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神论”的演变与继承
2015-05-30钱亚兰
钱亚兰
摘 要:形神论是中国古代画论中的一个重要的哲学与美学思想,形神关系的发展是“形”与“神”两者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本文主要通过对形神论发展脉络的梳理,来探究形神论的演变与继承,以及形神论对现代艺术的影响与启示。
关键词:中国画论;形神论;演变;继承
一、“形”与“神”的萌芽与演变
形神论属于中国古代哲学及绘画美学范畴,二者之间的关系历来都是中国古代画家热议的重大学术问题。笔者认为形是对所描写事物的外在形体,是一种可视的肤浅的形式存在,是西方所强调的模仿;而神是具有内涵意义的本质的存在,是观者内在的感受,是西方所强调的表现。形与神两者之间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二者是辩证的存在。对于形神二者之间的关系,各个时期的画论者都有不同的观点,只有梳理清楚形神论整体发展的脉络,形神论才能更好的运用于现代艺术。
(一)以形寫神
形神论最初萌芽于战国末年《雅尔》:“画,形也。”强调绘画是一种点线造型艺术,绘画离不开形体的描绘。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荀子提出了“形具而神生”(《天论》)的观点,强调神的体现是在具体形表现的基础之上的。战国末期韩非子提出了“画鬼易”的说法,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孰者最易?”曰:“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知,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外储说》)韩非子强调的是形的重要性,世间万物存在之物最难画,你要根据它具体的形去描绘,稍有不像就会被别人发现,而未存在之物最易画,因为它没有固定的外形,可根据个人的想象去创作。韩非子的这一理论在相当长的时间的时期起到了一定的支配作用。
形神论的美学观点萌芽于先秦时期,成形于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时期是艺术发展的高峰时期,形神论首次作为画论概念被“画绝”顾恺之提出。他在自己绘画实践基础上,提出了“以形写神”“传神写照”的朴素唯物主义美学观点,“凡生人亡有手揖,眼视而前亡所对者,以形写神而空其实对,荃生之用乖,传神之趋失矣。”(《摹拓妙法》)写形是手段,传神是目的,在写形的基础上达到神似的结果。神是寄寓于形体之内,只有如实表现了客观的外在的表象,才能体现主观的隐藏的本质。西晋陆机强调“存形莫善于画”,即形对于画画的重要性,强调形的表达。谢赫的“六法论”提出“应物象形”,宗炳《画山水序》也说“以形写性”,说明绘画反映生活离不开具体的形,它是用形象来说话的,因此没有形象就没有绘画。①
(二)形神兼备
随着历史的发展,形神之间的关系不断扩充丰富,绘画创作更注重形神兼备,画家必须处理好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形神分裂走向形神相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形神统一是形神论的最高境界,古代理论家从某种程度上都强调过绘画要形神兼备。南北朝至北宋时期是古代绘画理论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
“形神兼备”理论的提出者首先是南朝齐范缜,他在《神灭论》中强调国画要形神兼备,提出了“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灭,形谢则神灭”,形与神是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顾恺之曾提过“以形写神”,强调的是以形来求形神统一,张彦远则与顾恺之相反,强调以神来求形神统一。“以形似之外求其画,此难可与俗人道也。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在其间矣。”(《历代名画记》)张彦远强调绘画贵神似,重气韵。“画者画也,度物象而取其真。”清代画家石涛曾说过:“天地浑融一气,再风雨四时,明暗高低远近,不似之似似之。”(《大涤字题画诗跋》)“似”即为“形似”,“不似”则为“神似”,强调神与形式不可分割。
形神兼备是古代艺术家所追求的艺术境界,在绘画创作既要表现出对象的外在形体,也要融入个体的主观情感,能够做到“言不尽而意无穷”。笔者认为优秀的绘画作品不是简单的形似,亦或者形不存而意在,形是手段,神是目的。两者兼顾,才能达到形神统一的艺术境界。
(三)以神传形
