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感的养成
2015-05-30徐茂利
徐茂利
网感的养成,既要了解互联网的传播规律,并适应和能够驾驭这种特殊的传播模式,还要有赖于对社会生态的深刻洞察
前段时间,一家企业的品牌管理部门求才,要我推荐互动营销高手。招聘的条件非常开放,不见了资历和性别歧视,也没学历和专业要求,但强调一条:要有网感,网感要好。
网感是什么?知乎上有人给出了一个定义:网感是指能够理解互联网上网民的行为逻辑,并能根据其内在逻辑,设计出符合网民意愿的表达方式,让他们无碍地接受品牌和产品的创意的一种能力。
这话有点绕,让我们再说得直白一点:网感,是对互联网的生态的感知能力。互联网有着它特殊的表达方式和传播规律,谙熟这种规律,谓之网感。
网上有个段子,一姑娘说自己在朋友圈看帖,跟了句“求包养”。不想爸爸妈妈看到了,一家人紧张地围了起来,对她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我们是一个正经的人家,好好的孩子怎么能去做这样寡廉鲜耻的事呢?姑娘面对这批评时的感受,诸位可以自行脑补。
以上就是完全没网感的典型。别觉得光是故事中的人奇葩,很多被赶鸭子上架的决策者,在面对互联网时,其实就是这种状况。所以有总结指出,玩好互联网营销:1.不要以年长者为诉求对象,粗暴地说,只跟90后以下的玩;2.让90后来操盘,年长者就退下吧,死在沙滩上去。赤裸裸地以年龄为标记,给有无网感,画了一条分割线。
这其中有一定的道理,90后10岁前触网,工作、生活习惯都在网上养成,自然有网感。而前辈们,思维方式和工具体系天生存在数字鸿沟,落伍了。但這种年龄歧视有害,有害之处在于,肤浅地理解了互联网的逻辑,标签化的结果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会妨碍深刻的网感养成。
互联网改变了大众传播规律,使传播的核心,由信息变成了个人。是只会用信息去轰炸和覆盖一个个受众,还是能体察他们对所传播信息的感受和反馈,才是有无网感的密码所在。
由此衍生下去,网感的养成,必须在两个方面通透。一是要了解互联网的传播规律,并适应和能够驾驭这种特殊的传播模式。20年来,从BBS到论坛,再到博客、微博、微信,新技术层出不穷,技术驱动着内容生产,触网人群不断扩大,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深度重合,熟练使用各种网络平台,是培养网感的基本要求。
另一方面,网感的养成,还有赖于对社会生态的深刻洞察。洞彻世情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君不见当前有影响力的大V大号,有几个不是80前,甚至70前。他们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能深刻洞察人性,并谙熟人性在互联网上的特殊反应。
传统社会和互联网,确实存在两个舆论场,这当中,同一群人有不同侧面的存在。无论是行为模式,还是表达方式,常常存在“真与假”、“开放与审慎”、“空谈与行动”、“节俭与剁手”等多种矛盾的背离统一。因为有了“网”这一道安全屏障,现实的人在虚拟空间呈现出的这种对称的镜像,酿出了网络上一些比较独特的传播现象,养成网感的过程,就是洞悉这一存在的过程。
判断和培养网感,决不能搞年轻人崇拜。网感并不只是卖萌与否,知不知道“然并卵”那么简单。年轻人拥有技术和网络经验的优势,在新媒体方面更善于抓住社会热点事件,在追社会热点时常常更为洒脱。但人生阅历丰富者,则更善于洞察人性,把握虚拟网络与现实社会的结合点,做出更有深度和厚度,而少一些突破底线的“策划”。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老人”要有自信,欢迎90后走上前台,但不要急于把自己拍在沙滩上。这句话,对招聘者也同样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