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有效性策略初探
2015-05-30张铁钢
张铁钢
内容摘要:探索大力倡导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提高体育教学有效性,是现阶段体育教育者亟待探索的重大课题。本文以职业体育教学有效性为主要线索,着重论述了新时期高职体育教学的几种有效策略和方法,希望对相关实践活动有所启示。
关键词:高职体育教学 体育课堂 团队配合 有效性
一.以教学流程优化设计为依托,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高职学校的体育课教学要求教师更加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参与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要求全面深化学生之间的互动、互助和交流,共同进步。所以,广大体育教师要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教学活动,让学生们不断形成小的集体、小组,提升自己参与团队协作的能力和意识。对于广大高职学校的学生来说,通过体育课提升团队配合的能力,也利于今后的深造、发展和就业。
比如,在练习“障碍跑”的时候,本来教师放置的各种障碍在固定的位置,教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竞赛,这样对于学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再次,每个小组自己把障碍进行重新排列,找出适合自己队友的最佳障碍组合,同时对于那些能力稍差,对于过障碍有一定困难的队友,自己小组的要想法设法进行帮助,使之能顺利通过。这样一改,一方面以学生为体育教学的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所有的学生主动的参与活动,并不是被动的接受,提高了他们的创新能力。所以,新时期高职学校体育课教学的开展要千方百计的培养学生的团队配合意识和能力,并以此促进教学的发展,起到提升学生体育素质的目的。
二.以体育游戏带动教学发展,全面提升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体育游戏可以很好的激发高职学生的体育兴趣,丰富体育教学的内涵,促进教学的发展。因此,游戏在高职体育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游戏教学法的运用要求广大高职体育必须具备优化的教学思路与完善的教学策略,即教师要真正走进学生们的世界,将游戏作为深化师生互动的工具,最终帮助孩子们不断的学习、进步和成长。教师要根据体育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等选择游戏的运用策略,将学生们的所思所想、情感诉求与游戏方法有机结合,形成很好的互动模式。
三.开展团队协作式教学,不断提升高职学生的体育团队意识和能力
高职学校体育教学的开展更加讲求对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更加注重对学生团队意识的塑造。基于此,体育教师要以教学活动为依托,以丰富多彩的体育游戏、情境模式为抓手,不断深化体育教学的内涵,引导学生更加主动、自觉和积极的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来。教师要塑造和调节体育课的氛围和环境,让学生时刻处于体育课的情境气氛中,使自己的身心都被体育课、体育教学完全“吸引和笼罩”,这样有利于教学活动的推进和学生体育素质的培养。
四.开展更科学的体育教学评价,提升“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
在新时期高职体育教学的推进过程中,教师必须依据更加丰富的经验与合理的步骤,对每位学生开展更具针对性的评价,形成完善、完整的评价体系,推动体育课堂教学的快速发展,全面提升高职学生的体育素质和综合能力。
具体来说,体育课堂教学评价是种可操作性的活动,体育课堂教学评价主要采用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现在这两种评价方法由于各自的优势正走向兼容。评价应具有科学合理性,强调的是教学进程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平时表现,更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全体学生的将来发展,促进全体学生在已有的水平上主动发展。教师应公平地对待每位学生,根据每个学生个体的发展情况合理地进行评价,并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让学生更客观更全面地认识自己,并且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兴趣,实现提高体育课程教学的有效度。有效的教学评价能激活课堂教学气氛,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使课堂更具有活力。
总之,高职体育课程改革必须明确高职体育教育目标,在播种知识、强健体魄的基础上突出高职职业能力培养,将高职体育教育与学生专业培养目标有机结合,不断深化学校体育改革,提高体育教育的有效性,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使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得到发展,为社会送高素质人才。
(作者单位:浙江绍兴柯桥区职业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