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西都市报》在5·12汶川地震周年特刊中对图片的理解和运用

2015-05-30李婉

西江文艺 2015年5期
关键词:华西都市报

李婉

【摘要】:本研究以视觉修辞理论为指导,探讨《华西都市报》在汶川地震中处理报纸图片信息的方式,分析报纸媒介在运用图片的处理和理解方式。研究表明:在新闻图片的运用中,研究表明:在新闻图片的运用中,《华西都市报》更加侧重积极倾向的新闻图片使用,更加突出新闻图片的视觉效果渲染作用。

【关键词】:视觉修辞;图片;华西都市报

一、研究源起

在现代传播科技的作用下,现代文化正在脱离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视觉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视觉文化传播时代的来临,标志着一种新的传播理念的拓展和形成。《华西都市报》作为中国第一张都市报,要在当下日益残酷的媒介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使得其不断在视觉图片运用上做尝试。在汶川地震的周年特刊报道中,该报摄影记者借助新闻图片特有的传播优势,冷静有效地传播灾害事件的后续发展情况和灾后重建信息,起到了恰当的舆论引导作用。

二、研究方法

本论文以《华西都市报》为个案研究,定量和定性相结合。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以该报汶川地震周年纪念特刊中发表的新闻图片为样本进行研究,通过图片内容和图片的视觉效果两个层面分析照片。研究共搜集该报09年、10年、13年、14年关于汶川地震特刊的图片样本101张(注:2012年《华西都市报》没有关于纪念地震的特刊报道,因此其不在研究范围之内)。有效样本101张,数据采用国际通用统计软件SPSS16.0进行分析。对图片内容的维度划分为三个大类:图片主体、人物角色和非人物景色。其中人物角色细化为救援者和受灾者,并以图片中能够体现出的人物情绪作为图片内容的详细分解。救援者的救援方式分为物质、精神和其他三类方式;受灾者的情绪分为消极、积极和中立。非人物景色分为人文类、自然类和其他类共三个指标。而对于图片的视觉效果则是采用定性研究方法进行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新闻图片内容分析结果呈现

1.图片年份和频率情况

2009年的周年报道中运用图片52张,2010年的特刊报道图片16张,2011年的特刊报道中图片12张,2013年的特刊报道活动图片为10张,2014年的特刊报道数量最少,为11张。即距离地震时间越近的周年纪念活动《华西都市报》使用的图片数量越多,该报在对地震周年纪念的报道的图片使用中随周年活动距离地震的时间而变化。

2.“图片色彩”和“群众情绪”的相关性分析

引入“图片色彩”和“群众情绪”进行0.01水平双侧上进行显著相关性分析时,原假设为图片在色彩使用上和文字在情绪描写上存在相关,则零假设为两者不相关。“图片色彩”和“群众情绪”的相关系数为-0.316,说明“图片色彩”和“群众情绪”呈现弱相关,两者的相关性为0.316(>0.3),则两者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3.“救援方式”和“群众情绪”的相关性分析

当引入“群众情绪”和“救援方式”进行相关性分析时发现,数据统计结果发现,原假设为图片在救援方式使用上和文字在情绪描写上存在相关,则零假设为两者不相关。根据spss统计分析得出,两者的相关性为0.214(>0.3),则两者在0.01水平(双侧)上不相关。

(二)新闻图片视觉效果分析呈现

1.符号的集合——图像

新聞图片的议程设置是指媒体对感兴趣的新闻有意识、有策略地集中报道,对非“重点”的内容或弱化或忽略,通过反复传播某类新闻信息,强化该内容画面在公众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分析此次图像的议程设置,能反映报纸报道的视角,把握其报道重点所在。

图5:来源——2009年《华西都市报》5-12纪念特刊

记者在图片中三个视觉符号的选择都是有策略选择组合的结果。废墟+人+小野花=崛起之春,记者想要表达对重建的感动和对灾后崛起的信念,这些信息都渗透在每一个视觉符号的表达上。

