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美工程类硕士研究生教育对比分析与思考

2015-05-30蒋文波

大学教育 2015年5期

蒋文波

[摘 要]要了解中美工程类硕士研究生教育,需要了解中美两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史。通过以西华大学和美国密歇根大学为主要参考样本,从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制度、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学位审核等方面对中美工程类硕士研究生教育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针对目前我国在工程类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的各种弊端,在对比分析中美工程类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基础上,建议改革现有的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制;修订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加强硕士研究生的考核和过程监管,完善考核和淘汰机制。

[关键词]中美硕士研究生教育 工程类 招生录取制度 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 学位审核

[中图分类号] G6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5-0044-03

一、中美两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史

1810年,德国的柏林大学创建了世界上最早的研究生教育。[1]此后,该模式成为世界各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模仿的样本,美国也不例外。由于历史原因,发生于1861年的美国南北战争可认为是美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在此之前,仅有以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为代表的少数高校开设了研究生课程,其在整个高等教育中所占比例极小,本科教育仍占绝对优势。南北战争后,美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各个领域都需要一些理论水平高、创造性强的高层次人才来解决面临的理论障碍及技术瓶颈,这给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1876年,美国历史上第一所以培养研究生为目标的高等学校,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成立,这标志着美国现代研究生教育的开始。[2] [3]截至目前,美国共有3500多所高等学校,2 / 3以上可培养硕士研究生,1 / 3以上可培养博士研究生。相比于美国的研究生教育,中国的研究生教育起步要晚得多。1949年前,仅有极少数学校招收并培养研究生,获得硕士学位者不足300名。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开始真正起步并取得了较大发展,其共经历了启动期、挫折期、探索期、破坏期、恢复期、改革期和发展期等阶段。[4] [5]特别是2004年以后,硕士研究生逐年扩招,硕士研究生数量得到大幅提升。截止到2013年,我国共培养出300余万名硕士研究生,成为硕士研究生培养大国。

二、中美工程类硕士研究生教育对比分析

本文以西华大学和美国密歇根大学为例,对中美工程类硕士研究生教育进行对比分析。当然,无论从生源质量、研究生培养规模,还是从科研实力、学术地位等方面来看,这两所学校都差距巨大,并无可比性。但作为一个参考样本,他们本身又都或多或少地折射出了中美两国工程类硕士研究生教育体制的差别。

下面从招生录取制度、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学位审核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一)招生录取制度

1.生源

美国:很多硕士研究生都非应届毕业生,他们有一定的工作阅历和经验,知道自己对什么感兴趣,知道社会需要什么技能,他们学习目标很明确,积极性高。美国高校鼓励跨专业申请研究生,录取时对专业限制不严格,只要面试小组认为你满足录取要求即可。这样容易出现跨学科思维,多学科融合,很容易出现新的创新思路。美国高校硕士研究生的生源来源广泛,名校尤其如此。以密歇根大学为例,其共有来自114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这种跨国交流和融合对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有极大帮助。

中国:绝大多数硕士研究生是应届毕业生,毫无工作经验,再加上本科阶段因应付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放弃了很多专业课,根本不了解专业知识和社会实践之间的差别和联系。中国高校很少鼓励跨专业报考硕士研究生,很多学校在招生简章上明确要求,报考者需具有相近专业背景。中国高校硕士研究生的生源单一,对国际学生缺少吸引力,特别是对发达国家的留学生,仅少数985高校、211高校有国际生源,所占比例很小。

2.招生、录取方式

美国: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无需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只要有GRE成绩,在取得学士学位后,均有资格向心仪高校进行申请,且可同时向多所高校申请。申请时,必要的材料有:本科期间的所有必修课程的学习成绩、GRE成绩、相关领域教授推荐信2-3份、个人申请及陈述。[6] [7]非必要的材料有:能证明个人科研能力或创造力的各种科研经历、专利证书、获奖证书,各类特长证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证明等。高校在收到申请者材料后进行初审,初审通过后,获得面试资格,面试的组织在完全公平的环境下进行,评委并非全是申请学校的专家,还有部分外校专家,面试环节对是否会被录取有重大影响。对于国际学生,也可网上申请。美国研究生招生不存在调剂,每个申请者都是主动申请的,并希望自己在这个领域有所提升,学习主动性高。由于经过了严格的面试环节,很少会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面试环节是一个考查综合能力的关键环节。

