正义。”就全面从严治党来看,习近平指出:“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党内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必须下大气力解决。全党必须警醒起来。”[HT6](P4)[HT5]可以说,习近平“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是对我国正处于改革攻坚期、发展关键期、矛盾凸显期、结构调整期叠加的特殊阶段面临新问题、新情况、新挑战的有力回应,也体现了共产党人求真务实的政治担当。

四是价值诉求的人民性。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一种思想理论的发展程度不仅决定于自身内容的科学性和完备性,更取决于人民群众对思想理论的需求和认可。战略思想的价值诉求宣示着价值主体对事物价值目标的基本判断。新的历史条件下,习近平“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价值目标牢牢定位于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早在2012年7月,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结业式上就曾指出,“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坚持党的一切工作体现人民的意志、利益和要求”。当选总书记以后,习近平更是告诫广大党员干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HT6](P4)[HT5]。“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来自人民为了人民的马克思主义政党”。2013年12月26日,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强调,“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HT6](P28)。这为中国共产党战略思维价值取向的恪守提供了思想指导。可见,始终关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仅是我们党的唯一宗旨和立党之本,更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战略思维价值取向的核心。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始终坚持对人民主体地位的执信与笃行,以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核心价值取向。

二、“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价值意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时代和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了许多关于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论断,形成了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战略目标和以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为战略措施的“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其内在结构彼此关联,逻辑相互递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目标的战略路径。“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基础,是在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基础上,对中国国情最深刻的把握,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认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明了实现路径。

1.“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认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新内涵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分析解决中国问题的思想产物,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化和自觉把握。从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深化来看,“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强调全面从严治党,这是由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肩负的历史使命决定的,也是应对党的自身建设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的客观需要。全面从严治党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这是理论上的深化拓展。而全面从严治党强调从严执行组织纪律,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强调作风从严,有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强调制度建设从严,确保执行上的严肃性;强调反腐倡廉建设从严,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对腐败分子,发现一个就要坚决查处一个,这些是实践上的深化。从深化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来看,“四个全面”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基本要求就是在改革中实现繁荣、在法治中推进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两个轮子一起转符合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要求。同时,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在很多方面又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论断使我们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认识深化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部署深化了我们对于法治中国建设的认识,深化了我们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首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从低水平和不平衡的总体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中走过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造福人民的现实的事业,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要求能够不断得到实现,从而得到更多获得感、满足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展现了未来五年中国的宏伟景象,能够激发出亿万群众强大的创造力。其次,全面深化改革是从“不改革开放就是死路一条”“改革开放是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等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中走出来的。全面深化改革是攻坚克难的现实工程,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解决问题中深化;全面深化改革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是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事业。再次,全面依法治国是从“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等法治建设的历史中走出来的。全面依法治国要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的执法司法问题为重点,努力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深深影响中国未来的宏伟战略,是关系我们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最后,全面从严治党是从“这个党该抓了,不抓不行了”“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等部署中走出来的。全面从严治党就要从根子上解决党内和社会上潜规则越来越盛行、社会政治生态环境污染越来越重的问题。

2.“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重要经验和基本遵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结合中国改革和建设实际不断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基本问题,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问题导向和科学思维,立足中国实际、总结中国经验、针对中国难题,进一步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民族复兴、怎样实现民族复兴”这一基本问题,形成了“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第一次把全面小康放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的大格局中考察,把全面建成小康升华到民族复兴的重要历史节点,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是中国人民对中国梦不懈追求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第一次明确改革的總目标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动力之源,更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根本动力。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解决当前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化解执政风险,顺应群众期盼,保证“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第一次把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深化改革内在逻辑视为“鸟之两翼、车之双轮”,第一次明确提出探索全面从严治党规律,从八个方面提出从严治党要求,要求“增强从严治党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实效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它使得我们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关键环节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

3.“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为实现中国梦指明了实践路径

2012年11月,习总书记和其他中央政治局常委在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HT6](P36)[HT5]2013年5月,习近平同志在接受拉美三国媒体联合采访时指出:“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HT6](P56)[HT5]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已经成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重大战略构想。而实现这一战略构想,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历史任务,而习近平“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指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战略构想的实践路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人民的梦,中国梦是具体的也是历史的,其内涵就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两个一百年”的第一层次目标体系,党的十八大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体系不仅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来布局和设计,而且更加强调改革成果惠及更多群众的全面、均衡、同步的小康社会,这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承接与提升,也奠定了实现中国梦这一奋斗目标的前提和基础。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经过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持续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是我们当前的奋斗目标,更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第一阶梯。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反复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当前,我国正处改革攻坚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一系列的突出问题和矛盾,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城乡发展差距拉大的矛盾突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与社会诚信、道德冷漠等现象并存、社会建设长足进步与社会利益矛盾突出现象,只有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才能破解发展矛盾、化解执政风险,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依法治国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支撑和保障,运用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維提高处理矛盾问题的水平和能力,依靠法治凝聚社会价值共识,才能维护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达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最坚实的法治保障。构建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是实现中国梦的核心,党要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能力。永葆党的先进性必须从严治党,切实解决党内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有效应对执政考验和执政挑战,使党始终成为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

[HT5H]参考文献:[HT9.5SS]

[1][ZK(#]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5-02-03.

[2]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讲话[N].人民日报,2015-01-25.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战略思想四个全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新媒体发展的关系探析
“四个全面”清晰展现战略布局
论蒋百里的国防战略思想
清康熙帝的大战略思想
论毛泽东“创造战场”的战略思想
秋山真之及其战略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