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督脉穴位治疗脑缺血的研究进展

2015-05-30王亚飞曹利超詹于豪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5年5期
关键词:督脉脑缺血研究进展

王亚飞 曹利超 詹于豪等

【摘 要】 脑缺血疾病是临床常见多发疾病,其致残率和复发率均较高,探求脑缺血疾病有效的治疗方法一直是医学领域的研究方向。督脉是奇经八脉之一,循行入脑,其经上的穴位广泛应用于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之中,对近年来以督脉穴位为主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针灸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 督脉;穴位;脑缺血;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245.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9-0028-02

脑缺血是指由于大脑特定部位的血流供应受阻所导致的血氧不足或脑缺氧,以致不能满足供能的需要,造成脑组织死亡或脑梗塞,其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和复发率均较高。因此探求脑缺血疾病有效的治疗方法一直是医学领域的研究方向。针刺治疗脑缺血疾病的思路和方法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督脉是奇经八脉之一,循行入脑,督脉的生理功能与病候主治均与脑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把督脉应用于各种脑部疾病诊治。其经上的百会穴,为百脉朝会之所,为“三阳五会”,具有调节人体六条阳经经气的作用,是临床治疗脑病的首选穴位。除此之外,其经上的大椎、水沟等穴均被广泛应用于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之中,笔者将近年来选择督脉穴位为主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应用督脉治疗脑血管疾病提供较为可靠的参考依据。

1 督脉与脑功能相关的文献分析

《难经·二十八难》云:“督脉者……入属于脑”。《灵枢·经脉》曰:“督脉者……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素问·骨空论》指出督脉的分支“上贯心”“贯脊属肾”“入循膂,络肾”。中医学认为“心主神明”“脑为元神之府”,心与脑均与“神明”相关;肾藏精、主骨、生髓,肾精充足则髓海充,肾精不足则髓海空虚。督脉循行入脑、贯心、属肾,将三者有机联系起来,共同发挥作用,共奏“元神之府”的功效[1-2]。此外,督脉还通过与其他阳经的交会、连属关系间接影响脑的生理功能。例如督脉与手足三阳经交于大椎,通过经络间的联系与疏通,发挥祛风清热、宣肺定喘的作用;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交于百会、陶道,由于足太阳膀胱经“其直者,从巅入络脑”,二者共同发挥作用,开窍凝神、清热熄风、升阳固脱。“经络所过,主治所及”,督脉主治病症涉及部位主要是其循行所过的腰背部与头脑部,主要病候为腰脊强痛、头重头痛和神志病。现代研究认为,这些神经系统疾患究其根源均为脑组织病变。通过中西医學比较可知,督脉循行入脑,主脑的功能,并主治脑部病候。

2 督脉穴位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机理

2.1 百会穴在脑缺血疾病中的重要作用 督脉循行入脑,其经上的百会、大椎、风府、水沟等穴在脑血管病中应用最广泛,因其穴位选择与配伍不同,所以作用机制与治疗效果亦有不同。百会穴居人体头部正中最高点,又为百脉朝会之所,在《针灸甲乙经》中被称为“三阳五会”,它有调节人体六条阳经经气的作用,是临床治疗脑病的首选穴位。研究表明,百会穴可以稳定细胞内环境,保护缺血性脑损伤;调节脑神经细胞机能,改善和恢复学习记忆能力;改善血液供应,降低血管阻力,保护受损神经元;加快血流速度,增加脑血流量,改善缺血区脑组织功能[3-6]。百会穴的治疗包括毫针刺、艾灸、电针以及中药与针灸联合等手段,并通过不同的机制发挥作用,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

2.2 百会穴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不同配伍及作用机制 在脑缺血的治疗中,百会通常会与大椎配伍。诸多实验表明,电针百会、大椎穴能纠正脑缺血大鼠中枢单胺类递质的代谢紊乱,保护脑缺血损害,改善学习记忆能力;显著增加缺血区大脑皮层的BDN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增加局部脑血流量,保护并修复半影区缺血区神经元;降低Glu(葡萄糖)、Asp(天门冬氨酸)在脑组织中的含量,调节缺血后脑组织中的NO(一氧化氮)、NOs(氧化氮合酶)、ET(内皮素)及Ca2+的含量,减少受损神经元继发性损伤及坏死[7-13]。裴海涛[14]经过实验发现,针刺“百会透曲鬓”能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血管内皮细胞表面黏附分子的表达,减少炎性递质造成的脑组织损害,从而起到脑保护的作用。韩为等[15]针刺涌泉、重灸百会,发现大鼠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VEGF及mRNA(信使核糖核酸)表达水平显著增强,有利于血管生成,这可能是此组穴位选择发挥抗脑缺血损伤作用的机制。陈素辉等[16]针刺百会配伍足三里,促进脑部气血恢复,调节双侧脑组织炎性细胞因子IL-6的表达,减少炎症损伤,促进脑缺血损伤的改善与修复。除此之外,黄泳[17]等还发现,针刺百会、人中和神门均能改善豆状核功能,改善学习记忆能力。