中国:除少部分保送名额外,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必须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就工科类专业而言,外语、政治、数学必考,另加一门专业课,很多考生在本科阶段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准备研究生入学考试,凡与考试无关的课程,都认为是不重要的,这导致绝大多数学生未能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虽然近年来,部分高校也在加大面试环节比例,但跟满分500分的初试成绩比起来,面试环节对录取格局的改变程度有限。我国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是需要填报志愿的,由于各种原因,会出现调剂现象,部分学生在未充分了解调剂学校或专业的基础上盲目服从调剂,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3.导师

美国:硕士研究生入学后半年内或一年内不选择导师,只进行专业基础课学习,他们认为系统化的专业基础学习对从事科研十分重要。在后期很多环节中,导师并不是一个人,而是由主导师和其他3-4名导师组成的指导委员会,负责对研究生进行考核。[8]

中国: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立即进行导师分配,因部分学生是调剂的,对导师的研究方向不了解或不感兴趣,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以西华大学为例,导师一旦确定,无法更改,后续很多考核环节虽然也是通过小组考核方式,但导师起决定性作用,这很容易造成师生之间的矛盾。

(二)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

1.培养目标

美国:硕士研究生可大致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学位型两种。对于学术型硕士来说,硕士研究生只是一个过渡期,是本科阶段教育的延伸,是博士阶段教育的前期准备,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科研兴趣,为博士阶段进行高水平科学研究奠定良好基础。对于专业学位型硕士来说,更侧重于职业能力提升和专业技术的培养及应用,侧重于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

中国:很长一段时间内,硕士研究生作为一个完全独立的阶段,都试图培养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才。它要求硕士研究生都必须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必须撰写硕士学位论文,这导致各种抄袭事件不断发生,忽略了学生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近几年,很多高校也开始培养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加大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录取比例。但因各种原因,研究生仍然无法得到专业的、高层次的工程锻炼,两者仅存在名称上的区别。

2.学制

美国:硕士研究生的学制是弹性的,一般为1-3年。就工科而言,1.5-2年较为常见。学制长短跟所学专业有关,也与研究生自己选课规划有关,只要满足培养计划规定的各阶段学分和总学分即可。

中国:硕士研究生的学制几乎是固定的,均为3年。前几年,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的部分专业曾探索过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改为两年,但未执行几届,因各种原因,又都改为3年。就工科类专业,目前国内的学制都是3年。

3.学分

美国: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以学分制考核,就工科类专业而言,要求毕业时获得32-36个学分。学分全部由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环节、学术活动等组成,其中专业基础占60%以上,具体学分分配和要求视各学校情况而定。每门课总成绩大于80分才能获得该课程相应的学分。每门课的成绩又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平时作业或讨论、期中考试或月考成绩、期末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所占比重一般仅为40%-50%,这就要求硕士研究生必须积极参与该课程的整个学习过程,否则很难获得相应学分。

中国: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以学分制考核,以西华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为例,其要求毕业时获得32个学分,其中英语占5学分,政治占4学分。要说明的是,这并不是西华大学的特殊要求,中国所有高校的硕士研究生都有类似课程。课程的考核方式也基本由任课教师决定,有的甚至连期末考试都没有,更别提平时成绩和期中考试。从某种意义上看,我们更注重了形式上的东西,开设了课程,获得了学分,未重视过程监管。

4.课程体系

美国: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十分重视专业基础课程学习,注重夯实基础,拓宽视野,鼓励跨专业、跨学科选课,甚至校际选课(仅限于互相认可学分的高校之间)。入学后,学校会给出选课指南,在满足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研究生可自由选课,甚至连毕业设计也仅仅是选课中的一门。很多课程都无固定教材,以教师自编的讲义为主,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个性化、启发式、开放式教学,经常开展互动式研讨会,每位研究生必须发言,教师根据参与情况及效果,都会有相应的分数等级,计入平时成绩。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前必须做大量准备工作,而且积极参与每一次课堂教学,平时成绩太低导致总成绩低于80分,就无法取得该课程学分。几乎每门课程都有研讨会,在学期初都有研讨会的主题列表,列在课程表中。经过无数个这样的研讨会共同作用,学生即使未选修毕业设计课程,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已得到了很好锻炼。

