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整合理论指导下的传记文学英译汉翻译策略研究

2015-05-30罗妙宝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5年4期
关键词:引言

罗妙宝

摘 要:传记文学的翻译体现了译者复杂的心理加工和认知过程。传统的翻译理论只适用于信息类文本,于传记文学等文学作品翻译的认知解读缺乏必要的说服力。将概念整合理论作为翻译的指导思想,为传记文学的翻译提供全新的研究视角。本文拟结合《二十八个艺术家和两名圣徒》的个人翻译实践,阐释该理论产生的翻译策略对实践的适用性,为传记文学的翻译提供一个全新有益的视角。

关键词:心理空间 认知整合 传记文学翻译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一是该理论的内容和体系不断地充实完善;二是该理论应用的外延进一步拓展,渗透到了文学、翻译等层面的研究。不过就几年发表的文献而言,有关概念整合理论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概念隐喻、多模态等认知语言学层面,而用该理论研究文学翻译,甚至传记文学翻译的并不多见。因此本文首先简单地介绍概念整合理论,总结出相应的翻译策略,并结合该理论,对传记文学作品《二十八个艺术家和两位圣徒》的个人翻译实践进行探讨。

二、理论框架

弗科尼耶和特纳(Fauconnier& Turner)在1997年出版的《思维与语言的映射》(Mapping in Thought and Language)中首次提出认知整合理论。经过研究,他们进一步完善动态“四空间”认知整合网络,即空间I、II、III、IV分别对应源语空间、目的语空间、类属空间和整合空间。

(1)源语空间:译者进行文本处理的第一个环节,分析原作者的创作背景和意图,源文本的信息。

(2)目的语空间:译者将知识背景、生活经历、文化内涵等投射到该空间,并让这些新信息与头脑中旧的认知结构相匹配,并产生联系、融合,将头脑中整合的内容以语言为媒介输出。

(3)类属空间:译者与原作者具有相类似的认知背景和心理过程。

(4)整合空间:经过源语空间和目的语空间的相互投射,有选择地融合到该空间中,产生层创结构(突生结构),经过组合、完善、精化等过程产出最终的“成品”。

上述的四个空间构成了有关翻译的动态认知网络模型。本文主要探讨单域型整合策略。单域型整合指的是两个具有不同框架的输入空间的整合,整合空间(第四空间或译文空间)中的框架具备其中一个空间的框架,只具有投射的单一性。

三、传记文学翻译与认知整合

(一)传记文学的语言特点——以《二十八个艺术家和两位圣徒》为例

《二十八个艺术家和两位圣徒》一书中共选取了三十个富有影响力的艺术人物,以生动写实的手法再现了这些人物的真实经历。正如上述提到的,这些人物的生平具备小说般的情节,戏剧般的描写,语言不乏艺术感染力,措辞优美、正式而地道。如“the exile theme sounded with new force; The press in Riga was sown with sentimental formulas”一句中的sentimental formulas,以及“It is debatable whether this was good for her reputation。‘She had,in effect,died,de Mille writes.What came afterward was a thudding anticlimax”中的thudding anticlimax等,这些抽象词意在汉语中并不能找到直接对应的表达,即使勉强表达,也是晦涩、难懂。因此这类词汇的出现,无疑给文本的翻译增加了难度。

(二)“认知整合理论”在传记文学翻译中的适用性

苏晓军(2001:31)认为人具有的认知能力,能够对输入头脑中的两种不同空间的内容,依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梳理、匹配和整合,应用到传记文本的翻译实践中。传记文学的翻译包含源语语境、译语语境、译者解读和读者的认知。所有的这些要素正好与上述提到的“四空间”不谋而合。只有当上述所有的语境要素进入了译者的认知领域,并激活其头脑中类似的心理结构时,才会发挥除语言形式之外解读应有的作用。

四、认知整合理论指导下的传记文学英译汉翻译实例

上文提到了弗科尼耶和特纳的基本认知整合模型,那么接下来,笔者就结合《二十八个艺术家和两位圣徒》中的个人翻译的部分实例来阐述单域型整合下翻译策略的具体应用。

(一)顺句驱动

单域型最常见的就是直接投射对应,即源语可以在目的语中找到完全对应的形式。此时,由于源语和目的语间存在诸多相似的元素,类属空间的作用相对弱化。译者采取的翻译策略通常是逐字对应,即通常意义上的“顺译法”或“顺句驱动”,如:

例.The air in the theater thickened almost visibly.

译文:显然,剧场中的空气一下子变得凝重。

例.The press release for the companys first season after her death asked people to contemplate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event, this terrible shifting and grinding of the great gears of history.

