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理论下的沈既济和《枕中记》
2015-05-30胡雯丽
胡雯丽
摘 要:《枕中记》是中唐士人沈既济所写的一篇具有影响力的传奇小说,小说的三分之二都围绕着主人公卢生梦境里荣华富贵的一生展开,是卢生现实生活中被压抑的本能状态的投射与转移,这正是众多封建文人知识分子的普遍状态,作者沈既济也不例外。在被压抑的同时,沈既济将这种情感通过文学艺术作品的形式发泄出来,得到升华。整个过程正好契合了西方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
关键词:普遍状态;作者感受;转移;升华
在《枕中记》里,卢生曾这样描述他的人生理想:“士之生世,当建功树名,出将入相,列鼎而食,选声而听,使族益昌而家益肥,然后可以言适乎。吾尝志于学,富于游艺,自惟当年青紫可拾”。卢生的人生理想正是唐代繁荣昌盛背景下士人阶层普遍人生理想的体现。然而理想终归只是理想,理想能够实现的人漫漫历史长河中简直寥如晨星。盧生的科举失败,穷困潦倒,孤独寂寞才是历史的芸芸众生相,是士人阶层这个整体最普遍的状态。卢生被压抑的情感与生活,也是多数封建文人知识分子被压抑的现状。
这种压抑对《枕中记》的作者沈既济来说也是感同身受的,虽然他曾经走进过封建政治集团。卢生梦中富贵一生的背景是繁荣昌盛的盛唐,知识分子有更多的机会建立自己理想的功业。然而沈既济生活的大历、建中时期是安史之乱后,中唐开始巨大转变的开始。中唐时期,昔日的繁华不再,宦官专政、藩镇割据、党争不断,唐帝国已然危机四伏、千疮百孔,士子们雄心勃勃的政治理想变得越来越暗淡无光。但是士人们又只能通过跻身仕途才能生存,正如韩愈所说:“中世大夫以官为家,罢则无所于归”。沈既济身处这种政治环境,虽精通经学,深受吏部侍郎杨炎的赏识,后被推荐,授左拾遗,史馆修撰,但不久杨炎获罪被杀,沈既济也受牵连,被贬为处州司户参军,后入朝,终于礼部员外郎。他虽然身处封建统治集团内部,但他在朝廷从未做过高官,却曾深陷政治风波中,一生历经宦海浮沉,不能自主。像沈既济身处的政治处境,对中唐士人来说也是普遍的现状,面对日渐腐朽的政治集团,个人的生存即是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更无心力去改变这种现状,更何况自己也时刻身处危难之中,一己之力太单薄,随时可能被时代的大浪淹没。这种生存困境相比于没有做官的文人知识分子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卢生的梦,便是沈既济自己的梦。
以沈既济为代表的中唐文人在现实世界中逐渐失去了建功立业的环境和土壤,亲身经历着被压抑的状态而无力反抗,这使得他们只得将自己的壮志和抱负寄托于笔端,投影于自己的小说作品中。弗洛伊德曾将梦与白日梦相提并论,作为作家创作的一个重要条件,弗洛伊德认为充满幻想的作家由于自己的本能欲望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由此使自己的思绪游离于现实,把自己被压抑的本能冲动贯注到充满幻想的艺术作品中,使欲望在作品中得以实现,从而收获一种感觉上的真实。沈既济将他们那一代士人的政治理想全部都寄托在卢生的梦中。这正是传奇文《枕中记》所展现给我们的。小说中的那个世界首先被设定为盛唐时期,主人公在这个幻想出来的盛世中可以尽情施展才华,而不必担心现实世界中的种种束缚。这样的设计正是沈既济本人在现实世界中四处碰壁,处处受挫而导致压抑的心中激愤起的一种变相发泄。《枕中记》所寄予的是士人普遍的心态与情感,这种共鸣使得当时多数文人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就像再现自己的心历路程,读者对于作品的接受程度大大推动着作品的广泛流传。
荣华富贵的一生是士人最最向往的一生,骨感的现实使这种追求如梦如幻难以把握,梦醒的卢生,怃然良久,说恩宠屈辱的人生,困窘通达的命运,获得和丧失的道理,死亡和生命的情理,他全知道了。中国的士人虽不像弗洛伊德观念中的男孩儿一样将被压抑的情感诉诸于恋母情结,而是选择做梦这种中国人可以接受并理解的方式,梦醒后转身走向更为虚无缥缈的宗教,这也是中国古代文人在遭遇生存困境时普遍的选择。但是他们的宣泄方式却与弗洛伊德所想的一样,即通过艺术作品的形式来宣泄被压抑的生活,这就是弗洛伊德所谓的“升华”,即一个人将受挫后的心理压抑向符合社会规范的、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方向抒发的心理反应。
作为既是文学家又是下层官吏的那一代中唐士人,时代所赋予他们的是一种现实与理想的悖论,即必须以极端现实和功利主义的态度去面对生活,而只能将理想寄托于幻想作品之中。这种通过文艺作品的“升华”,就成了被压抑的本能最理想的转移方式。
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人的本能在被压抑之后,会以恋母情结或恋父情结的内容借助艺术作品宣泄出来达到升华。但是在古代中国士人的身上却没有,有的只是一场梦境,一部小说,这或许跟中国是个相对比较保守的民族有关,与中国传统礼教所推崇的存天理灭人欲有关,也与中国传统的道德教化有关,等等。而就是这种不一样的方式也许是最适合中国人的,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多数中国人所认同的“人生如梦”的主题所张本。
参考文献:
[1]阿兰·邓迪斯.民俗解析[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
[2]刘守华.精神分析学说与民间故事研究[J].黄淮学刊(社会科学版),1994.9.
[3]弗洛伊德.梦的解析[M].香港:国际文化出版社,2013.12.
[4]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
[5]孙国江.《枕中记》与中唐士人心态的转变[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