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言作品意义评价的应对策略

2015-05-30薛海兵

新高考·语文备考(高三) 2015年4期
关键词:观点考查意义

薛海兵

理解与评价文言文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是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各地《考试说明》都对该重点提出了明确的考查要求,如江苏省《考试说明》具体表述是“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该考点属于“鉴赏评价”能力层级(D级)的考查内容,是全国各地《考试说明》中多年坚持的关于古代作品意义考查的基本要求。它实际上是文艺评论的基本内容之一,而除有文艺评论选修课程的个别学校之外,高中生一般很少接受文艺评论方面的系统训练,他们只能借助学习中掌握的零星知识与训练所得去应对考查。因而,虽然该项内容是学习重点,但是各地历年高考命题都很少对其实施实质性考查。目前,该考点主观题型的考查已呈蔚然之势,这就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考点解读与知识诠释

所谓评价,指读者在阅读理解作品之后,依据一定价值标准和评判方法,对作品的思想内容、作者的观点态度以及作品的写作艺术、风格流派等文学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衡量与揭示作品的价值和意义等。简单地说,评价就是对作品和作者发表看法。与分析理解等能力相比,评价侧重于表达读者的主观判断。如果需要考生评价韩愈关于“师者”的观点,那不是要他理解这个观点,而是要对该观点表达看法进行判断。在这种评价中,读者要充分展示自己的认识能力、思辨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关于评价,最重要的有两条,一者是价值标准和审美眼光,这是对作品与作者做出判断的重要依据,是产生“一千个哈姆莱特”的重要原因;二者是逻辑科学和自圆其说,这要求评价证据充分、逻辑自洽,而且结论可信。

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隶属于文学系统中作品和作家两个范畴,是形成和评价作品意义的重要元素。意义是作品的灵魂,是作品思想、情感、审美等内涵的总和。美国学者阿布拉姆斯将作品、现实、作家、读者四个要素构成某种确定的三角关系,作品是系统中心,同时连接着其他三个要素。对作品意义的评价,一般要联系其他三个要素。上海市2006年文言文阅读考查题(第26题),要求考生对“为官而搜刮民脂无异于强盗而劫夺钱财”(刘大魁《半野园图记》)的思想意义进行评价,是“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的典型试题。考生应就形象意义、社会意义和教育意义加以评价,它们对应了作品、现实和读者三要素。对于文学作品和非文学作品而言,作品意义的表现方法不同,评价方法也就不同。对于文学作品,往往要透过形象去评价;对于非文学作品,抓住关键语句即可直接评论。

二、考试题型及发展趋势

各地的历年高考试卷中,对文言作品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的考查,几乎都集中在分析理解和归纳概括这两方面,主要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长期以来,这已成为关于思想内容考查的经典题型。这种题型的选项只是对文本的简单翻译与转述,基本没有体现能力考查的要求。2014年浙江卷出现赏析类选择题(李贻孙《欧阳行周文集序》),但转译复述的实质依然没有改变。总之,真正的评价题型尚未成为高考文言文阅读考查的关注重点。但是,上海自2006年以来即出现了有关评价文言文思想内容的主观性考查题型,此后相继出现过思想意义、创作意图、观点态度等方面的评价考查试题。上海的这种貌似“非主流”的题型在全国各地高考命题中已经开始产生影响,2010年以来北京卷(2010、2014)、江苏卷(2014)和四川卷(2014)等先后出现类似改革。北京卷的两次命题都要求学生结合当下社会生活阐发自我感悟,不是纯粹的作品评价考查,而带有对生活的感受与体验性质。到目前为止,虽然全国其他省市都没有出现此类考查,追步上海的三省市的改革也大多停留在理解层面,但这种变化的影响不可小觑,我以为将会成为文言文阅读考查的基本走向。

三、评价策略与实施路径

在古代诗歌鉴赏和现代文阅读考查中,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和作者思想观点的题型经常出现。我们的应对经验往往是通过整体感知、理解意图、确定关联、筛选信息和组织答案等五步完成有关评价的考查,但是这些思路与方法显然缺少针对性和有效性,显得空洞而无实效。现根据考点知识诠释,结合文言文阅读考查的实际情况,给出参考性的四步评价策略,即一个基础,两个角度,三个支点,四个注意。

