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机电技术应用培训谈省培对高职教育发展的作用

2015-05-30袁琪

中国市场 2015年40期
关键词:高职教育

袁琪

[摘 要]文章通过参加机电技术应用培训,发挥高职院校骨干教师的教学辐射作用,从职业教育理念、实训实践操作及企业实践三个方面进行展开,采用专家讲座、理实结合、分组讨论等形式进行专项培训学习,结合本校实际,分析省培对高职教育发展的作用。

[关键词]机电技术应用;省培;高职教育

[DOI]10.13939/j.cnki.zgsc.2015.40.179

为切实提高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受学校派遣笔者有幸参加了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7月5日至7月31日举办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类青年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学习。此次培训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聆听职教专家的精辟讲座,分享教学名师的教学经验,学习专业知识的核心技能,观摩优质企业的前沿技术,大家不论在思想上,还是知识上都收获颇丰,使人受益匪浅。

1 学习职教理论,更新教学理念,职教专家引领,深度梳理高职教育发展脉络

培训第一周,主要对职业教育形式政策、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校企合作的研究与探讨等职教理论进行系统的学习。熊仕涛教授的《职业教育形势政策报告》[1]从分析职业教育发展的困惑入手,为我们全方面深入解析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主要精神,体会到未来职业教育的发展任重而道远;陈长江教授从特色专业建设中关于特色、关于品牌的解读出发,讲述了通过柔性化教学管理机制建设如何有效地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我们从宏观上对高职人才的培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魏少峰教授结合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现状分析和国际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启示,对目前高职校企合作工作中存在的困境和发展研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赵明安教授、陈少艾教授、谈留芳教授分别围绕人才培养方案,从方案的内容设计、方案的专业调研及论证、方案的制订案例分析三个角度向我们系统的展现了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全过程;而黄邦彦教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与实践》的专题讲座围绕国务院文件主要精神,谈到了国家和湖北省切实推进现代职教体系的举措,清晰的向我们展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路线图。

2 理实结合相得益彰,积极引导机电专业建设,提升高职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能力

培训中,我们首先学习了章国华教授的《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体系构建》[2],从整体上了解到机电一体化专业所涵盖的内容、教育教学应该如何实施等重要问题。在主线的引导下对各门课程进行具体设计。章国华教授以机电技术一体化专业课程为例向我们介绍了项目化课程的开发与教学实施。陈贵银教授《PLC控制原理与应用》、王文义教授《船舶电站组建与调试》向我们介绍了相关课程的开发。在专业教师团队的带领下,为我们开设了《电梯控制技术》、《变频调速技术》、《高级维修电工》、《自动化生产线安装调试》、《传感器技术》、《工业机器人》等多个课程内容的理论及操作培训。针对每一个项目的教学单元,均采用理实结合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比如PLC、变频技术、高级维修电工及自动化生产线等。整个培训教学主题明确,教学手段多样,教学方法灵活,教学设备齐全,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但是授课教师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使复杂问题简单化,很多东西都能联系到我们每位学员将来的日常教学中,并积极引导我们进行教学改革尝试和推动。

通过聆听各位专家教授的精彩授课,自己感受颇丰。以“学科为中心”的学习无法适应市场的需求,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应与时俱进,紧紧把握企业需求,在“以实际操作技能为中心”的课程结构设计方面花心思,对课程作出及时调整。此次培训除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外,更突出的一点就是以岗位技能为中心的教学,在实践教学中突出以学生“做”为主的项目任务驱动模式,按照设计要求完成设计任务。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帮助学生学得好,做得更好。授课教师为我们剖析了生动的教学案例、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操作了系统的实训设备,让我们对船院电子电气系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同时也对自身相关专业的学习和认知的缺漏项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3 感知企业文化,参与企业实践,感受企业运作

为了贯彻理论、实践相结合的认知规律,我们先后参观考察了武昌船舶重工、武汉东风电动车有限公司。我们学习了企业文化,了解企业的现状和发展,体验了企业管理,使我们更加明确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明确了高职院校要发展,就要与企业紧密结合,加强校企合作,做到资源共享,校企双赢。在武昌造船厂,我们听取了企业技术骨干介绍船体总体方案的设计流程及船体的制造工艺。结合企业现场实地的走访参观,让我们增长了见识,获取了企业对相关人才需求的信息。在走访参观了东风电动车集团有限公司过程中,我们对电动汽车的发展过程、发展趋势有了直观的认识,了解到当前电动汽车的技术瓶颈与未来汽车发展的核心技术。每一次到企业去参观调研都是一次提升,都有很深的触动。不仅看到了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和合作企业良好动态的合作关系,我们也深刻地认识到:

(1)核心技术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和保障,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使企业在行业中位于不败之地。工业4.0的时代即将到来,企业越来越多地需要实操型技能人才,这对我们高职院校的骨干教师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学生的技能培训要尽可能真实的展现工厂的生产环境,培养学生适应企业的能力。有的岗位不一定需要高深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水平,但是需要更多的有学习能力的一线操作者,需要他们能够根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设备的更新换代,自觉地学习,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因此在教学上就要将“教学生学”转化为“教学生如何学”,学习和建立新的教学观念。

(2)通过对企业的参观调研,也了解到企业对员工的要求,这为我们后续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实践参考。作为高职院校的骨干教师,既要给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更要教学生如何做人。在学生成才的道路上,教学生脚踏实地做事,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德育为先,技术为辅,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职场中可持续发展。

4 平台桥梁搭建,切实增近同行业广泛交流

参加此次培训的都是湖北省教学一线的精英、名师,对教育教学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相互交往中,我们结实了朋友,开阔了视野,沟通了思想,还就各学院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学管理、技能竞赛、人才培养等方面毫无保留的进行交流和学习。尤其是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对学生的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学生管理等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在实践操作环节,各位老师各尽其责,各出其力共同完成实训任务。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为湖北省高职院校的骨干教师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在探讨中让我们看到高等职业教育地区发展的差异,也决定在将来的工作中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在为期一个月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建立了QQ群,以便于大家今后交流教学经验、共享教学资源。此次的经历在我们人生中将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通过本次培训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课程开发与设计、教学方式、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有了一定的了解与提高。大家一致认为参加省培项目是很有必要的,不仅能夯实骨干教师的理论与实践基础,还能发挥其辐射作用,与省内的高职兄弟院校加强专业技术交流与合作。提升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增强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对高职教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这段时间的学习、实践使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学无止境。只有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不断地提高和更新知识,才能更好地适应教学的需要,培养出更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赵明安,熊仕涛.把握职业教育发展形势增强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能力[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2-4.

[2]章国华.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探讨[J].武汉传播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90-93.

猜你喜欢

高职教育
职业高校职业思想道德重要性探析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专业基础课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浅谈素质拓展训练对提高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