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张一白
2015-05-30
Q:2015上映、即将上映或正在拍摄的青春偶像片有《小时代4》《万物生长》《何以笙箫默》《左耳》《夏有乔木》《剩者为王》……为什么青春题材的电影如此火爆?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A:任何一种电影类型都可以被不同的创作者无数次地去创作,青春题材的电影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电影类型,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拍法、很多不同的解读。而且,我们内地的青春片在前些年真的不算多,加起来总共也就5、6部的样子。而中国的年轻人,包括70后、80后,他们关于青春的影像记忆是相对空白的,我们60后,当时还有《葵花朵朵向太阳》《让我们荡起双桨》,他们有什么?至于现在正在经历青春的90后、00后,我覺得他们也会希望在银幕上看到青春造梦。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会有年轻人,任何一个成年人都是从青春走过来的,所以青春是“消费”不完的,青春片不只是拍给经历过的人看,也是给正在经历的人来观照,未曾经历过的人来向往。但青春片绝不是“逢拍必赚”,也需要设计和盘算。同时,我们的青春文学确实到了一个相对成熟的状态,能够为青春题材的电影提供丰富的营养。
Q:正如你所说,我们的青春文学已经相对成熟,今年扎堆出现这些青春片也几乎都改编自青春小说,包括你去年拍的《匆匆那年》也是改编自小说,是否小说已经是青偶影视作品最重要的题材来源?为什么?
A: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其实是一种由来已久的做法,包括以前经典的《霸王别姬》《大红灯笼高高挂》等等。所以小说是影视作品重要的题材来源是毋庸置疑的。就近几年来说,中国的青春文学确实是已经发展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具有被改编的基础条件。至于《匆匆那年》,我在小说出来不久就看了。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特别感动,我很难得把一部小说一口气看完的,这个小说我确实是一口气看完。其实我不管从年龄、时间上和地理上,都跟这小说没什么关系,我是60年代的人,他写的是80年代的青春。但是发现还是有很多共鸣的东西,就是在你青春刚刚开始的时候,当你内心的情感刚刚萌动的时候,那种东西还是能打动我。所以归根到底,我觉得改编也好,原创也好,最重要的是能不能打动创作者。我想,能被搬上大银幕的青春小说一定也是在图书市场上经过检验的,是能够让读者产生共鸣的。
Q:你被称为“青春片教父”,在青春偶像这个类型里有不少经典代表作品是你拍的,为什么你会对青偶片情有独钟?
A:我做青春片做得比较早,从电视剧《将爱情进行到底》就开始在做,以偶像剧的方式讲述青春,感觉特别美好。但事实上,我的青春期其实有些灰暗——高考落榜、感情上当备胎,自卑又压抑。好在,后来我当了导演,导演这一职业,最吸引人的地方,不仅在于能够去表现现实,更在于能够去创造一个世界。执导青春片对我来说就像圆梦——既圆自己的梦,也圆别人的梦。我希望,我的作品能温暖人,让淹没在日常生活里的普通人在影院里重温青春。
只要情感是真的,年龄不重要
Q:你去年的《匆匆那年》最终以5.8亿票房收官,并领跑12月贺岁档,获得这样的好成绩取决于哪些因素?
A:对我来说,《匆匆那年》其实是相当于拍了两部电影。一部是作为作品的电影,也就是电影本身的拍摄,另一部是作为产品的电影,主要是指我们这个电影整体的宣传营销。我觉得这两方面是影片最终票房成功的基础吧。
就电影本身来讲,我觉得《匆匆那年》小说本身已经有很好的故事基础和读者基础,《匆匆那年》这个小说拿到我手上已经很多年了,前年8月份的时候,我带着李晗、刘晗两个编剧和九夜茴在做剧本,我看到第一稿详细的故事分场大纲的时候——我记得是一个下午,我在家里自己一个人看那个剧本分场大纲,突然发现自己热泪盈眶,我都这把年纪了,这几年看的剧本也很多,能不知不觉地把我打动的剧本其实是很少的。我突然觉得:我为什么会被这样的一个剧本所打动?之后我的工作就开始加速了,迅速做第一稿,第一稿做完之后,我就决定要自己拍了。因为看第一稿剧本的时候,还是会打动我,还是能让我再一次潸然泪下——所以可以说我们的剧本质量也是很不错的。同时,我们在拍摄过程中也有意识地找我们这个片子的风格、时代感,从视听、表演等各个方面都争取做到高标准。我觉得我们的这些努力和付出观众是可以感受得到的。
而在片子的整体宣传营销上,我们也是像拍电影一样,有剧本、有节奏,做了仔细的规划和安排。在宣传上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中学的甜美回忆,第二阶段是大学的残酷青春,第三阶段是成人的青春有悔,并且用不同的物料配合每一个阶段的主题,反复精准地向观众传递我们影片的气质、信息等。同时,我们这次的话题营销也是下了大工夫的,不完全统计,我们大概在新浪微博上发起了近40个话题,总计阅读量近70亿,电影热门话题榜榜首都有9次。另外,我们在影片上映前半个月还密集地跑了全国近20个城市的校园和影院,直接与我们的观众交流。当然,王菲演唱的《匆匆那年》对我们影片叙事、抒情以及宣传也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Q:拍了这么多青偶片,你是如何选题的?如何避免同质化倾向?
