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智慧城市背景下城建档案信息异地灾备的思考

2015-05-30蒋仕鹊

北京档案 2015年5期
关键词:灾备城建异地

蒋仕鹊

摘要:本文结合前期远程异地灾备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对传统的灾备模式与云灾备模式进行了讨论,并提出城建档案信息的灾备应纳入智慧城市顶层设计中,并对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城建档案信息的灾备建设提出具体建议。

关键词:智慧城市城建档案信息异地灾备云灾备

在智慧城市的背景下,城建档案数字数据与应用系统成为调控城市、预测城市、监管城市与服务城市的基础。随着我国城建档案数据的快速增长与城建档案管理应用系统的不断扩大,保障城建档案的数据与应用系统的完整与安全,成为我国信息化建设以及现代城市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任务。特别是遇到天灾、人祸及其他不可预知的风险,这些风险都可能使已经保存的数据丢失,信息系统瘫痪或损毁,因此保障城建档案的信息安全和灾备建设成为当前迫不及待的重要工作。

一、传统的异地灾备模式

传统的异地灾备模式,一般是在两个不同地理位置的灾备中心之间采用备份软件与远程镜像技术,通过网络将数据中心上的关键应用及数据以异步方式传送到灾备中心。一旦灾难发生,系统切换关键应用和关键数据并通过网络可迅速恢复。由于涉及大量设备与技术人员的投入,灾备建设的投入与运行的费用都是很高的。

考虑到城建档案数据的保密性与安全性,城建档案部门都希望本单位独立投资建设与运维异地灾备系统,但高额的建设与运行维护成本以及棘手的管理问题,使得该方案实施起来极为困难。目前在城建档案信息灾备的建设中,一般采用以下两种解决方案,一是“两地三中心”的构想,一是“城际对等互备体系”。

(一)“两地三中心”的灾备构想

“两地三中心”是由城建档案馆生产中心A、同城灾备中心B和异地灾备中心C构成,如图1所示。

“两地三中心”城建档案灾备体系是指在城建档案馆生产中心A中,采用大型数据存储系统存储相应的业务数据,通过数据同步复制技术将数据复制到同城灾备中心B的数据存储系统中,实时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同时位于同城灾备中心B的数据存储系统还会采用数据异步复制技术,向异地灾备中心C进行数据镜像,实现异地的数据备份及保护。当同城灾备中心B发生故障时,生产中心A可以向异地灾备中心C,通过数据同步复制技术,实现异地的数据备份及保护。

“两地三中心”城建档案灾备能保障数据安全与灾后业务及时恢复,在技术上并不难实现。然而影响“两地三中心”城建档案灾备的关键在于经费与管理问题:同城灾备中心与异地灾备中心究竟由谁来建设,谁来投资,谁来管理。若每个城建档案馆都承担设备体系的建设,其投资数额巨大,并不是所有城建馆都能够承受的。若是几家城建馆共同承担灾备体系的建设,如何分担经费与责任则是问题。若是外包给第三方,则面临着数据的安全如何控制的问题。

(二)城际对等互备体系

城际对等互备体系是选择两个所处地理位置不同的城建档案馆,分别对彼此的城建档案信息进行备份的行为。一旦灾难发生,另一方能够及时有效地提供对方所需要的城建档案信息,同时承担本地生产中心和对方的异地容灾中心的双重功能。

由于现实问题,该方案面临难以广泛实施的困境。一是现阶段的城市建设档案信息化程度参差不齐。目前很多城建档案馆的信息化程度不一,要建立“对等”备份,其硬件与软件要求统一。而各城建档案馆不具备统一数据库与运行平台,若对其强行要求,势必对具体的运作产生不利的影响。究其原因在于该系统的运行需要各城建档案馆更换系统与数据库,强行统一不仅浪费大量财力,而且数据迁移还涉及已存储数据的完整性、丢失等风险问题。二是各城建档案馆需求不同很难对等。各城建档案馆需要备份的数据量一般是不相同的,如何分担互备所需的经费,例如创建与运行维护投入的费用以及通讯费用等都将增加合作的难度。可见,传统的异地灾备模式在实现中存在较大困难。

二、云灾备模式

随着云计算的深入应用,灾备的服务模式发生了改变,云备份正逐渐普及。“云灾备”是建立在虚拟化之上的一种灾备服务,由云计算供应商为用户的数据安全、数据管理、数据恢复等提供服务。

与传统灾备不同的是,云灾备服务是由搭建云的第三方厂家提供基础设施,包括虚拟云备份机、存储空间以及带宽等,由专业的灾备服务提供商提供支持和服务。由于“云灾备”具有专业化程度高、成本投入低、资源能共享、服务质量高的鲜明优势,云灾备正成为主流的灾备形式。以灾备产业发展较为成熟的美国为例,云灾备已经占到灾备行业的56%。

需要注意的是,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以云计算数据中心为核心,并打造独立于多个应用系统的云平台,如市政云、交通云、教育云、安防云、物流云、医疗云等,为各类顶层设计提供支持,这一系列城市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平台统称为“智慧城市云”。城建档案信息是智慧城市的支柱之一,城建档案信息的灾备也应搭乘智慧城市的云备份容灾平台,解决传统灾备系统建设中的难题。

