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纳兰性德现象”与少数民族文学的“中国梦”

2015-05-30田婧媛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5年4期
关键词:满汉纳兰纳兰性

田婧媛

摘 要:少数民族文学的“中国梦”是当代实现各民族相互融合、发展和共同繁荣的伟大目标,而清初的“纳兰性德现象”是民族文学之间相对话、渗透、共生的典型现象。将“纳兰性德现象”与少数民族文学的“中国梦”结合研究,可以打破少数民族文学保护研究的困境,为实现少数民族文学的“中国梦”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纳兰性德现象 少数民族文学 中国梦★基金项目:本文所依托科研项目为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supported by“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项目名称:“纳兰性德现象”与少数民族文学的“中国梦”,项目编号:14CX06060B,获批时间:2014年3月15日

“纳兰性德现象”与少数民族文学的“中国梦”不谋而合,它是纳兰性德的作品中体现出的对本民族文化和多民族国家文化的认同,并反映出在清初民族冲突与融合之时,满汉民族文化形成的相互对话、共生、渗透的现象,其对实现少数民族文学的“中国梦”有着不少的借鉴之处,故本文以“纳兰性德现象”为契机来诠释少数民族文学的“中国梦”。

一、构建少数民族文学的差异性——纳兰氏诗词中的满族文化印记

(一)满族特有的生活方式

在《塞垣却寄》中有“还将妙写簪花手,却向雕鞍试臂鹰”,纳兰驾着骏马奔驰在山林中,臂架上飞回的鹰捕获到猎物,词人欣喜之情溢于言表。除了渔猎还有骑射也是满族的特色生活方式,康熙帝曾说:“骑射乃我国家振兴要务。”骑射是满族人生产和生活不可或缺的技能,满族无论是男女老幼都会骑射,长途迁徙多是以马代步,所谓“经过妇女多骑马,游戏儿童解射雕”(杨宾《柳边纪略》)。纳兰性德也不例外,“有文武才,每从猎,射鸟痹兽,必命中”(徐乾学《纳兰碑文》)。纳兰的词作中也多骑射打猎的生动场面,如“射生才罢晚开筵,十部笙茄动螟烟”(《西苑杂咏·和荪友韵》)、“过尽遥山如画,短衣匹马”(《一落索·过尽山遥如画》)、“落日万山寒,萧萧猎马还”(《菩萨蛮·黄云紫塞三千里》)。这些都反映着满族尚骑射的民俗风情。

(二)边塞军旅生活

曾经的军旅生活,熔铸了纳兰性德军人与词人的双重气质,使他能以一颗敏锐的艺术之心感觉军旅生活的潇洒与豪迈。

纳兰性德在《点绛唇·五夜光寒》中如是写道:“五夜光寒,照来积雪平于栈。西风何限,自起披衣看。对此茫茫,不觉成长叹。何时旦,晓星欲散,飞起平沙雁。”这首词描写着边塞寒冬黎明时的景色,词人将“光寒”“积雪”“西风”“晓星”“平沙雁”相组合浑融,语言质朴地展现给读者一幅塞外清晨寂静的雪景。况周颐评纳兰性德“纯任性灵,纤尘不染”,再恰当不过了。比较这首景色的空灵澄澈,《长相思》和《如梦令》描写的军旅生活表现得更富有生命力和气势。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检关那畔行,深夜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聪碎乡心梦不成,故国无此声。”(《长相思·出塞》):“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如梦令》)词中一方面描写了塞北军旅特有的“千帐灯”“万帐穹庐”“狼河”景色,另一方面韵律优美缠绵回荡,饱含着含蓄深沉的思乡情愫。纳兰性德将满族的军旅生活与中原传统思乡感情相结合,水乳交融,豪放中带有婉约的细腻。

另外在《菩萨蛮·荒鸡再咽天难晓》中有这样的词句:“毡帐绕牛羊,敲冰饮酪浆”;《于中好·谁道阴山行路难》中也有:“谁道阴山行路难。风毛雨血万人欢。松梢露点沾鹰绁,芦叶溪深没马鞍。依树歇,映林看。黄羊高宴簇金盘。萧萧一夕霜风紧,却拥貂裘怨早寒”。这些都是八旗军旅食宿与射猎生活的真实写照。

二、纳兰氏对多民族国家文化的认同

(一)动态的眼光看待本民族的文化发展

纳兰性德在《浣溪沙·一半残阳下小楼》中写道:“一半残阳下小楼,朱帘斜控软金钩。倚阑无绪不能愁。有个盈盈骑马过,薄妆浅黛亦风流。见人羞涩却回头。”词人倚靠在窗前,望着远方的晚霞,此时一个骑着马儿曼妙身姿的姑娘盈盈而来,看到词人她羞怯地一低头而过,然而,令人欣喜的是,走后的她仍莞尔回头望来。纳兰细致刻画的满族姑娘不同于以往,上文提及满族男女老幼皆骑射,那时的满族女子骑马射箭、豪爽泼辣,而此词中满族姑娘虽带有英姿飒爽的气息,却融合了汉族姑娘的怀春和羞怯,是汉族文化对满族女子从情态和心理上改变的真实写照,表现出清初满汉交融后满族人民心理活动变迁的轨迹,具有清初满汉融合的时代意义。

