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社会转型条件下集体生活中培养中职生良好心态的研究

2015-05-30杨娜马靖翔

职业·中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集体生活中职生

杨娜?马靖翔

摘 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而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社会存在。根据这一原理,本文认为,在如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社会转型条件下,探讨在集体生活中培养中职生良好心态的意义、内容及方法很有必要,现将研究的成果阐述如下。

关键词:社会转型条件下 中职生 良好心态 集体生活

课 题:本文系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2014年立项课题“基于转型社会条件下中职生良好心态培养研究”的阶段成果,主持人马积德,课题批准号为JG14EB114。

一、在集体生活中培养中职生良好心态的意义

1.在集体生活中培养中职生良好心态,有利于中职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个人心态的好坏决定其精神状态和为人处世态度。心态良好,就能正确认识自我,妥善处理人际关系,愉快地融入集体生活,始终保持积极向上、乐观的精神状态。中职生可能在一段时间内是学习的失败者,但决不能让他们成为人生的失败者。调整他们心态,创新德育工作管理方法,帮助他们重新树立对人生乐观积极豁达的处事态度,有利于中职生在集体生活中的发展。

2.在集体生活中培养中职生良好心态,有利于中职生文明和谐发展

良好的社会心态能够使人们永远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自觉投身到集体生活中,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还能增进集体的和谐。中职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缺乏与父母的沟通交流,隔辈教育的现象严重,管理不严、缺乏管理,集体之间的和谐交流相当缺乏。各种不良的影响很容易在没有管控的条件下,侵蚀他们的思想,造成不文明过激行为等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德育工作者要对中职生尤其是留守生倾注更多的关爱,构建好和谐的校园人际交往关系,为他们培养良好的社会心态做好铺垫,推动中职生集体生活的和谐发展。

二、在社会转型条件下,如何在集体生活中培养中职生的良好心态

良好心态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是激励人们奋发进取的精神力量。在集体生活中,中职生能体会集体生活与自己的关系,体会个人在集体生活中的地位。当集体受到表扬时,就会产生自豪的感情;当集体受到批评时,就会产生不安的感情。这就是良好心态在集体生活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1.明确导向,培养中职生集体生活的乐群感

在集体生活建设和管理工作中,首先要让中职生明确集体奋斗目标,这种目标包括长期目标和阶段性目标。长期目标可以设定为中职生的最终奋斗目标。对于中职生来说,长期目标是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接受企业的挑选。阶段性目标可以根据中职生某一阶段表现来制定,对于刚入学的新生来说,第一阶段目标可以制定为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阶段性目标的制定应该符合中职生学习进步规律,易于调动中职生的积极性。随着阶段性目标的逐个实现,中职生的成长逐渐步入正轨,集体的凝聚力也逐渐增强。归根结底就是培养中职生集体生活的敬业乐群感。

2.集体活动,培养中职生集体生活的成就感

集体活动是展现中职生才能,展现集体生活精神风貌的最佳时机。教师要针对中职生特点,安排和设计集体活动,为每位中职生与班集体之间搭建起桥梁,促进中职生之间、中职生与老师之间相互理解,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为每位中职生个性发展提供舞台,培养其参与意识,从而增强班级凝聚力。集体活动强调人人参与,尤其是那些集体心态不强的中职生,也要让他们参与到活动中来。因此,集体活动形式要多样,要让每一个中职生都能够轻松参与。

3.鼓励评价,激发学生集体生活荣誉感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当一个人听到赞美时,往往能激发出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即良好心态,并自觉地把这种赞美当做一种荣誉,为了不失去这样的荣誉,他会更加努力。所以,老师不要吝啬表扬话语,坚信良好的心态是夸出来的。有时一句激励的话,就能激发埋藏在心底久违的荣誉感,他们会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荣誉,从而更加努力。良好心态是中职生融入集体生活的一个强大磁场,有好的心态,中职生就会更加热爱集体。

总之,德育工作者既是中职生的良师益友,更要当好一名心理咨询师。把握好自己的良好心态,就会影响一批人,培养一批人,中职生才会有良好的心态,才能更好地适应集体生活,融入到集体中来,那么我们的世界就会和谐起来。

(作者单位:辽宁工贸学校、辽宁煤炭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集体生活中职生
探讨如何培养班级管理中学生参与意识
天天的“睡裙妈妈”
契约精神在人才培养群体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探究
中职生逆反心理的成因与对策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团体辅导的运用
体育课堂中融入礼仪的重要性
如何在语文课上提高中职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部门集体氛围和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爱就要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