A:我其实没觉得自己拍了很多所谓的青偶片,我自己还有很多别的很风格化的电影,比如《好奇害死猫》《秘岸》等等,只是我拍的这些所谓的青偶片受到的关注更多一些,所以有点被定位成这个类型的导演。对我来说我希望拍到更多题材的戏。至于如何选题,其实还是我之前说的,内容本身是最重要的,让我有想拍的欲望是很重要的。这么多年,我自己最大的爱好是逛书店和碟店,不断地学习新东西自然而然会让每一部作品都呈现出不一样的东西。
Q:你觉得拍摄青偶作品最重要的是什么?
A:保持一颗青春的心,要好奇、要学习、要交流。从根上来讲,所有人肉体的心灵的那种感觉和神经,那种触动,那种情愫,那种颤动,我觉得是一样的,包括他的羞怯和喜悦,我们和年轻的80、90后们不存在区别。年轻人的歌也会让我感动。只要情感是真的,年龄不重要。代际,所谓的80后、90后代际,它只是一个商业上的划分,我们只要做一个好看的东西给他,就没有什么问题了。在拍《匆匆那年》的时候,拍很多很动人的戏的时候,我经常问一起工作的一些小朋友,我说你们觉得怎么样,他们说很感动。那我就放心了,其实我自己很感动,这种感情不是专属于80后或90后的。
Q:青偶片和别的类型在制作上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A:在制作上最大的不一样应该就是没那么复杂吧。青春题材的影片毕竟不是大片,它们多是发生在年轻人生活中的故事,和当下现实的联系是很紧密的。青偶题材本身就决定了不用搭建特别复杂的场景、不用设计特别复杂的动作。但是,也正因为它和现实联系紧密,针对不同年龄层的受众,表现形式也是有差异性的,所以一定要找到自己的风格、调性和特质。
我们正处于换代的浪潮中
Q:你拍摄青偶片时是如何选择演员的?通常会考虑哪些因素?
A:我作为导演,肯定是首要考虑演员与角色的契合度。当然,因为我毕竟有一些拍片经验,所以我也会试着去发掘演员身上比较深层的、可能大家之前没看到的东西。而且导演与演员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互相激发的关系,有一种化学作用在里面。我和我目前合作过的演员基本上都是这样一种关系。当然,从市场的角度來说,找到一批合适的能够帮助影片扩大音量的演员也是非常重要的,他们相当于一个影片的形象代言人。
Q:如今“颜值”这个词成了我们影视行业不可或缺的一个关键词,高颜值的演员往往会带来高人气,很多时候粉丝有可能成为电影的“第一生产力”,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A:我觉得这是好事,这本来就是娱乐业的基本逻辑。演员的外在形象一直以来都是观众所关注的,我觉得大家很难为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去花钱买电影票,对吧?尤其是现在80后、90后成为主流观影人群后,他们会更高调地表达对演员形象的需求。所以,高人气的演员确实能够帮助影片获得更大的关注,增加卖座的可能性。当然影视作品不能光靠颜值或是人气来撑,如果一部作品除了演员的容貌外就再没有多少可取之处,也依然是会被观众摒弃的。
Q:如今的演员比以前的在偶像气质上有哪些变化?
A:首先形象上肯定是更符合时代审美的,比如前面说的“高颜值”;其次,这是一个互联网时代,我觉得现在的演员与这个时代是密不可分的,他们同粉丝、观众的交流更加深入和广泛,属于随时随地都可以互动的类型,他们是新鲜、亲切而且活跃的。
Q:中国的青偶观众有什么特点?
A:这一两年,我明显感到中国的电影观众有着显著的变化——我觉得基本上可以说中国的电影观众30年就彻底换代了,而我们现在正处于这个换代的浪潮中:这一批85后、90后甚至00后的观众从小就是在多屏环境下长大的,他们不像我小的时候,能接触的影像作品有限。他们从小就是看着各种影视作品、玩着各种游戏长大的,而他们观看影视作品的途径和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他们已经不是我们曾经讲的经典电影审美的那批观众,反而可能更能接受碎片化的、MV化的东西。
Q:青偶片的幕后制作这些年来有哪些变化?
A:应该说,是整个中国电影行业都在进步,不管是技术上的还是意识上的。从技术层面来讲,我们用的拍摄设备、后期的剪辑设备都更加数字化、便携化。尤其是在光影上,能够实现更加丰富的效果。从意识上来讲,大家更加开放,愿意尝试不同的风格。
Q:目前中国市场上的青春偶像片还存在哪些问题?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A:这个问题对我而言确实太宏观了。我可能还是比较愿意专注自己的作品,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事儿吧。要说改进,其实也特别简单,每一个行业里的人只要能够找准自己的定位,认认真真地抱着职业态度去做事,进步自然就会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