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的特征与发展趋势探析

2015-05-30方琳

2015年48期
关键词:传播方式传统媒体受众

方琳

摘 要:随着互联网和数字媒体的飞跃式发展,新媒体逐渐取代传统媒体的主导地位,成为社会的主流媒体,对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对于新媒体的认识各个学者可谓见仁见智,本文主要通过探讨新媒体数字化、交互性、个性化、即时性和共享性的特征以及三网融合化发展、新旧媒体交互式发展、技术阶段化发展和用户自主化发展的发展趋势,以求更好地理解、应用和发展新媒体。

关键词:新媒体;特征;发展趋势

当今时代,媒介领域日新月异,数字技术与信息技术的革命,催生了新媒体。新媒体是指不同于传统媒体的新的媒体形态。新媒体并非特指某一种媒体,它是依据社会科技水平的提高、媒介使用情况的优化以及人们对信息需求方式的改变而形成的新的载体方式。新媒体的“新”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新的应用技术,当今时代的新媒体主要是指建立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之上,延伸出来的各种媒体形式。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在很多方面产生了革命性的冲击,已经以势不可挡的趋势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一、新媒体的产生及概念简析

“新媒体”一词最开始是出自1967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负责人P.Goldmark的有关开发电子录像的项目计划书中。1969年,由美国传播政策总统特别委员会主席E.Rostow在向尼克松总统提交的报告书中,也多次使用“新媒体”一词。自此,“新媒体”开始在美国乃至世界狂热起来,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成为热门话题。随着新媒体日新月异地发展,“新媒体”这个词汇在我国学界也炙手可热,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

关于新媒体的概念可谓见仁见智,莫衷一是。对新媒体概念的界定也是各执一词,在众多学者中,目前为止较为有影响力的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从传媒技术角度来界定新媒体,如黄传武教授认为,新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通过电脑、数字电视、手机等各种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2]第二种是从时间的角度来界定新媒体,如邢长敏认为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新媒体总是相对于“旧媒体”而言,是出现于传统媒体之后,结合先进技术的传播信息的中介,并且是一个外延不断扩展的范畴。[3]第三种是从具体特征出发来界定新媒体,认为新媒体具有“数字化”、“互动性”的特征,如廖祥忠认为新媒体是“通过数字化交互性的固定或移动的多媒体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4]

综上,我认为新媒体是相对于“旧媒体”而言的,利用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通过各种当今先进的传播媒介,进行传递信息和提供服务的新的传播形态。

二、新媒体的特征

“新媒体”总体说来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任何“新”都是跟“旧”相对的,正如“新媒体”总是跟“旧媒体”相对的。“旧媒体”曾经也是“新媒体”,而“新媒体”的外延不断扩大,处在不断的变化发展过程中。要深刻理解一个新事物,必须从它的特征入手。正是因為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有着鲜明的特征,才使得新媒体成为一种新型的传播方式。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数字化

媒体的发展最主要就是依赖于传播技术的发展,而数字技术的发展给新媒体的发展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数字技术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信息载体是比特,使用的是数字语言,由此可知,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是新媒体的催生剂,数字化由此成为新媒体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新媒体的数字化不仅仅表现在传播方式和接收终端的多样性上,还表现在表达方式的多样性上,融合了多种表达方式,打破媒介之间的阻隔,同一内容可以通过多种介质进行传播。

第二,交互性

与传统媒体不同,由于传播方式的重大变革,每个人都从信息的纯粹接收者,变为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又是信息的收集者和发布者。信息的发布者和接收者之间的信息交流不再定向单一,变成了双向互动的过程。百度副总裁梁冬曾经说过:“新媒体让受众和媒体之间的边界消失了,用户从单向获取媒体内容,到互动获取乃至创造内容。”[5]在新媒体的传播秩序中,没有传统的等级划分,没有把世界划分为传播者和受众,只有用户,开创了前所未有的互动新局面,同等的话语权成为新媒体传播过程中独特的风景。

在新媒体中,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的互动性表现得最突出。包括各种论坛、博客、社区、微博、播客、维客等,每个人都可以在上面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受众与媒体、受众与受众的互动时时刻刻都存在。

第三,个性化

新媒体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和需求提供满足受众的个性化服务。人们对信息有自主选择权,还可以改变信息传播的形式和内容。新媒体承认个体的差异性,强调对个体的关注,每个人都能发表个性化的观点,展示真实的自我。

个性化的传播方式使得每个人都可以发布信息,影响他人,但是新媒体又是一把双刃剑,也可能泄露个人信息和隐私,众多发布的信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因此加大了管理难度,影响受众的判断力,甚至影响舆论导向。

第四,即时性

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使得信息得以即时传播。受众可以随时随地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发布到网络或其他载体上,新闻事件的现场直播、突发事件的追踪报道、个人意见的随时发布,受众也可以通过各种终端在第一时间及时收到信息,并可以在最快的时间做出反馈或者进行讨论和交流,做出最佳应对措施,极大地缩短了反应时间,克服了传统媒体反应时间慢、应对周期长等缺陷。

传统媒体点对点、点对面的单向传播被点对点、点对面、面对面的多重传播方式取而代之,信息的传播更加快捷,不再受到时间的限制。网络上再也没有第一手新闻,因为新闻总在不断更新。

第五,共享性

传统媒体主要依靠地面传播系统,通常局限在一国的范围或地区,各国为了进行文化控制,甚至封锁境外媒体在本国的传播。“地球村”正是利用新媒体的媒介技术打破了地理区域的限制,使得各种信息在地域上全球覆盖,信息实现海量储存,超链接技术的应用将网上的信息融合,也为受众提供了海量的信息。整个世界形成一个巨大的数据资源库,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共享信息。