首先,整体理解文本内容,奠定评价基础

要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实施评价,首先要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有准确理解。一般说来,我们要抓住思想内容是什么、如何表现思想内容和思想内容有何意义三个方面,疏通和理解文本内容。

近年来,文言文阅读的考查文本以人物传记、叙事散文和论说文为主,且以论说文为例说明。譬如,如何为评价苏洵《六国论》的作品主题做好内容理解方面的准备呢?第一步通过关键语句获取作者的观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并掌握“赂秦而力亏”与“不赂者以赂者丧”两个分论点。第二步通过关键语句疏通文本的“总分总”论证结构,且要能理解正文的论证过程与方法。正文的两段文字各自对应两个分论点,主要通过对比论证方法,阐述清楚了贿赂者和不赂者亡国的原因,并在最后提出了两条治国之道,即“礼天下之奇才”和“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第三步通过关键语句分析获取作者创作意图在于借古讽今,作者认为“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这是作者要向北宋统治者阐明六国破亡道理的真正意图:治国者要自立自强。

通过上述三步,借助梳理和分析理解基本内容,通过发现和比较理解论证方法,通过综合思考理解作品主题,对作品思想内容有了比较准确的理解,我们才可以对作品主题实施评价。当然,关于思想内容的评价问题,基本上都蕴含在这三步的具体分析中。如果文言文阅读文本是叙事散文,对文本思想内容的分析理解思路大致与此类似,只要将说理思路转换成叙事思路加以梳理即可。至于人物传记类文本的思想内容分析,则又要简单得多。

其次。掌握常见评价角度。控制评价方向

虽然说考查中往往要求对具体内容加以评价,但是考生需要全面复习并掌握评价的相关知识。就作品思想内容评价而言,一般说来需要在思想内容和表现价值两方面展开评价。

对于思想内容,我们通常需从正确性、深刻性、独特性和启发性等角度加以评价。这里将宋代苏洵、苏辙和元代李桢的三篇《六国论》加以综合考察,以此为例说明评价的角度问题。首先,在作者观点上,苏洵认为六国之亡“弊在赂秦”,苏辙认为“不明天下大势”,而李桢则认为“六国皆欲为秦所欲”。在六国何以灭亡这个问题上,没有所谓的正确答案,三篇文章各持己见固然不成问题。相比之下,苏洵与苏辙都从六国角度探寻原因,而李桢则从六国与秦两方面寻找原因,在排除厚六国而薄秦的偏颇之论后,阐明自己“只有行仁义方能免于灭亡”的观点。这样看来,李桢的观点就显示出独特性而高出一筹。当然,苏洵的文章能针对北宋的现实处境,从割地求和与忍让无度中发出振聋发聩之声,有其深刻的现实意义,体现了他深刻的家国情怀。相对而言,苏辙以地理环境和治国之策两方面阐述不审天下大势的观点,就显得中庸且平庸了。

对于表现价值,我们通常需从文学、社会、审美等维度加以评价。试以柳宗元的“永州八记”为例说明意义评价的角度。这一组文章是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后寄情山水抒发郁闷之情的游记散文。永州山水幽奇雄险,在柳宗元到达永州之前,许多地方还鲜为人知。柳宗元因参与王叔文革新而被贬永州,又逢其母病故,王叔文被处死,自己不断受到诽谤和攻击,心情压抑。在此期间,柳宗元便到处游览,搜奇探胜,借以开拓胸襟,求得精神慰藉,发而为文便是著名的“永州八记”。这些优美的山水游记,生动表达了人对自然美的感受,丰富了古典散文反映生活的新领域,成为我国古代山水游记的经典,并确立了山水游记作为独立文学体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借助这个概述,我们应能抓住评价“永州八记”中八篇文章之作品意义的三个方向:文学价值应该关注柳宗元如何描摹永州山水、如何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以及文章在文学史上的开创性意义,社会价值应当关注柳宗元借感悟山水而写怀才不遇和抨击时事的深远寄托,审美价值应当关注古代文人在山水与人生之间获得的境界升华。

第三。抓住显性形式支点,具体实施评价

文本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意义都要通过语言形式来实现,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就要以此为依据。可资评价的语言形式主要落实在关键语句、重要形象和特殊手法三方面。

