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释放领头雁的乘法效应
2015-05-30薛红伟
薛红伟
在区域教育管理的过程中,各地都在努力更新理念,适应新变化,尝试新举措。其中有的比较成功,有的走了弯路,我们该如何看待新出现的这些问题?本期将提供基层案例研究和专家点评文章,以期为基层提供决策参考。
——编者
2014年初夏,一场名为“风华杯”的教师课堂教学比赛正在南京市秦淮区举行。这次比赛中,一年前在区里还默默无闻的双塘小学,参赛的五名教师竟然全部获得一等奖。要问是什么力量让这样一所原来陷于沉睡的学校这么快“醒来”?该校校长成剑毫不犹豫地回答:“靠1+X!”被“摇醒”的,不止这一所学校。
“1+X”来了
同各地一样,近年来该区虽然也采取了一些促进教师合理流动的措施,向薄弱学校派遣优秀骨干教师直接“输血”,但受数量、规模、制度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师资并没有从根本上实现均衡。
2014年春季,秦淮区教育局与南京市小学教师培训中心联合启动了小学优质均衡“1+X”校本研修实验项目,旨在全面激活教师成长,帮助薄弱学校完善自身“造血”功能。
“1”,就是由名师担当的学科导师;“X”,指受助学校相关学科的多名教师,“1+X”则是导师引领下的学科研修团队。项目通过区域内优质小学的优秀教师与托管校、联盟校的教师组成校本研修协作体,促进那些相对薄弱的实验学校形成自主成长的骨干教师队伍。“X”将来既可以发展为多个团队,同时也可看成是数学中的乘号,寓意在导师引领下,实验校的学科教师能够实现内生发展,进而取得乘法效应。
秦淮区首批有10所小学进入实验项目,其中5所作为领衔校,5所作为实验校。
项目规定,每所领衔校每学年要向实验校派驻5名不同学科、不同学段的导师,这些导师均为市、区骨干,他们每周要有半天时间在实验校工作。导师们肩负的职责包括:开展示范教学、集体备课、听课研讨、举办讲座等形式的活动;在工作过程中发现和挖掘一批有追求、有潜力、有素质的青年教师,通过指导和引领,帮助实验校培养一批市区骨干教师等等。
导师是“陪你一起逛街的人”
既非教研员,也不是主任或校长,导师仅是市区骨干教师,从专业和行政层面都不容易形成管束力;同时,两所学校的老师一起进行校本研修,最大的难题在于校园文化的差异。因此在“1+X”校本研修中,名师“1”的角色定位尤为重要,处理不好,很可能就只是做表面文章,甚至适得其反。
对“1”和“X”们的关系,有的学校做了形象的比喻:“X”逛街买衣服的时候,身旁多了一个陪伴的人“1”——他可以用专业的眼光给“X”当参谋,提醒其衣服是否合适、还有哪几款可能适合,可以助其尝试。
既然只是“一起逛街”的人,这种校本研修就多了一份自由和轻松。
在这样的定位中,领衔校和实验校两校老师们一起开展学习、研究,有欢笑也有辩论。导师们依据教师教学特点和成长方向进行的听评交流,为后期有针对性的指导提供了真实、直观、有效的依据。从面对面交流探讨,聆听教师们的困惑,到问诊阻碍质量提升的症结,研修活动成效显著。
一次对薄弱学校的全面激活
双塘小学是5所实验校中的一所。项目实施之前,双塘小学的老师们每年很少有机会开设公开课、研究课,校本研修一般都是以听外面教师或本校个别青年教师上课为主,也较少进行反思研讨和交流。
心不甘、情不愿的研修是推不动教师的。对各实验学校的“X”们尤其是中老年教师来说,因为身体和心理的原因,纷纷提出“能不能不开课,只研讨或者分析”。常常坐镇“1+X”校本教研现场的区教育局副局长庄芸感觉:“老师们长期‘不跑步了,因而连伸出脚向前迈步的自信和勇气都没有了。”所以,更加坚持这种校本教研要以实验校的教师为主,因为发展的是他们。
只一年,这种新型的校本研修模式在秦淮区就已蔚出氛围。以“1+X”为平台,领衔学校与实验学校建立起优秀课程、优秀师资共建共享机制,导师在实验校听课近500节,指导教师200多人次,共同开展的研究探讨活动超过150次,名优师资因此而实现了常态共享。
薄弱学校被实施了一次全面激活的“手术”,激活了兴奋点,教师活了学校就活,“1”和“X”的努力便有了收获。
秦淮区教育局局长李海岩认为,“1+X”校本研修项目,探索了骨干教师流动的区域模式,充分释放了领头雁的乘法效应,为全区即将开展的教师“区管校用”改革奠定了基础。(苏婷 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