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山西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发展的思考

2015-05-30姚春龙

2015年43期
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山西

作者简介:姚春龙(1966.08-),男,汉,山西运城,副教授,研究生,山西青年职业学院,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各项生产对能源有了更高的需求,要想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就要不断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本文主要对山西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发展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能源发展性现状,基于现状与问题找出完善产业结构与能源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山西;产业结构调整;能源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发展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的目的就是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使企业与能源之间实现平衡发展。而山西是我国煤矿资源开发与生产的大省,切实做好该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发展是提升生产效率、增强能源利用率的关键。

一、山西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发展的关系

(一)山西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发展起到的作用

一般,地区经济发展实力与能源消耗密切相关,经济发展会不可避免的增加能源损耗,并与产业结构调整息息相关,是相互协调促进的过程。能源发展与产业结构之间呈现出了双向化特征。具体见下图:

图一产业、能源经济系统之间的关系作用

在不同生产环节中都会涉及到能源系统,并且能源与非能源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两者相互促进、共同作用与依赖。同时,经济系统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也会对自然资源造成影响,综上,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发展的联系较为紧密。其次,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在一個特定环境中进行,对环境有依赖性。不同产业对能源消耗强度也是不同的,如果能源强度大,其在产业结构中就占较大比重,将增加能源消耗。

(二)促进能源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方法

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将涉及到各项资源的利用,需要借助能源的支撑作用。产业结构需要在各项资源的支撑下进行,但劳动资本与自然资本存在较多不同,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同时,产业特性也决定了资源消耗比重,为此,产业结构调整将影响有限的资源。短期来看,资源约束也是重要表现形式,而长期看来,如果是不可再生的能源约束将转换为存量条件。能使用技术手段控制能源弱化情况,对经济发展产生之约的将是存量约束。

二、山西产业结构与能源发展的分析

(一)山西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发展的现状

鉴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山西省对煤炭资源有着过高的依赖性,经济发展初期,按照国家政策,加大了能源开采力度,投入的煤炭开采与建设资金占总投资的40%左右,过于重视发展重工业,始终以煤炭重工业为主的经济模式,使煤炭业成为了主导产业集群,第三产业市场份额明显不足,对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显得尤为迫切。此外,即使煤炭产业使当地经济实现增长,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非常大,煤炭资源不可再生,在火力生产当中会产生非常多的CO2与SO2以及颗粒物质、粉尘灰等,使人们身体健康受到威胁。另一方面,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只会越用越少,出现了严重的资源枯竭,预计到2020年以后,山西将有很多地区煤炭资源枯竭,需要安置众多的下岗人员。并且,在水能、风能、电能等开发利用上技术落后,可实施性不强,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调整将经常发生。

(二)山西产业结构调整的不足——基于能源视角

1.在传统产业结构调整上对科学技术不够重视。一直以来,山西省煤炭资源都占该地区所有资源总量的首位,但产业结构调整不需要将煤炭作为主导,而是将效益低的产业结构调整作为重点,但山西省对科技创新不注重,需要花很长时间去发展科技要素,将对产业结构调整造成不利影响。

2.忽视产业内部结构层次提升,依靠资源形式的产业链延伸不深入。当地产业关联性不强,具有较短的产业链,深加工将造成产业结构效益低下,在优势经济条件转换上存在难度,结构层次划分不清,影响产业结构有效调整与优化。

3.忽视了产业结构体系的完整性和转换性,对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重视不够。山西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环保产业,在环境治理上暴漏很多问题与困难,资源二次利用能力弱,不健全的管理机制、单一的资金渠道都成为阻碍结构调整的重要原因,并且其他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低,开发利用结构不完善。

三、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发展的建议

(一)要依靠技术改进与投入

资源利用是社会生产的必然,但应用科学技术则能够将利用效率提高,减少资源浪费,有利于成本优化。要想提高当地的科技水平,增加科技含量就要加大对清洁煤炭的生产与应用,加大研究与试验成本,将煤炭产品附加值增加。不断对冶金、电力的产业实施技术改造,用先进的生产模式取代落后的生产工艺与技术,不断对高新技术成果进行推广,加强技术装换为升级改造。

(二)产业链要不断延伸

将资源产业链拉长,能够增强优势资源与产业的相关性,增强产业市场竞争实力,充分发掘自身发展潜力,增强市场活力。

(三)要加强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

加强对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是获得长远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键。山西省作为煤炭资源大省,不能仅依靠这一优势资源发展当地经济,并且煤炭资源开采力度不断增大,生态环境也将遭到破坏,不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此,要“因地制宜、综合利用、能源互补”,既注重能源节约也注重能源利用。当前,可以应用的可再生能源种类非常多,比如,太阳能就是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不仅清洁无污染,还能够将农业与工业生产效率提升,使生态系统得以循环发展。近几年,山西省在太阳能使用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使用规模依旧较小。生物能利用上,秸秆资源非常丰富,利用率也较高,使用秸秆能够制造出燃气资源,这种低档次能源能够在很多领域使用。同时,沼气也是一种技能环保的可再生能源,推广试用几年以后取代了显著的应用效果,应用已经趋于稳定。风能的开发利用上山西省有着独特地理优势,50%的区域是风能可利用地区,其中,30%的山区风能利用率较高,为各项生产提供了保障,但鉴于该地区风能开发与利用时间较短,推广应用也有很多阻碍,并且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致使风力发电推广利用价值低。新能源领域也有很多能源可利用,煤气层中不仅有储量丰富的石油资源、煤炭资料,还有非常多有潜在利用价值的第三能源,能够在工业领域转换为化工原料使用。煤气层中有非常多的可利用的再生能源,加强对这些能源的开采,减少煤炭资源的开采利用能够使生态环境压力得以缓解。由此,可以以产业形式发展利用这些新能源,发掘新能源市场的潜力。

结束语

总之,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发展息息相关,两者缺一不可,相互作用。共同推进当地的经济与能源协调发展与利用。本文结合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发展现状,从能源角度分析了山西省只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的开再生能源,不断对传统工业进行改造才能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者单位:山西青年职业学院)

基金项目:山西省科技厅2014年度软科学研究项目“山西省承接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机制的建设研究”(2014041012-2)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王政.山西产业结构调整路径探析——基于山西与天津外贸视角的比较分析[D].山西大学,2013.

[2]吴俊婕,吴睿.产业结构调整、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关系:江苏和山西的比较研究[J].商,2015(7):240-240.

[3]高志刚,韩宇.资源型省区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消费影响的计量分析——以新疆为例[J].甘肃社会科学,2014(2):181-183.

[4]张寅玲,王聃同,周伟等.基于灰色理论的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消费分析——以青海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8):4909-4910,4933.

[5]周林意.能源约束下云南产业结构调整研究——基于投入产出优化模型[D].云南财经大学,2014.

[6]付雪,王桂新,彭希哲等.哥本哈根会议目标下中国行业实际减排潜力研究——基于2012年中国能源—碳排放—经济投入产出表的最优化模型[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14-124.

猜你喜欢

产业结构调整山西
我在山西等你
“书”写山西 以艺战疫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山西叹五更
大美太行在山西
浅论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