译文:在她去世后舞团的第一个表演季上,新闻社让人们深思这一事件的重要性:历史齿轮的重大转变和磨合。

上述反映的是直接投射,即原文本的空间与译者的空间存在着某种等同的认知联系。第一空间(源语空间)的成分直接引起译者头脑中相关的联想,进而寻找到了第二空间(目的语空间)的对应成分。

(二)词义转移

单域型整合还有其他三种较复杂的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空间I中的成分投射进空间IV中,但空间I 中的成分在空间II中找不到完全的对应物,实现部分对等。虽然产生的译文勉强能接受,但语言的地道性和接受度大打折扣。在这种情况下,应展开类属空间触发的认知联想,展开词意的转移。

例.All the qualities needed to represent Balanchin-es boy-god—childlikeness, aloneness, dignity, a sense of high mission—were already in him. He filled the ballet to its skin.

译文:这些品质都汇集到了他身上,因而他俨然与芭蕾融为一体,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

例.Yes, here I do arms this way, and he demonstrated a stiff, right-angled arm, the opposite of what ballet dancers are taught. I looked for raised eyebrows. There were none.

译文:我如此挥舞着手臂,直直地将手臂弯成直角,和芭蕾演员平时学的完全不同。我在那两位长者脸上找寻愠容,不过并没找到。

上述三个例子中,都存在提喻((synecdoche)等修辞现象。如果直译,译文虽能让读者明白大意,但如果考虑这修辞,译文的表达则更为地道。第一句话中,skin 实际上指的是body,第二句中,raised eyebrows,指的是 an angry facial expression,这两种情况是synecdoche中部分代整体的例子,如果能使译者认识到这点,就可以揣摩出“芭蕾与她整个人融为一体”以及“脸上的愠容”这层含义了。

(三)转化与重组

第二种情况就是,空间I 中的成分投射进整合空间中,虽然空间I 中的成分在空间II 中勉强可以对应,但意义上并未达到对等的效果,即语言生涩,并不能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或并不能被目的语读者接受,译文中保留着源语的痕迹,但需对生成的译文进一步润色加工。通常采用的策略是转化与重组。

1.结构的重组(倒置法)

在汉语中,定语修饰语和状语修饰语往往位于被修饰语之前;在英语中,许多修饰语常常位于被修饰语之后,因此翻译时往往要把原文的语序颠倒过来。此时需要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根据意群来调整结构。如下例:

例.Collected here, with minor revisions, are thirty-one-essays that I have written on artists, plus two saints, in the last fifteen years. As I was deciding what to include, I thought I was simply choosing the pieces that I liked best, and wanted to send out into the world again.

译文:过去的十五年,我一直致力于写作事业,关于艺术家和两位圣徒。如今书稿付梓待出,未经过大幅的修改。原先我在决定书中的收录对象时,我选择了最符合我个人口味,希望再次问世的文章。

例.There was no avidity in this fervent stroking, only serene, awestruck bliss at being allowed at last to take fleeting possession of some part of my body... I enjoyed the rippling of her fingers over my skin, the tingling of my nerves—I let it happen, powerless, defenseless, yet subconsciously ashamed at the thought of being loved so definitely, while for my part feeling nothing but shy confusion, an embarrassed thrill.

译文:在热切的抚摸中,没有热望和贪欲。若得到允许,我能够暂时地占有他身体的某一部位,内心只有一阵平静、敬畏和幸福。我沉醉于她的指尖在我的皮肤上划下的道道印痕,享受着神经碰撞的麻刺感。我听之任之,全身酥软,不作任何抵抗。一下子想到被爱得这么深沉,潜意识中感到异常羞愧。而我,只是感觉害羞、茫然,阵阵激动中掺杂着一丝尴尬。

上述两例中由输入空间I投入输入空间IV中,直接投射是完全行不通的,且语句不通顺,如第一句中的collected here 和with minor revision,如何处理这个非谓语动词和接着的介词短语,及第二句中at being allowed at last to take fleeting possession of some part of my body,才能使译文的表达不生涩。此时需要借助空间II中目的语读者的思维和表达习惯由第一句中转换主语,第二句中把状语提前,并在逐个译出的单位的基础上进行调序,整合加工,生成流畅的译文。

2.语义的重组

译文需要经过字面的意思进行加工,转入目的语,更让目的语读者接受。

例.No one except George Balanchine had anything approaching her influence on twentieth-century choreography,

译文:除了乔治·巴兰钦以外,20世纪编舞方面的影响力,没有人能与她相媲美。

例.Balanchine had then created in the West what, in Baryshnikovs view, Russian ballet would have become but for the Revolution: modernist classicism.