从重形转向重神是中国画必经的一个发展阶段,中国画本身就讲求意境美。不求形似,但求神似。西汉刘安提出“画西施之面,美而不可说,规孟贲之目,大而不可畏,君形者亡矣。”(《淮南子》)在绘画作品中描绘著名美女西施的面容、形状挺好,但看而不能令人赏心悦目;描绘勇猛武将孟贲的眼睛,画得挺大而不能望而生畏。这表明画家不能仅仅将对象的外在形象描绘的逼真而忽略了对象的神态、意蕴等内在的东西,没有表现出对象各自的神态,否则只能造成形似而无神韵,这样的艺术作品往往没有更大的价值。北宋诗人苏轼提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苏轼认为绘画只强调形似,这是幼稚的,他认为绘画不仅仅要强调形似,更要强调神似,神的表达融入了创作者个人的主观情感与思想志趣。苏轼并没有舍形而论神,而是强调要在形准的基础上表现对象的神韵。画家重视主观意兴的抒发,反对刻意求工、求形似。 如元代倪瓒的“逸笔说”,艺术的创作不能被对象的细枝末节所干扰,不拘泥于具体的形,而是要表达出对象整体的神韵。画竹何必局限于叶子的多与少,树枝的直与斜呢?我们没必要拘泥于形,但是也不能完全抛弃形,绘画就是以线为造型进行创作,形与神二者不可偏废。
笔者认为画家的创作不能是为了形而画形,而是为了表达和展现自己的主观意趣、审美观点和感情寄托。神是作者主观情感的一种抒发,是个人对于对象的一种深刻理解,例如顾恺之曾画裴楷,在其脸颊增加三根毛就更加相似了,这就是作者个人对于对象的认知。
二、 “形”与“神”的继承与发展
对于形与神的关系,从古谈到今,现代画家是在古代中国画的基础上继承传统、发扬传统。笔者认为我们在创作过程中,不简简单单是传其形,更要通其性,得其理,悟其趣,进而求其神。
到了近现代,形神兼备理论不断被丰富和趋于完备。齐白石在石涛的影响下提出“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他认为绘画不能要求太像,也不能不像,太像就容易显得媚俗,不像就会被认为是骗人。真正好的作品要在似与不似之间,这个尺度很难去把握。优秀的画家会平衡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把握好这个尺度。张大千与齐白石观点一致,认为:“大抵画一样东西,不应当求太像,也不应当故意求不像。求它像,画当然不如摄影;若求它不像,那又何必画它呢?所以一定要在像与不像之问,得到传神超物的天趣。这便是绘画的艺术,也就是古人所说的‘遗貌取神!”笔者认为艺术创作无需与所描绘的对象一模一样,无需被对象的繁枝细节所牵绊,要根据自己的主观情感去描写。“神”本就是西方理论中的表现,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不是模仿与写实主义,面对同一对象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心境画出来的自然也不同,因为在描绘对象的过程中,作者加入了自己的主观情感去表达,是观者与对象两者之间心灵的契合。强调形似,面对当今的先进技术,写实不如摄影。齐白石与张大千都强调作画要在“似与不似”之间,在形神之间,不偏不倚,“形神兼备,不可偏废。”黄宾虹亦认为“作画当以不似之似为真似”;徐复观提出“中国的文化精神,不离现象以言本体。中国的绘画,不离自然以言神韵。”(《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强调绘画不嫩而过离开形去谈神,外形是基础,神是目的。
“形”是一幅画的生存之本,而“神”是一幅画的生命之源。后现代艺术出现了各种类型的艺术,例如装置艺术、达达主义、印象派艺术等等。印象派强调的就是一种神似而非形似,重表现而非模仿。无论是人物画还是山水画,都要强调对象的神韵、“境外之象”。我们在继承传统的艺术理论之时,也要懂得取舍,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三、结语
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科技与时俱进,面临当下的快餐文化与快消费品艺术,艺术不再是具有深意或者是纯粹的艺术了,艺术走向生活化、商业化,艺术行为中掺杂了太多的功利性,为了名誉、权力、金钱等等。在后现代艺术的影响下,艺术不再强调物体对象具体的形了,而是越抽象越好,具体的形经过画家主观意识的改造,到达纸上的可能是人们所不认识的形象了,但它们却有丰富的意,这种内涵也有着模糊性与含蓄性。面对这种艺术现象,我们应该深思古人对待艺术的态度,然后反省自身的问题。不偏于重于技法的“形似论”或免于夸张空洞的“神似”,避免陷入写实主义或表现主义,继古承新,运用古人优秀思想创作更多优秀的作品。
注释:
①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7.第18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