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语文丰富资源 培养学生心理素质

2015-05-30叶劲榕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5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渗透资源

叶劲榕

【摘 要】语文教育教学要渗透心理教育,巧用语文丰富资源,培养学生各种良好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均衡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育教学;心理;渗透;资源;心理素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拨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在语文教育教学中,应当巧用语文的丰富资源,对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多样化的高水准的心理素质,以便适应社会生活,适应时代进步。

一、巧用课文积极主题,培养学生坚韧心志

语文课文大都文质兼美,有的课文主题积极向上,传递坚定信念、坚强意志、坚忍毅力等正能量。在教读中,引领学生仔细体会,自觉内化成学习心得,培养坚韧不拨的心志。偶遇“柳暗”,坚信会“花明”,坚强创造“又一村”。俄国诗人普希金被沙皇流放时,写下哲理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告诉邻居女孩和读者:如果身处逆境,不必悲伤,要耐心等待。追求幸福理想是人类本能需要,做生活的强者,人生种种经历都会成为巨大财富。联系实际领悟这深刻人生哲理,感受作者坚强乐观的思想,激发学生以坚忍不拔的意志,战胜生活中的困难挫折,完成人生中的使命重任。

二、巧用人物高尚品质,培养学生博爱心地

有的小说和叙事散文的课文描写人物、塑造人物,描述人物高尚感人的事迹,表现人物优秀可贵的品质。加以分析提取、归纳概括,为学生树起具体可感的学习榜样,让学生感同身受,个性化地鉴赏评价,各抒己见,培养博爱心地。当代女作家茹志娟的短篇小说《百合花》,叙写小通讯员以一颗纯洁质朴的心一心一意完成组织交给的护送“我”到前沿包扎所的任务、不分分内分外帮忙为伤员借被子、在取得总攻胜利前夕为保护担架队员英勇捐躯。表现他关心同志、阶级觉悟高、革命责任感强、英勇奋斗、不怕牺牲的优秀品质。鉴赏小通讯员的高尚品质,就能培养学生关爱他人、舍己为人的善良心地、博爱心肠。

三、巧用写景优美意境,培养学生高雅心性

语文教材中,中外古今的写景作品大多情景交融,采用一定技巧,运用高超笔法,或从多种视角,或从多种感官,生动逼真地描写景色,创作优美意境。让学生多读多品多悟,感受景色之美、意境之美,从中培养高雅的心性。南朝梁代文学家吴均的山水小品、骈文佳作《与朱元思书》,运用动静结合、声色结合、明暗结合的高超技法,描绘富春江富阳至桐庐一段的山光水色,描绘出一幅充满旺盛生命力的大自然图景,读来令人欣然神往。作者还表明这精美画卷、美妙境界会使人流连忘返,头脑清醒,忘却功名利禄和繁忙政务。品读体悟吴均笔下这绝美景色、优美意境,学生或许也会赞叹神往,清醒头脑,抛弃不良心情、自私心念或难释心病,培养高雅心性。

四、巧用新闻公正立场,培养学生正义心怀

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等,语文教材选编了广义新闻的文章,思想性强,内涵深刻,作者站在公正客观的正义立场,报道重大事件、热点新闻或杰出人物。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写作的正义感或所报道人物的正义感,从中培养正义心怀。

记者吴岗在报告文学《善待家园》中,以强烈正义感、责任感和深深忧患意识,以触目惊心的典型事实、以无可辩驳的确凿数字,展示我国地质灾害之严重,揭示国民极其淡薄的环保意识和急功近利的行为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呼吁每个公民善待自己,善待家园,把防治地质灾害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作者胸怀正义感、责任感去采访,去写作,全文洋溢作者正义感、责任感,让学生细加品味,就能深受感染,激起正义情感。

五、巧用议论严密逻辑,培养学生周密心劲

议论文课文逻辑性强:语言符合逻辑,论点和论据逻辑关联紧密,论证思路和过程也讲究严密逻辑。通过点拨、品味、探究,可以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周密的逻辑心劲,即周密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议论性演讲词《为人民服务》全文共五个自然段,逻辑思路清晰明了。每个段落集中讲述一个观点,段与段之间形成逐层深入的结构关系。语言也准确,用好关联词,讲究逻辑性。文中还指出张思德挖洞烧炭,因窑洞塌方抢救战友而牺牲,是为人民利益而牺牲,是“死得其所”,死得重于泰山;又补充指出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使论证辩证全面。可见,全文富含逻辑性,启发学生说话、写作、做事要严谨周密,有条不紊。

六、巧用作者旷达胸怀,培养学生阳光心态

许多作者在失意时,在逆境中,甚至在遭受不幸灾难之际,凭着不甘沉沦的旷达胸怀,矢志创作作品,成了可供学生品读的美文。介绍作者生平、写作背景时,强调作者的旷达胸怀,教育学生培养阳光心态,在顺境、逆境中,都坦然面对生活。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因提倡政治改革,由朝廷被贬河南邓州,自己仕途失意,还应贬放岳州知府的好友滕子京之约,写出千古名篇《岳阳楼记》。慰勉了好友滕子京,还表达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指引学生品评范仲淹宽阔博大的胸怀、先苦后乐的忧乐观和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品德,启迪学生保持阳光心态,不患得患失,豁达笑对生活。

总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育教学也该关注学生持续发展、均衡发展,开掘利用自身丰富资源,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各种良好心理素质。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渗透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
学习毛泽东的作战指导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