译文:在巴瑞辛尼科夫看来,巴兰钦在西方国家创作的作品风格——现代古典主义本可以定型,但因俄国革命而中止了。

像上述的几个例子中,空间I 的元素投射后,在空间IV(译文)空间中都需要经过完善、精化等步骤。如approaching her influence(接近他的影响力),but for the Revolution: modernist classicism(如果不是这场革命,俄罗斯芭蕾就会成为现代古典主义),这些译文读起来带有明显的翻译腔。此时译者可以在原有语言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工,而将其触发的语义用目的语的表达形式外化。

3.转换法

翻译过程中为了使译文符合目标语的表述方式、方法和习惯而对原句中的词类、句型和语态等进行转换。虽然空间I中的元素和空间II中的元素在形式上对应,但因为词性不同,意义上并未对等,此时,应考虑重组或转化词性,如把名词变动词、介词短语变副词或者动词等。如:

例.I had not the courage to withdraw the hand which had with such marvelous suddenness stilled the paroxysm of sobs, and on the other hand I had not the strength to force from my fingers the caress that Ediths body, her burning flesh—I could tell—so urgently awaited. I let my hand lie there, as though it were not a part of me, and I felt as though all the blood in her body came surging in a warm pulsating stream to this one spot.

译文:我没有勇气缩回双手,因为这双手突然间神奇般地停止了阵阵抽噎。另外,我没有力量迫使我的双手在之间抚摸伊迪斯的身体。我可以清楚地感觉到,她燃烧的肌肤,正焦急地等待滋润。我把手放在她灼热的肌肤上,似乎这只手不是我身体的一部分。我顿时感觉她身体内沸腾的热血一下子涌到了这个部位。

例. ...and the other, the only kind that counts, the unsentimental but creative kind, which knows what it is about and is determined to hold out, in patience and forbearance, to the very limit of his strength and even beyond.

译文:而另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同情,并不多愁善感,但富有创造力。此类同情心明白具体的感受,并且下定决心去承担。拥有无比的耐心和坚实的毅力,不断地接近甚至超越力量的极限。

第一句中的such marvelous suddenness,in a warm pulsating stream to this one spot,第二句中的to the very limit of his strength and even beyond采用的都是上述转换的处理方法。空间I和空间II中的元素并不对应,但意义上勉强接近,此时发挥第三空间(类属空间)的作用,有选择地将上述提到的元素投射到第四空间中,经过转换完善,转变词或短语的性质,结合语义,得出上述译文。

(四)归化处理

第三种情况则是空间II 的成分投射到合成空间,但该成分只存在空间II 中。此时译者抛开空间I的语言形式,只传达其中的含义,实现意义上的对等。此时第三空间即类属空间的作用就相当明显,起到认知整合中意义的中介。这种情况又分两种,一种是欧式的抽象意义词汇,另一种是语言文化上的表达差异。译者通常采取的策略是舍弃语言的形式,进行词汇和文化内涵的意译,尽可能地符合汉语读者的习惯。

例.It is debatable whether this was good for her reputation.“She had, in effect, died,” de Mille writes. What came afterward was a thudding anticlimax.

译文:不过这对是否益于她的名声,还颇有争议。德米尔写道:“实际上,她已经陨落了!”她之后的作品只不过是狗尾续貂而已。”

例.The press release concluded. Protass attorney, Michael Quinn, later told me, “They have 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The Graham said.

译文:之后,普罗塔斯的律师麦克·奎因告诉我:“他们简直是本末倒置。”

例子中的thudding anticlimax和 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是典型的欧式词汇表达,无法根据逐个单词的含义在汉语中找到完全对应的成分。例子中将上述翻译成“狗尾续貂”“本末倒置”,并没有拘泥于语言的形式,创造性地表达了该传记作品中的语义,使译文读者摆脱因思维差异而引起的理解障碍,增加了译文的可接受性。

五、结语

从上述的实例中可以看出,概念整合理论对传记文学具有强大的认知解释力,总结出的翻译策略对传记文学翻译具有指导作用。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理论恰好构建并搭起了认知和翻译间的桥梁。概念整合理论对传记文学翻译的指导作用使得翻译的外延和视角进一步扩大,其应用策略变得更加灵活多样,打破了以往“功能对等”“目的论”只适用于信息类实用文本翻译的局限性。译者可以根据文化的元素,基于一定的参照标准,重新对源语认知、解构、挖掘和解读,通过跨域映射,最终实现从认知学角度探究传记文学中源语作者的表达意图,并将头脑中整合的内容以目的语的形式外化出来。

参考文献

[1] David,L.Cognitive Linguistic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2] Fauconnier,G.&M. Turner.Conceptual Integration Theory[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3] Liu,F. G.(刘凤阁).探索心理空间和认知整合理论在文学作品翻译中的应用[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9(3):131-135.

[4] Su,X. J.(苏晓军),等.认知整合理论的认知力[J].外国语,2001(3):31-36.

[5] Sun,J. G.(孙建光).译者在传记文学翻译中的角色[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9(4):28-33.

猜你喜欢

引言
药用植物野外实践体系构建研究
大学生创业力提升对策研究
YK内部控制体系研究
浅谈酒店成本管理控制
以战略为导向的全面预算执行控制研究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制度的探索
解读《欧也妮·葛朗台》中金钱禁锢下的人生
小桥桥台和隧道峒门基础下沉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案
公路工程项目管理台账的编制原则与技巧
基于思维导图的线性代数复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