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IP的声音
2015-05-30
编工委第三期编剧培训班上,出现频率最高的两个词是“IP”和“人物”。在班上,遇见了很多持有IP的网络写手,他们也来了解编剧这个行当,试图把自己的作品改编成影视剧。而一些IP商人也活跃在二三百人的培训班里。他们一方面寻找可以收购的IP,一方面在影视公司中寻求合适的买家。
IP特别是大IP,与IC、IQ有什么不同?IP是英文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即知识产权,现在影视(包括游戏)行业所说的大IP,专门指向有一定粉丝基础的、開发潜力巨大的版权作品。行内人对于版权及其衍生品开发的重视,是一件让人欣喜的事。去年,广播影视出版社的社长王卫平、制片人董俊都在采访中从不同角度表达了对国内影视衍生品开发现状的关注,如今IP被广泛提及、关注和全方位的打造,代表了行业的一个良好的发展趋势。
但是我们不希望这个词汇,如“互联网思维”等说法一样,只流于概念,一阵风刮来,一阵风消失。IP的真正内核是什么?某一个IP有了一定的粉丝基础,意味着什么?如果对这个核心不明确,更多高价购买IP的人最终会空手而归。
对这样一个大问题谁也没有能力做出上帝般的预言和解答。我们或许可以从培训班的另一个高频词汇——人物,“侧耳倾听”到IP内核的声音。《十月围城》等作品的编剧卞智弘强调人物是一切作品的出发点,那些不是从人物身上生发出来的冲突如空中楼阁一样不可信任。做生活剧见长的编剧李潇也说,“写好生活剧,先要好好生活。”这就不只是从创造出的人物出发,更是以自己为原点出发了。
李潇说她不愿意改编文学作品,因为文学作品多是表达了一种情绪。而现在最热门的IP就是网络文学,因为网络文学是最廉价的试验田。只需要搬运到网络上,看看是否吸引人,也就大体知道了是否具有开发的潜力和吸金力。
网络文学比较容易被搬上荧幕或银幕的是青春文学,这也造成了近年“青偶”类型的火热,本期杂志的“特别策划”就是以这一类型的变化来切入。可以称为国内青春类型教父的张一白导演认为:青春片不只是拍给经历过的人看,也是给正在经历的人来观照,未曾经历过的人来向往。但青春片绝不是“逢拍必赚”,也需要设计和盘算。
如何设计和盘算,打造出有竞争力的IP品牌?看来还是要从作品本身出发,从作品本身的核心——人物出发,踏实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