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歌是青春的影子

2015-05-30大白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初中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基廷余秀华诗社

大白

《死亡诗社》

威尔顿预备学院以其严禁保守的教学风格和较高的升学率闻名,这里毕业班学生的唯一目标就是升入名校。新学期文学老师约翰.基廷的到来如同一阵春风,一反传统名校的严肃刻板。

他带学生们在校史楼内聆听死亡的声音,反思生的意义,鼓励学生站在课桌上,用新的视角俯瞰世界。基廷自由发散式的哲学思维让学生内心产生强烈的共鸣,他们渐渐学会自己思考与求索,勇敢地追问人生的路途,甚至违反门禁,成立死亡诗社,在山洞里击节而歌。

不过基廷的学生们的所作所为也引起了校方保守派的反对,学生尼尔的死亡则成了学校驱逐基廷的导火索。

首次看《死亡诗社》,你就会被它深深震撼。

这部电影讲的是一群青春年少的男孩们的故事,当然,还有他们的船长基廷老师。在《死亡诗社》里,基廷老师是与众不同的,在第一堂课,他没有让学生们对着书本念那些冰冷麻木的字眼,而是引导着他们去看校史楼内的照片,让他们去聆听死者的声音,并去领悟生命的真谛。在基廷的鼓舞下,学生们开始读诗,也透过诗人自然的感情流露,明白了诗歌的真谛——即回归童真,以童心来感知世界。为此,他们从学校严肃刻板的生活中突围,重新成立基廷曾参与的诗歌朗诵小组——死亡诗社,在朗诵中探讨诗歌、人生。

电影里,基廷曾说道,“我们读诗、写诗并不是因为它们好玩,而是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分子,而人类是充满激情的。没错,医学、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足以支撑人的一生。但诗歌、美丽、浪漫、爱情,这些才是我们活着的意义。”

写到这,我突然想起了余秀华,那个被某些媒体称为“脑瘫诗人”的农村妇女。在她孩童般天真的眼里,十几年的艰辛人生化成了一行行震撼人心的诗句。更重要的是,写诗读诗,让余秀华的生命有了不一样的意义,使她得以超脱肉体的疾病,家庭的贫穷,去碰触她所梦想的世界。

那个世界里没有成见、蔑视,有的只是余秀华和她的小巫,还有满地她能唤出名儿的庄稼,——如诗集《给孩子的诗》中所说的“饮着科林斯的太阳,读着大理石的废墟”,只“关心粮食和蔬菜”,或许,这才是真实的生活。

在《死亡诗社》最后,基廷老师的教学方式触怒了学校高层,在他被迫离开的时刻,学生们自发站到课桌上,高喊诗句致敬基廷的情节令人动容。那是何等热血的行径,只有青春、只有诗歌才拥有这般令人心血澎湃的力量,让人敢于反抗现实中的一切虚伪,直视自己的内心,寻找真实的生活。

人生中总是存在着种种波澜,我们每走一步或许就离最初的自己越来越远。好在还有《死亡诗社》这样的影片,还有“Oh,captain,my captain”这样的诗歌,它教我们懂得生活的意义。

猜你喜欢

基廷余秀华诗社
The Poet on Earth
无耻当有种
诗社撷英
诗社撷英
诗社撷英
诗社撷英
余秀华的慢写作
雪 山
寻找自己的声音
寻找自己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