城建档案灾备建设是一项高成本的信息化项目,无论是城际对等互备体系还是“两地三中心”构想,都是单个馆或数个馆的分散投资,其投资成本较高,设备利用率较低。这不仅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还涉及灾备专业人员欠缺的问题。云灾备服务提供商服务于广泛的客户群,因此比一般机构的IT人员拥有更为广泛的灾备专业技能,可提供专业化程度更高的灾备服务。由于云灾备具有以上优势,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数据、审计单位业务数据等重要的民生与政务数据及其信息系统也采用了云灾备模式。

三、智慧城市背景下城建档案信息的灾备建设

云灾备具有很多优势,但外包托管方式下的隐私和安全问题无法回避,这成为档案部门使用云灾备的最大障碍。针对云灾备使用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及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Nation? 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and Technology,NIST)定义的云部署模式,认为可以有私有云、商用托管私有云、社区云、公共云与混合云五种模式。越在顶端的“云”,其安全性越高。如图2所示。

(一)云灾备模式的选择

1.私有云。专为某一机构单独使用而开发运营的云,它可以由该机构自身或者第三方机构来管理,其安全性是各类云中最高的。

2.商用托管私有云。通过外包模式专门为某一机构单独使用而开发运营的云,与私有云相同的是必须在物理上与逻辑上完全在该机构限定的边界上,保证能够达到该机构的安全要求。与私有云不同的是,它是一种以“应用为中心”的云计算服务,在“云”中隔离出独立安全的网络环境,灵活按需组合使用物理和虚拟化IT及IDC资源。因此,只能通过该机构的专有网络才能够提供访问服务,互联网用户无法访问。

3.社区云。社区云是由具有共同需求(如相同任务或安全需要,策略及遵守的相关协议等)的多个机构构建与使用的云,社区云可由这些机构自行管理也可以由第三方管理。

4.公共云。公共云是云服务供应商出售的云服务,它是由云开发商所拥有并向其他组织出售的云外包服务,普通公众或机构团体通过网络可以购买这些服务。

5.混合云。混合云的云基础设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云(私有云、社区云或公共云)组成的,这些云通过标准化或专利技术捆绑在一起,但各具独立性,从而使数据和应用具有便捷性。

私有云及商用托管私有云(处于顶端的云)均可满足机构的安全性与私密性要求,应当可以被用于档案信息灾备。而社区云、公共云及混合云安全性较低,不建议使用。可见,通过对云灾备模式的选择是可以满足城建档案信息所需求的保密性与安全性要求的。

(二)城建档案信息灾备的措施

我国《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主要目标之一是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必须同智慧城市结合才可能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城市的管理。具体到城建档案信息的灾备上,需要在以下方面展开工作。

1.加强统一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将城建档案信息灾备建设列入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整体规划之一。在智慧城市云建设中应重点考虑云灾备,云平台建设中应优先考虑目前城建档案信息灾备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使其支持异构环境、异构平台、各厂商软件和硬件下不同数据的备份和恢复策略,以便整合其所辖城建档案馆的各异构灾备系统,使其无缝对接本城市的灾备系统。这将既便于智慧城市共享城建档案信息资源,也有利于推进城建档案信息的灾备。

2.着力试点示范。目前我国城建档案信息灾备采用云灾备模式的甚少,为强化灾备模式的创新以及与智慧城市建设同步,城建档案的云灾备也应设立试点,创建示范工程,积极探索管理经验,科学有序地引导和推进,促进城建档案信息云灾备的发展。

注释与参考文献:

[1]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高技[2014]1770号)[EB/OL]. [2014-8-27] http://www. sdpc.gov.cn/gzdt/201408/t20140829_624003.html.

[2]佘江峰.档案影响智慧城市建设[J].金卡工程, 2013(2):5.

[3]2008年全国直辖市及副省级城市城建档案工作会在沪召开[EB/OL]. [2008-10-30] http://www.nuca. gov.cn/Item.aspx?id=118.

[4][8]存储在线.当灾备遇到云[EB/OL]. [2013-2- 28] http://www.dostor.com/article/2013- 02- 28/ 5930599.shtml.

[5][6]罗敏.“两地三中心”城建档案灾难备份体系构想[J].城建档案,2014(2):4.

[5]赵生辉.城建档案城际对等互备体系探析[J].档案管理,2013(1):10-13.

[9]中国数据.云计算将推动智慧城市建设[EB/OL].[2015-3-3]www.idcps.com/buy5610.html.

[10]云灾备保驾民生之安[EB/OL].[2013-12-31]

http://www.tuicool.com/articles/yiEFvm.

[11]钟东波.简谈城建档案信息灾备系统建设[J].决策与信息,2013(6):120-121.

[12]刘家真.创建我国文献的档案数据灾备基地的构想[J].档案学研究,2006,(4):47.

[13]陈龙民.城建档案异地灾备体系建设浅析[J].黑龙江档案,2013(3):120.

猜你喜欢

灾备城建异地
国企工匠——北京城建集团首届“城建工匠”事迹展示(三)
隧道股份城建置业瑞创谷
对加强城建档案管理的相关思考
河南城建学院简介
推进医保异地结算 稳字当先
企业级信息系统应用级灾备建设与应用
轨道交通清分系统灾备升级方案研究
如何开拓异地市场?
破除异地结算的地方抵制
应用级灾备系统的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