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唤醒创新思维

2015-05-30宋笋

东方教育 2015年5期
关键词:求知欲好奇心创新

宋笋

【摘要】教育的作用就是使受教育者知道世界是什么样的,如何才能使世界更美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的。因此,本文将从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创设情景激发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这几方面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能力;创新;求知欲;好奇心

教育的作用不仅仅是受教育者知道世界是什么样的,更重要的是使受教育者知道怎样才能使世界更美好,成为一个勇于创新的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的,基础教育的任务是为人的发展打基础,当然也为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大基础,而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新思维能力,因此,基础教育就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 鼓励学生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创新思维的动力。亚里士多德曾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做出创新。教师在教学中要有问有导,还应激发学生更多的问题,教师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应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因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培根说过:“如果你从肯定开始,必将以问题告终,如果从问题开始,则将以肯定结束。”不少心理学家甚至认为,科学上很多重大进步与发明创造,与其说是问题的解决者促成的,不如说是问题的寻求者促成的。由此,教师要积极地鼓励,激发学生大胆发问,增强其创新思维能力。

二 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旺盛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人们创新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一些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往往都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比如牛顿对苹果落地而不往天上飞的现象感到疑惑,导致了“万有引力定律”的诞生;瓦特对水沸腾时壶盖跳动的现象很好奇,发现了蒸汽机;爱因斯坦对时间和空间的问题十分好奇,从而导致了相对论的创立。而小学生的求知欲及好奇心又是非常娇嫩和易转移的,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时要加倍珍惜和爱护,使学生永保这种天真的心理,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应多设奇趣问题、活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三 创设情境激发创新思维

情景对一个活动的成败有重要的作用,恰当的情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不利的情景活动产生的阻碍作用,便会限制创新思维的发展。这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创新活动的情景,充分发挥角色效应,使学生在情景中动口、动手、动脑,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比如《威尼斯的小艇》一课,课前可让学生自制一些纸小艇,课堂上让学生在黑板上或课桌上表演书本中的高难驾驶技术,以体会威尼斯小艇的轻快灵活与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接着让学生再发挥想象力,看能不能设计一些比威尼斯小艇更灵活的小艇。

四 培养学生的独立性

由于创新活动本身要求的是新颖性和独特性,要求创新成果与众不同和前所未有,可见独立性是进行创新活动必不可少的宝贵的个性品质。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独立行为的能力,使学生学会独立确定目标、内容及方法,并能独立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推导出新的观点和结论。

五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高尔基说:“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把自己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的意志。”可见自信能催人奋进,自信心是成功者的力量源泉,只有当人们对他所从事的事业充满信心时,才会采取相应的积极心态去争取,从而做出创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抓住有利时机对其多表扬和鼓励,少一些斥责和批评。当学生有些微小进步时,应及时给予表扬,帮其树立起自信心。如果我们非常武断地呵斥、批评那些犯了错误的学生,特别是后进生,那么很有可能会说其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失去自信心,进而自暴自弃。对学生多一些微笑与鼓励吧,因为很有可能我们的鞭子下就是瓦特,他们的冷眼中就是牛顿。

猜你喜欢

求知欲好奇心创新
求知欲——学习的叩门砖
谈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席成金
浅谈如何做设计
刍议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把听众研究透:做好电台少儿节目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