三、新媒体的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新技术的引入、新渠道的开拓对于改变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在媒介发展史上,每一次媒介应用技术的重大变革都会产生所谓的“新媒体”。正因为新媒体产业的迅猛发展,新媒体已经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了对新媒体的研究走向深入,对于新媒体发展趋势的探索也在持续升温。所以,新媒体的发展趋势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

第一,三网融合化发展

新媒体的发展过程就是媒体不断融合的过程。我国已经实施了“三网融合”的战略目标。“三网融合”是指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互联网的融合,三大网络经过技术改造,从各自独立的、封闭的、单一的专业网络向开放性的、融合性的、开放性的网络转变,技术功能趋同,业务范围相近,网络互相联通,资源实现共享,相辅相成,实现相互渗透和交叉,最终为用户提供多元化和个性化服务,实现优势互补,优化网络性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三网融合给用户带来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务,由以前的单一服务变为文字、语音、图像、视频和数据等综合业务,用户可以用各种终端和接入方式随心所欲地享受个性化服务。

第二,新旧媒体交互式发展

传统媒体为了获取一席之地,不得不与新媒体相结合。一是新媒体不能完全取代旧媒体。传统媒体具有巨大的品牌优势和影响力,特别是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获得了比较大的成长。二是传统媒体充分利用新的技术,谋求多媒体化经营,以求实现与新媒体的整合与优化。新的媒介传播方式是兼容并蓄的,更具开放性,不仅仅是新媒体特有的功能,任何媒体都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新的传播技术来实现传播方式的创新和飞跃。从长远来看,在传媒革命的浪潮中,新旧媒体的融合是媒体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都应该积极参与到传播方式的调整和创新上来,顺应媒体发展潮流,实现新旧媒体融合,达到共同发展的目标,最终满足用户更全面、更多元、更专业的服务要求。

第三,技术阶段化发展

新媒体时代,媒介技术的革新可谓日新月异,杨驰原教授总结出媒体融合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包括数字化实验阶段、产业化探索阶段和融合发展阶段。[6]数字化实验阶段主要有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数字电视、移动电视等;产业化探索阶段出现了手机报、车载移动电视得到广泛应用,博客兴起,微博在2009年出现;融合发展阶段我国进入3G时代,微博发展迅猛,ipad的出现,2011年诞生了微信,是亚洲最受欢迎和最多用户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

当然,新媒体时代起主导作用的是媒介技术领域的革新,其带来的消极影响是,偏向形式的创新,忽视内容的创新。媒介领域的“硬件设施”愈加完善的同时,“软实力”却有待加强。媒介设备越来越便捷,形式上的创新令人应接不暇,但是内容質量却不见相应的提高,内容的生产和创新也相形见绌。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待发掘,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也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分,提高文化软实力,不仅是我国文化建设的战略点,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目前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明显比经济建设滞后,在内容的生产和创新上明显不足。虽然随着新媒体的深入应用,内容的创新有所提高,但是还应下工夫,加强内容创新,才能让新媒体产业真正有丰裕的精神食粮,实现新媒体的真正繁荣。打破新媒体行业长期以来形式和内容的发展失衡。

第四,用户自主化发展

在传统媒体时代,传播者占据主导地位,决定着传播的内容和形式、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信息的流向和渠道,牢牢掌握话语霸权,人的自由意志被忽视、被淹没。在以数字化为根本特征的新媒体时代,更加注重用户体验。“用户”作为一个传播对象的核心概念,早已显现出它的时代性。“用户”拥有自主权、控制权,互动性和创造性等特点。每个个体既是传播者又是受众,用户获得自由话语权,人的主体地位得到彰显。

2003年,英国电视管理机构ITC公司的调研报告就提议,为了确保用户都能参与到数字电视革命中来,并从中获益,数字电视产品需要更多地围绕以用户为中心这个理念进行设计。

百度公司的用户也可以设置和修改各种新闻属性和关键词,实现个性化设置,简化了用户的操作流程,极大地节省了用户搜索信息的时间。维基百科也是很典型的例子,大部分页面都可以由用户进行阅览、设置和更改,总编辑次数超过10亿余次。

新媒体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不断满足用户的各种个性化需求,实现用户本质上的自由。在新媒体世界,参与的用户在信息交流过程中享有绝对的自主权,因此用户在新媒体时代被激发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智慧,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都得到空前的发展,人作为人的自由本质也将得到实现。新媒体引发的传播方式的革命,人们不仅拥有自主传播权,可以分享新媒体开创的新的传播秩序的民主和平等,真正实现人的言论本质上的自由,而且对人的生存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于人全面实现真正的自由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作者单位:长沙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 黄传武.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

[2] 邢长敏.论新媒体定义的重构[J].新闻爱好者,2009年第20期

[3] 廖祥忠.何为新媒体[J].现代传播,2008年第五期

[4] 梁冬.定义新媒体三大特征预示媒体新时代到来[EB/OL].[2014-02-12].http://news.ccidnet.com/art/1032/20061026/933017_1.html.

[5] 杨驰原.媒体融合发展三阶段:数字化产业化融合化,[2014-07-22].http://news.sina.com.cn/m/2014-07-22/163830560690.shtml.

猜你喜欢

传播方式传统媒体受众
左维泽:肝炎的分类、传播方式及预防
节日宣传,让传统传播方式换“新颜”
“自媒体”与“把关人”——微博作为一种传播方式的法律问题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