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听说教学法综述

2015-05-30屈亚媛周玉梅

西江文艺 2015年5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法

屈亚媛 ?周玉梅

【摘要】:“听说教学法”的产生和发展有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特殊的社会需要。本文追溯了“听说教学法”产生的源头、理论背景和基本特征,探讨了“听说教学法”的不足之处,展望该教学法的可能未来。

【关键词】:听说;大学英语;教学法

19世纪以来,涌现出各种语言学流派,不同的教学法也随之诞生。在语言教学的漫长历史过程中,任一种教学法的形成、发展以及流行都会和语言学研究、教学实践以及社会需要有着紧密的关联。听说教学法亦是如此,它伴随着结构主义语言学研究的兴起和深化,社会需求的转变而成为语言教学的主流和最重要的教学模式之一,虽然到了20世纪60年代,听说教学法主导地位受到了冲击,但是听说教学法的教学理念依然影响如今的外语教学观念。(罗立胜,2005)

本文回顾、探讨听说教学法产生的背景、特点和现状,旨在通过综述的方法加深一线教师对该教学法的认识,提高教学效果。

一、听说教学法产生的历史背景

“听说教学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美国兴起的。这一教学法的产生与发展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1)语言学的深入研究与发展为“听说教学法”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这一教学法主要是建立在结构主义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基础之上。对“听说教学法”产生影响的主要理论观点可概则指括为以下四点:语言是一套习惯。语言学习则指学习语言习惯,通过不断的刺激以及给出积极的反应,进而帮助学习者形成这一习惯。第二,语言是行为,也是刺激与反应的结果。只有引导学习者做这个行为,并不間断地实践,才可能学会它。第三,语言首先是有声,是讲出来的话,而不是写出来的文字。最后,语言不应该是认为确定的规则,而应该是人们如何使用语言的描述。

2)社会的需要为“听说教学法”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发现缺少大量的随军口译人员,然而,懂得外语的人大多数只能阅读,而无法从事口译工作。为此,美国政府在各大学的协助下制订了一个军队特别培养方案。同时,征求了当时著名的语言学家的意见,如博厄斯(Franz Boas)、萨皮尔(Sapir)、布龙菲尔德(Bloomfield)等。他们都认为,外语教学不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那些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的,似是而非的语法教学和答题式的翻译练习。他们主张让学生大量地接触口语素材,将阅读训练减少至最低限度。培训计划以布龙菲尔德的小册子《实用外语学习纲要》为依据。这个培训计划有两个鲜明的特征。一是营造了良好的外语环境,在外语培训基地,学习者接触的基本上都是目的语。二是带有强化性质的口语句型操练。学习者不断地模仿、复述口语句型,以便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这一计划以及训练方式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以至战后仍有很多学校继续使用这个办法。

二、听说教学法的主要特征

此教学法主要特征可概括如下:1)听说为先,兼顾书面语。“听说教学法”把听说能力的培养当做外语教学的主要目标。同时将听说能力看作是培养读写能力的基础。语言材料首先经过耳听、口说,之后才落实到书面文字上。2)重复操练,形成习惯。听说教学法强调语言学习是过渡学习的观点,要求学习者经过大量、反复的操练,达到自动化地掌握语言材料的程度。它还要求尽量避免和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3)句型为纲,组织教学。句子是表达意义的基本单位,句型被当做是无数句子中归纳出来的、具体化的句子模式,是语言遣词造句规律的体现。外语教学应促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外语的基本句型,培养学生根据句型类推出大量新句子的能力。4)趣味与实用并重。重视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在教学材料的选择上,不再采用枯燥、单一的古典文本或书面体素材。

以“听说教学法”为基础形成的教学模式是:机械性操练(Mechanical Drilling)---背诵(Reciting)---理解性操练(Comprehensive Drilling)---使用(Application)。这种重复性的、机械性的句型操练对学习者掌握基本的语言表达方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的外语教学过程中,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以这种方式培养了许多外语人才。时至今日句型操练依然是语言基本功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听说教学法的局限性

和其他任何一种教学法一样,“听说教学法”也有其不足之处,主要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1)句型操练往往脱离了语言内容和社会语境,不利于培养学生运用语言形式适宜地进行交流的能力。2)由于强调了听说能力的培养,学习者在阅读和写作技能的培养方面则相对较弱。3)学习者对目的语的语法体系的了解和掌握程度不是很好。

值得我们重视的是今天的听说教学法与20世纪40年代的听说法相比有很大的区别。这些区别可在教学侧重点以及对口语教学的认识等方面反映出来。概括如下:1)更强调学习者的口语交流的参与意识和实践意义。2)更重视口语教学内容的实用性、真实性和趣味性。3)更强调口语的可接受性以及口语表达的习惯性。4)更重视口语教学的语境及话题,不再是机械性地重复和模仿。5)更强调口语教学的互动以及交流性,不再局限于单向的句型操练。

以上,简要回顾了“听说教学法”的产生背景及基本特点及不足之处,该教学法在今天的大英教学中仍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现实意义,因此必须仔细研究,将该教学法的长处用于一线教学活动中去。

参考文献:

[1]崔刚,孔宪遂.英语教学十六讲[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5-40.

[2]罗立胜,董玉真.试论“听说教学法”产生的理论背景及其现实意义[J]. 外语教学,2005(7).

作者简介:屈亚媛,女,汉族,陕西咸阳人,第四军医大学外语教研室助教。研究方向:大英教学法。

周玉梅,女,汉族,山西运城人,通讯作者,第四军医大学外语教研室主任、教授。研究方向:语言教育。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教学法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合唱教学法之合唱训练中的“和”与“合”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