(二)接纳中华民族的历史,萃前朝治国经验

严迪昌《清词史》评:“全是凭吊语,绝非新朝新贵的语气。”纳兰的心中或许并没有将先祖的战争认为是满族对异族的征服,不是站在胜利者的角度去思索,而是站在宏观的历史高度,将这场战争认为是历史变迁、朝代更迭应有的发展轨迹,每个朝代都是由繁荣昌盛到如今的荒草丛生。面对清初国家政局的不稳定,纳兰无心享受生活,清王朝的未来在哪里,如何治理发展国家才是他所关心的事。

纳兰从接纳和赞许本民族历史文化变迁到公正不偏地认同肯定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他没有异族对他国的征服自豪感,只有对前朝历史的包容、接纳与学习,从单民族政权走向多民族政权的构建,渴望着社会的和谐、进步与繁荣。纳兰氏的思考,代表着少数民族认同中华民族的大集体,他渴望融入这个集体,为国家的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结交汉族文人,构建和谐的多民族国家

纳兰词中有30多首竭至诚、倾肺腑的词,讴歌了自己与汉族朋友的深厚友谊,如《点绛唇·小院新凉》《金缕曲·慰西溟》《水龙吟·再送荪友南还》《临江仙·寄严荪友》《浣溪沙·寄严荪友》。梁佩兰在《祭纳兰君文》评他:“黄金如土,惟义是赴。见才必怜,见贤必慕。生平至性,固结于君亲。举以待人,无事不真。”纳兰所交之友“皆一时俊杰,于世所称落落难合者”,如严绳孙、姜宸英、顾贞观、陈维崧、张见阳、蔡德清、徐艺初、梁佩兰和经岩叔。纳兰请他们居住在渌水亭,由此看出,纳兰仰慕汉族文化,怜惜有才德之人无用武之地,他渴望民族团结,建立相对平等的民族政权。虽然纳兰此举背离了清廷主流思想,但客观上促进了满汉文化交融,为康乾盛世的文化繁荣打下基础。

大赦令:“四月辛亥:上还京师,壬子谕大学士等,流徙宁古塔乌喇人犯,向者未悉其苦,今渴陵至彼目击,方知此辈既无房屋栖身,又无资力耕种,复重困于差摇,况南人脆弱,来此苦寒之地,风雪凛凛,必至颠路沟壑。远离乡土,音信不通,殊可悯恻,虽若辈罪由自作,然发辽阳等处安置,亦足以蔽其辜矣,彼地尚有田土可以资生,室庐可以安处,且此地罪人,虽在乌喇等处,亦无用也。”

由上大赦令可以看出,康熙已改变对汉族士大夫的歧视政策,认识到应改变民族政策,改变与江南汉族知识分子的关系。纳兰性德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了康熙,促成了康熙朝的民族政策,初步实现了自己多民族和谐相处、建设人道主义政权的愿望。

之后,康熙十八年,为改变清初的民族政策,团结汉族知识分子,开设“博学鸿词科”,此科考试人员由中央和地方官推荐,纳兰便推荐好友朱彝尊、陈维崧、严绳孙等参加考试。纳兰不仅在生活上帮助汉族友人,在政治上也团结他们,纳兰不仅仅是出于友谊和对汉文化的热爱,而是为了国家的安定、民族团结,为了振兴中华文化而做出的努力。另外,纳兰在两年内又与友人编撰完《通志堂经解》,它共一千七百九十二卷,收集了一百四十多种宋元以来解释儒家经典的书籍。

三、结语

纳兰性德在清代词坛享有盛誉,王国维认为其词“独得意境之深,可谓豪杰之士,奋平百世之下者矣。同时朱、陈,既非劲敌,后世项、蒋,尤难鼎足”。纳兰性德为何能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因为纳兰性德在长期的生活与学习中,形成了既有本民族的文化烙印,也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文化元素,他不断挖掘着满汉文化价值深层次上的理念契合,在满汉文化交流之间起到第三方协调的作用,形成了满汉民族间相互对话、渗透、共生的新局面。因此,为实现少数民族文学的“中国梦”,少数民族作家创作出的作品一方面应提炼本民族原始的、独特的民族文化,展现具有特色的少数民族历史、宗教、民俗等人文风貌,并描绘本民族发展中的动态生活所带来的审美感知的复杂性;另一方面应挖掘和表达少数民族文化与当今主导价值深层次上的理念契合,加速民族文学之间相互对话、渗透,最终形成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基石的价值导向,为实现少数民族文学的“中国梦”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法)阿尔都塞者.政治与哲学——阿尔都塞读本[M].陈越,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2] 王娜.纳兰性德边塞词研究[D].河北大学,2012.

猜你喜欢

满汉纳兰纳兰性
行书纳兰性德《长相思》(35cm×35cm)
设计师
满汉拟声词对比研究
《纳兰的雪》
基于晚清满汉服饰标本的“袖制”比较
纳兰性德: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
爱恨两难说纳兰
点绛唇·咏风兰
顺治满汉福字钱
真切自然:纳兰性德悼亡词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