首先,关键语句主要有主旨句、概括句、重复句和抒情句。蕴含主旨的语句自然是评价的首要支点。欧阳修《醉翁亭记》的主旨句显然是“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考生应依此对思想内容做出“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抒发了他贬谪后的抑郁心情”的评价,“述以文”中蕴含的正是“名岂文章著”的愤懑与抑郁之情。文本中的重复性语词也是实施评价的重要支点。袁宏道《徐文长传》以奇文传奇人,全文短短700字而用11个“奇”字,末段竟然连用5个“奇”字,连用3句“无之而不奇”,考生无疑需要从这反复之中切入,看徐文长之奇人奇事奇志奇遇,剖析到最后自然应该将“奇”字旨意落实到“雅不与时调合”的理解中。

其次,重要形象包括了人物形象和核心意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尤其要重视从形象人手。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中的小丘,作为游记的核心形象,风景秀丽而山石奇特,却不为人知而遭人遗弃,作者赏其美景怜其遭遇而购为己有,这就是小丘的形象及其命运。透过这个形象,考生应该理解作者“借山水之题,发胸中之气”的写法,并能对思想内容做出“慨叹美景被遗弃荒野无人赏识,正是借以倾吐自己横遭打击、抱负不展的不平之鸣”的正确评价。而关于人物形象的评价,主要是对其性格特征和行为品质加以评价,人物传记中这种角度的评价考查可能会更多一些。

第三,特殊手法主要指最能凸显文本主旨的艺术手法,因文而异各有奇效。韩愈《张中丞传后叙》是其文学作品中被公认的经典名篇,它既有形象的描绘,又有道理的阐明,还有抒情的感染,尤其突出的是这种被综合运用的议论、叙事和抒情手法,在文中几乎有着截然分开的鲜明印记,却依然给读者善于御文之感。正如沈德潜所言,“辩许远无降贼之理,全用议论;后于老人言,补南霁云乞师,全用叙事;述张巡轶事,拉杂错综,史笔中变体也。”考生评价该文思想内容无疑是要从这特殊的表现艺术上进入,然后阐述其所指向的思想内容得到了怎样集中、深刻和巧妙的表现。

第四。关注相关隐性元素。提高评价精度

在显性的形式支点之外,我们还需要特别关注那些容易被忽视的隐l生元素,它们往往能为思想内容的评价提供更为精准的支撑。这些隐性元素主要指创作意图、深层意义、情感流露和细节暗示等。

作品的表现意义往往大于作者的表达意图,但是若能通过揣摩创作意图而帮助理解作品思想内涵,就可以比较准确地掌握文本深层意义,对于古代作品尤其如此。考生若是评价苏轼的《方山子传》,自然要对创作意图与深层意义加以考察和评判,因为这是苏轼的高明之处与用心之处,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苏轼明写陈季常怀壮志终不遇,隐居山林而犹存精悍之色,创作意图是什么呢?从作者自道谪居光黄而难遇异人的抒写,可以窥知其失意之心和归隐之意,暗写自悲不遇的创作意图就敞露出来。陈季常的由侠而儒而隐的人生遭遇,深刻反映了当时北宋统治者的昏聩遗珠的用人现状,表面为方山子怀抱不平,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统治当局的极度不满和丧失信心。这就是作者隐藏于作品之中的深层意义。

在文学性作品中,作家往往重视借细节以传神,以写小而见大,情感态度流露于其间,这就要求考生在评价时需要对此引起足够重视。《刺客列传》中关于刺杀,作者调用了细节描写,譬如写荆轲设想如何刺杀秦王时的动作描写是“臣左手把其袖,右手椹其胸”,实际上廷刺秦王时的动作描写是“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椹之”,而与这两个细节描写相关的失手结果是“未至身,袖绝”,这两处的细节描写之后的结果交代显然有着暗示作者态度的作用。考生若能对照阅读,自能发现司马迁在前文铺垫盖聂败轲的意图,评价荆轲时就会更为辩证,而不至于置其才不堪用的事实于不顾,评价也会更为客观公正,但是故事渲染死义背后的悲剧意味反而更为浓厚。

关于“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虽是考查趋势,但目前尚未成为考查主流,可以参照复习和示例分析的考查文本甚少,但考生若能结合少量试题和更多的课内文本加以研习,牢记评价的基本策略,应对大至篇章或小至语句的思想内容评价,应该能达到较为从容的境界。

猜你喜欢

观点考查意义
配合物的常见考查
一件有意义的事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有意义的一天
观点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诗里有你
业内观点
新锐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