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药职业教育化学课中实施思想素质教育的实验报告
2015-05-30杨静张清李永升
杨静 张清 李永升
[摘 要]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思想素质是职业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中亟待解决的薄弱环节。在医药职业学校化学教学中要根据专业及教材特点,确立思想素质教学目标,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步骤,贯穿思想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对比实验得出:实施思想素质教育的思路是正确的,提出的教学方法步骤是可行的,思想素质教育的内容及意义是重大的,实施效果是显著的。
[关键词]医药教育;职业教育;化学课;思想素质教育
[DOI]10.13939/j.cnki.zgsc.2015.45.156
1 课题的提出与研究的目的
目前,我国教育正处于伟大变革时期——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医药职业学校作为培养医药战线现代化人才的主要基地之一,更要将培养高素质的适应现代化需要的人才,作为自己的培养目标和任务。素质教育的内涵极其丰富,既包括政治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专业劳动技能素质,也包括身体与心理素质、审美情感素质,是集以上各种素质的开发、培养于一体的整体性教育,使受教育者真正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而在诸多的素质教育中,必须把思想道德素质放在首位。
和普通中学相比,医药职业学校学生文化基础差,思想素质低,普遍存在不关心政治、不爱集体、不爱学习、纪律涣散的现象。医药职业学校开展素质教育较晚,还没有形成培养学生思想素质的观念,没有把思想素质教育研究放到与其他教研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所以研究在医药职业学校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是非常有意义的。
化学是我们医药职业学校的专业基础课,本身包含着丰富的思想素质教育内容,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素质教育。尽管如此,但仅以学科为中心,只把抽象的原理传授给学生,必将造成大多数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因为学生学习了化学用不上或不会用,他们不了解化学与社会、就业、生活等的密切关系。所以在化学教育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使学生懂得跟化学密切相关的医药卫生、环境保护、新材料、新能源和资源的利用等方面的知识。化学教育应注意让学生认识社会、认识生活中的化学,认识化学在将来工作中的作用。学习解决跟社会和生活有关的问题,培养其责任感,为他们今后就业、参与与化学相关问题的解决和决策提供必备性知识。
为了研究“在医药职业教育化学课中实施思想素质教育”的方法、步骤、内容意义,探索化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思想素质教育的新途径,我们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
2 研究的方法、对象、时间
研究方法:实验对比法
实验班级:药物制剂14级2班
实验对比班级:药物制剂14级1班
实验学科:化学
实验方法:在14-2班进行“在职业教育化学课实施思想素质教育”实验,在14-1班仍按常规教学进行,然后对二者作以比较。
实验时间:2015年3月—2015年7月。
3 在医药职业教育化学课中实施思想素质教育的方法与步骤
3.1 课前,教师备课要深入、充分挖掘教材中思想素质教育的内容,确立思想素质培养目标
化学学科自身的科学性、逻辑性及发展过程都是世界观的具体体现,都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因素,教师在备课时要对教材高瞻远瞩,充分挖掘思想素质教育内容,并确立明确的思想素质教育目标。
3.2 课堂上,教师要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结合知识教学,完成思想素质培养课堂教学目标
课堂上完成思想素质目标的方法很多,主要有讲述法、讨论法、渗透法、总结法等。例如,在讲授正课前,可以采用讲述学科发展历史故事的方法,既进行了思想素质教育又引入了讲课正题;在讲课中间分析问题时,可以和思想素质教育互相渗透;在课堂结束小结时,可以同时总结思想素质教育内容。
3.3 课后,根据课堂思想素质教学目标,布置相关作业
这些相关作业要求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有意识地按照课堂要求,提高认识、形成规范,提高思想素质,取得思想素质教育效果。
4 在医药职业教育化学课中实施思想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及取得的意义
4.1 在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工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促进中华民族振兴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作为专业基础课,化学教学中有着丰富、生动、具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4.1.1 古代化学上的发明创造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岁月中,我们的祖先对人类的文明做出过巨大的贡献。我国在化学上曾有过许多发明创造,通过生动的史实,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
4.1.2 现代化学科学的成就
1949年以来,我国的化学科学技术、化学工业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国已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世界石化产业大国,主要产品产量世界排名位居前列,氮肥、磷肥、纯碱、烧碱、硫酸、电石、农药、染料、轮胎、甲醇、合成纤维、聚氯乙烯等在世界排名第一,原油加工、乙烯、合成树脂等位居世界第二。在科学技术方面也有许多重大成果。
4.1.3 丰富的化学资源
我国地大物博,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处处都可以开发利用。我国石油年产量已达到1.89亿吨,跃居世界第四产油国家。在青海省祁连山南缘永久冻土带成功钻获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实物样品,成为世界上第一次在中低纬度冻土区发现天然气水合物的国家,也是继加拿大、美国之后,在陆域通过钻探获得天然气水合物样品的第三个国家。据科学家粗略估算,远景资源量至少有350亿吨油当量。以2011年为例,可供中国使用近90年。这些丰富的化学资源为我国工业发展、经济的腾飞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枕。
4.1.4 中外化学家及名人的感人事迹
从古代的炼丹家葛洪、近代的化学先驱徐寿到当代的化学大师侯德榜,在他们身上充分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是对学生进行坚持真理、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教育的良好教材。教育学生要扎扎实实地学好化学,用好化学,要有为祖国献身的精神。
4.2 在教学中抓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化学学科本身包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使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高尚的人生观,自觉地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认识、分析、解决问题,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它能给学生提供一种科学信念,即客观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人们有能力把握客观事物的规律。有了这种信念,就能在未来的工作中,披荆斩棘,开拓前进,这正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新型人才应具有的品格。