2.3 督脉其他穴位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督脉与阳维脉交会于风府穴,风府穴配合足少阳胆经的风池穴,共奏通窍醒脑作用。现代研究发现该组穴位能促进缺血区域侧枝循环血管的开放,改善血液循环,抑制脑缺血损伤的进一步发展[18]。人中穴,为著名的醒脑开窍针刺法主穴之一,能够纠正凋亡因子Bcl-2、Bax的表达,抑制脑神经细胞凋亡,控制脑缺血范围扩散,促进脑缺血损伤组织的恢复[19]。

3 小结

督脉的主干及其分支均循行入脑,与脑的功能有直接联系,并通过与心、肾的联系间接影响脑功能。同时,督脉在经络中地位极其重要,有“阳脉之海”“总督诸阳”之称。督脉经穴可以改善血液供应、改善记忆能力、改善局部脑血流量、促进脑缺血后神经再生,进而起到脑保护作用,对于脑缺血及其相关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临床当根据脑缺血疾病在不同个体、不同阶段、不同程度等方面的特点,辩证地选择督脉穴位,正确配伍,进行针灸治疗。多穴配伍的方式比单穴刺激量大,作用面广,效果一般比较明显,但也不能排除有拮抗作用,故选穴组合还需不断探索实践,基于传统配伍之上,结合现代科技,努力发掘新的组合方式。研究表明,电针督脉治疗脑病的作用机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疏通经络,调节气血,振奋阳气以使髓海充实;二是通过脉冲电场直达患处[20-21]。在现代科学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中医学的发展不能仅局限于已有的治疗方案与思路,应在传统思维的指导下,结合现代康复医学、护理医学、影像医学等多种现代科技手段,运用先进的辅助设备,以期在督脉治疗脑缺血的研究中取得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高希言,马巧琳.督脉与脑的关系浅探[J]. 世界中医药,2007,2(3):134-137.

[2]关晨霞,席海霞.试论督脉与脑的关系[J].河南中医药学刊,2001,16(2):52-53.

[3]任秦有,赵宁侠,郭瑞林,等.艾灸百会穴对大脑后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4:28.

[4]周宝艳,田新成.百会穴临床应用及研究概要[J].甘肃中医,2009,22(2):74-76.

[5]劳宁,熊利泽,路志红,等.百会穴在电针刺激预处理诱导脑缺血耐受中的作用[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3,24(5):418-420.

[6]金红姝,霍丽,郭小溪.针刺百会穴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模型大鼠脑内S100β蛋白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09,36(4):648-650.

[7]纪中.电针百会穴对大鼠缺血区脑组织神经生长因子影响的研究[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5,29(3):67.

[8]许能贵,马耕耘,朱舜丽,等.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9,5(12):56-57.

[9]易炜,许能贵,靳瑞.针刺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血流量的影响[J].新中医,2001,33(10):75-76.

[10]孔立红,毛娟娟.淺谈大椎在脑缺血疾病中的治疗作用[J].中国针灸,2006,22(7):60.

[11]许能贵,马耕耘,侯思伟.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兴奋性氨基酸含量的影响[J].中国针灸,1999,7:431-433.

[12]许能贵,易炜,赖新生,等.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NO、NOs和ET-1的影响[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19(1):63-64.

[13]许能贵,易炜,赖新生,等.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细胞内Ca2+含量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2(4):295-297.

[14]裴海涛.针刺“百会透曲鬓”穴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5,9(21):130-131.

[15]韩为,王颖,程红亮,等.针刺涌泉、重灸百会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VEGF表达的影响[J].上海针灸,2009,28(9):554-557.

[16]陈素辉,孙华,徐虹,等.针刺百会和足三里穴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双侧脑组织白细胞介素-6表达的影响[J].中国针灸,2014,30(1):42-45.

[17]黄泳,陈静,赖新生,等.针刺百会、水沟、神门穴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豆状核葡萄糖代谢的影响[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5,25(11):1405-1407.

[18]张晨茜,储浩然,程红亮,等.针刺风池、风府穴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12,31(1):15-17.

[19]郁洁,章薇,郭卫军,等.电针人中穴对大脑中动脉阻塞大鼠脑神经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干预[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1):90-92.

[20]彭支莲,黄剑,丁盼.督脉电针加平衡推拿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2):218-220.

[21]李兵奎,曾彬,常巍,等.督脉电针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18(7):619-622.

(收稿日期:2015.02.05)

猜你喜欢

督脉脑缺血研究进展
龙氏手法结合头颈部督脉电针治疗落枕的临床观察
从督脉论治阿尔茨海默病的理论探讨
MiRNA-145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离子束抛光研究进展
独脚金的研究进展
基于热扫描成像系统探讨易筋经“托天桩”对阳虚质督脉红外热成像的影响
原花青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肠道功能的保护作用
血必净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细胞外组蛋白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的初探
EGFR核转位与DNA损伤修复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