中国: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十分细化,可选余地较小,正因为如此,跨专业、跨学科选课变得无法操作。几乎每门课程都必须指定教材,没有统一教材通常会被认为是不规范的表现。教学实施过程跟本科生并未有太大差别,很少有教师会组织研讨会。课程考核方式一般以报告的形式出现,有的甚至从网上下载几篇论文,稍微综合拼凑一下就应付过去。毕业设计作为最重要环节,从硕士二年级开始一直持续到毕业,占据整个研究生阶段2/3的时间。即便如此,学生提交的硕士学位论文还是鲜有创新性。由于忽略了每门学位课的过程监管,学生学习缺乏系统性,毕业后缺乏后劲。

5.学位审核

美国: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入口容易,出口难”的政策,每个阶段都有考核,有淘汰,虽未硬性规定淘汰率,但每个阶段确有被淘汰者。如:学位课程考核,只要有一门学位课程得到C等级,不能取得硕士学位;综合考试及答辩,对硕士阶段所学课程进行综合考核,必要时加入答辩环节,如不通过,不能取得硕士学位;毕业答辩,这一项是针对选了毕业设计这门课程的同学,并非强制,毕业答辩不通过,不能取得硕士学位。据不完全统计,美国的硕士研究生,取得硕士学位的比例仅为75%左右。

中国: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现“入口难,出口容易”的政策。民间流传一句话 “在中国,没有毕业不了的硕士,没有考不上的博士”。学位课程的学习几乎无淘汰率,答辩环节也得过且过,答辩委员会成员多为导师的朋友和熟人,淘汰率极低。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的硕士研究生,取得硕士学位的比例大于95%。这样的教育模式,不利于激发研究生的竞争意识,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创新环境。

三、改进我国工程类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改革现有的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制

目前,单一的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带来的弊端已日益明显,改革现有的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显得十分迫切。可部分借鉴美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制度,加大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的招生自主权,但并非完全放开。同时加大对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的监督和管理,实时跟踪研究生培养质量,以此作为硕士点考核、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等依据。关于目前的硕士研究生扩招制度是否应该停止,也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可以反过来思考一下,如果在现有的制度下,无法使得逐年增加的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保持或高于扩招前的水平,是否应该思考清楚后再继续扩招?

(二)修订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虽然很多高校已将学术型和专业学位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独立开来,但是否真正做到了实质性的独立?个人认为,学术型和专业学位型研究生应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体系,切忌混为一谈,这涉及培养目标及定位,并非简单地把课程名称修改一下就可以解决的。完善各自相应的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真正落到实处,有利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三)加强硕士研究生的考核和过程监管,完善考核和淘汰机制

目前,国内的硕士研究生普遍认为,只要我能考上,就一定能毕业并拿到硕士学位,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未完善硕士研究生的考核和淘汰机制。应对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进行考核和监督,细化考核指标,做到有章可循。必要时,可邀请第三方评估机构,针对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考核和淘汰机制。

四、结论

经过几十年的飞速发展,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研究生培养大国。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弊端日益显现,离研究生教育强国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对我国而言,不能完全照搬美国的研究生教育发展模式,如何在对比和分析中美工程类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基础上,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工程类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还需更多的探索和实践。

致谢:本文是作者在美国密歇根大学访学期间的成果,感谢西华大学公派出国留学计划的资金资助,也感谢密歇根大学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系的相关部门提供的帮助。

[ 注 释 ]

[1] 李帆.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历史进程及特点[J].高等教育研究,1995(4):77-82.

[2] 张巍,朱艳.从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历史进程看其发展的特点及优势[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6(4):45-47.

[3] 吴杰,忤春.中美硕士研究生教育比较及启示[J].决策管理,2007(17):58-59.

[4] 王惠.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历史透视[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86-91.

[5] 洪煜,钟秉林,赵应生,等.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历史沿革、现有问题和改革方向[J].中国高教研究,2012(7):41-46.

[6] 孙刚成,王莹.中美硕士研究生教育对比分析——以四川大学和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为例[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4(3):18-21,63.

[7] 常新华,Yadong Qi,张志强,等.中美研究生教育模式比较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4(8):119-124.

[8] 洪金水.中美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比较分析及借鉴[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8(6):82-83.

[责任编辑:陈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