在传授化学知识的过程中,要用通俗的语言,把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具体化。例如,过氧化氢的分解,单独使用过氧化氢,其必须在微热的条件下才能缓慢的分解放出氧气(过氧化氢能分解生成氧气,这是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依据)。单独加热二氧化锰,不产生氧气,但在过氧化氢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则在较低温度下即能迅速分解放出氧气,而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性质都没有改变。由此可知,二氧化锰的存在是过氧化氢能在常温下迅速分解的外部条件。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中,反应物本身的性质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关键因素,是内因。除此之外,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也对化学反应速率有影响,是外因。在内因相同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外部条件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对于一个不可能发生的反应,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外部条件反应也不会发生。类似这样的内容很多,它们都从实践上验证着辩证法的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即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必须通过外因起变化,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联系到学生的学习也是这样的,一个班的学生任课老师相同,学习环境相同(外因相同),但成绩差别很大,关键在于学生自身(内因),我们可以通过改善教学设施,提高教学质量来创造良好的外因条件,但最终成绩是否提高还是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4.3 利用实验教学,进行优良品德教育
实验是化学学科赖以产生和发展的沃土,是化学学科的特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得天独厚的条件,通过实验教学,动手、观察等能力受到训练,智力因素得到提高。求实创新、勇于探索等非智力因素也因实验而有提高,同时使学生形成环保意识、安全意识、效率意识、竞争意识、拼搏意识、团结协作意识。在实验课教学中,可选择性地将一些实验课题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准备、自己操作。
化学实验有别于课堂教学,教师要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遵章守纪和集体主义教育,努力使学生在默契配合中,培养自己的组织纪律性和合作意识,进而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学生有时会因为实验现象的不明显,实验误差较大等原因,降低对实验的兴趣,甚至出现惧怕心理,这时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耐心帮助学生分析失败的原因,并安排重做实验,直到实验的成功,让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由此培养克服困难、坚韧不拔的意志;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一丝不苟、规范操作的认真作风;整洁卫生、注意安全的良好习惯等。
随着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化学科学为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然而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又给人类带来了灾难和烦恼。在全球,臭氧层遭受破坏,温室效应使地球温度升高,冰川融化使得海面上涨,这一切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在我国,每年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量也相当大,而且有增无减,大部分城市出现酸雨,由环境污染引起的事故每年多达数千次。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因此,在化学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能力。如实验后的废液要倒入指定容器,不能乱倒等,把环保意识渗透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5 实验取得的效果
5.1 学生的世界观有了明显改变
通过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坚定了实现中国梦的信心;通过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学生逐步形成了科学的世界观,能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分析和认识问题。更重要的是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给学生提供了一种科学信念,即客观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人们有能力把握客观事物的规律。有了这种信念,他们就能在未来的工作中,披荆斩棘,开拓前进,这正是现代医药行业所需要的新型人才应具有的品格。
5.2 同学的精神面貌大为改观,形成了文明、团结的集体
在14-2班化学课上充满浓厚的学习气氛,同学们精神饱满,课堂纪律明显好转,迟到早退现象大为减少,每次上课看到擦得干干净净的黑板和整洁的讲台让笔者从心里感到14-2班越来越好了,在学校开展的“争创文明班级”活动中他们被评为文明班体。
5.3 思想素质的提高明显带动了学习成绩的上升
入学时14-2班和14-1班成绩相当,期末考试14-2班比14-1班平均成绩高7.3分。
6 结论与分析
通过对比实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研究证明,在医药职业学校进行思想素质教育的思路是正确的,确实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提高思想道德品质,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2)本课题提出的在医药职业学校化学课中实施思想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步骤合理,可操作性强,抓住了医药职业学校学生特点,找准了医药职业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在医药职业学校化学教学中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在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的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问题:①在化学教学中实施思想素质教育要和知识教育紧密结合,相互渗透,不可分割,不可生搬硬套,不可强行说教。通过介绍化学与医药学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深层次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②在化学教学中实施思想素质教育要和当今社会结合,和最先进的科学发展结合,和生产生活实际结合,和学生个人思想结合,和日常学习、集体活动结合。要把历史和今天结合,把思想素质教育要延伸到课外,把思想教育变为学生的实际行动。③要求教师要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水平、渊博的专业知识和社会知识,更要有强烈的育人意识和责任感,素质教育不但是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也对老师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