2.模式化形象——强化固定思维

从广义的传播效果来分析,图片传播信息的效果应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信息层面,二是超越信息的层面即社会学或伦理学的层面。前者是受众接触媒介的基本目的,其效果也是短期的;后者是受众在解读媒介提供的信息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附加的、从属性的效应,是深刻、长期的。

媒介在塑造灾区群众形象时对他们的报道不是同情他们的恶劣生存状况,而是赞扬他们的自强不息。

梳理纪念特刊发现,一周年特刊《一年》,通过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重识这片山河》以及火热之夏、重建之秋、磨砺之冬、崛起之春、奋进之年这五大主题报道,展示了灾区人民的不屈不挠和全国人民的八方支援。两周年特刊《重生》,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高地,在危难中不断崛起》以及灾区新貌、民生巨变、感恩奋进、百姓信心四大主题报道来彰显灾区的新貌和人民的奋进。三至五周年虽然特刊报道的数量有所减少,但灾区巨变、灾区人民生活变化、感恩仍是主旋律。

3.整体不等于部分相加

灾难性新闻图片报道本身还含有独特的审美内涵。在在灾难性事件中,人们往往经受这身体和心灵的双重折磨,诠释着真实美、人性美、震撼美、心灵美这些灾难中照片的美学元素,在灾难报道的图片中,人一方面得到了人性上的洗礼,另一方面也从心灵上认识到这样的美学关照,一次空前的心灵洗礼。

四、结论与启示

通过对图片内容和图片的视觉效果研究,有以下结论:第一,该报在图片内容方面的运用上偏重于展现突出的救灾群众现场场景使用,并且这一类型的新闻图片主要侧重突出救灾群众的积极情绪渲染,是一种正面化处理灾难性报道手段的新闻处理方式。灾难性事件本身具有很大的伤害性质,但新闻媒体利用积极情绪的新闻图片传递正能量,能树立群众救灾自信心。

第二,《华西都市报》地震特刊新闻图片版面设置、图、文、线条色彩等的综合运用相配合,个别的视觉元素产生了更大的整体效果。另外《华西都市报》更多突出周年纪念中黑色书法体+大字+彩色大图,渲染出一种重生后的喜悦新貌。通过报道灾难后灾区的美丽新貌和人们的幸福容颜,给人以超越的勇气和信心。

本文考察了《华西都市报》在地震特刊报道中新闻图片作用、思考方式的偏重,报纸图片主要发挥了视觉修辞的作用,图片主要引导报道主题的议程设置,表现的是解释、反映功能以及对图片展示信息和附加新闻信息的报道,在“读图时代”,一部分图片也发挥了吸引眼球,发起视觉冲击的作用,这也是现代都市报的鲜明特征。

参考文献:

[1]WernerJ.Severin,JamesW.Tankard.Jr.《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J].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第74页

[2]袁毓林(1994b)《关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思考》.《中国社会科学》(2)

[3](美)保罗M·莱斯特,《视觉传播:形象载动信息》(2)霍文利,史雪云,王海茹译[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4](英)理查德·豪厄尔斯著,《视觉文化》葛红兵等译[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于晓霞.灾难新闻图片的美学探析-以汶川大地震为例[J].新闻前哨.2009(02).

[6]李红红.灾难新闻视觉传播的美学意义-以“5.12”汶川大地震为例[J].新闻世界.2009(04).

猜你喜欢

华西都市报
传统报刊的融媒体出版转型路径
——以《华西都市报》融媒体平台“封面新闻”为例
探析融媒体语境下《华西都市报》的转型策略及建设路径
新媒体环境下浅谈都市报副刊的“四化”建设
浅谈报纸副刊文史文章的文本表达
新媒体时期都市报副刊的发展思路
纸与端齐飞 报纸副刊转型新路探索——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宽窄巷》副刊创新转型实践
浅谈报纸副刊持续性主题报道的策划与运行
都市报的战略转型实践
“互联网+”时代报业转型的进路
汶川地震期间《华西都市报》头版新闻图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