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高职数学教学中渗透职业素养的教育
2015-05-30张少凤
张少凤
【摘要】高职数学课程受高职学生基础水平、教学安排和就业的制约性,要求教师在传授基本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注重职业素养的教育.本文从职业素养的基本内涵与特征出发,在教学过程采用职业素养渗透的策略,达到教书育人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高职数学;职业素养;数学文化;数学建模
一、职业素养需求
职业教育的性质决定了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近几年来,我院在数学课程的知识体系上做了深入的探索,但还是没有从根本上建立起基于工作实践的课程体系,注重于理论学习的格局还没有改变,对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偏低.而职业素养指从业人员具有的与从事具体职业相关的、对职业活动起关键作用的内在品质和能力,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技能、职业态度、职业意识(职业悟性、思维方式、创新潜能等)和职业道德等方面.职业技能是人们看得见的,属于显性的职业素养,是支撑职业人生的具体手段;后三项可称之为隐性素养,是在人们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也是职业素养最核心的内容.高职院校中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正是为了满足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尤其是高职数学课程的基础作用在职业素养的培养方面是其他专业课程或职业技能训练所替代不了的,其意义不仅仅是为专业服务,为学生继续深造服务,还在于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及职业素养教育的渗透,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有效地利用各种教学环节,为学生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创造环境.
二、树立培养职业素养的意识
当前高职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带有一定的自卑情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够明确,而抱有这些心态不可能学有所成,又怎能让自己通过三年的大学生活完成化蛹成蝶的蜕变?所以,任课教师应该在上第一课堂时,首先告知学生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将来在专业技能水平相差无几的情况下,那些具有事业心、责任感和吃苦奉献精神的毕业生更容易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告知学生不仅要有技能而且要有专业“头脑”,今后无论在什么行业工作,所面对的问题都是纷繁复杂而且瞬息万变,要想在工作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具有系统分析问题、 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而高等数学是培养学生极好思维的载体.让学生了解到大学生活是一生中成长的关键时期,不要随便挥霍时间,要利用一切机会主动培养自己的职业素养,为自己成功地转变为 “职场人”做好准备.除了指导学生树立培养职业素养的意识外,教师也要注重培养自身职业素养的意识,利用和学生相处的每一节课,挖掘学生的潜能,努力提高自身能力,加强学习,把数学课讲授得风生水起富有感染力,把数学知识讲得深刻易懂,达到教书育人的良好效果.
三、加强对数学文化的了解
正如人类文明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数学文化也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可以理解为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等知识性部分,而数学思想、意识、精神等观念即为其精神文化部分.针对高职学生怕吃苦、比较浮躁、缺乏做事的恒心和毅力、意志力较差的现状,用数学文化去影响他们的求学态度,这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都是极其重要的.在高数教学中适当穿插一些数学家的故事,让学生们意识到数学作为一种文化,从其产生、发展到成熟,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在数学研究过程中,人们经常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数学家们那种刻苦钻研、锲而不舍、独立思考的精神,以及相互之间团结合作、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热情,也能激励他们锻炼自己的意志.数学家的创新精神,数学科学的思想体系,数学的美学价值,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通过不同时代数学思想的对比,让学生了解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数学,鼓励学生像那些伟大的数学家一样对传统的观念和传统的理论作批判性的思考,让学生明白,数学的发展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批判性地改造前人积累的成果而把数学推向前进的,而不是简单地承袭过去,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整体素养和道德水平.
四、改进数学教学模式
传统的高职数学教学偏重知识本身的传授,学生本身没有了升学的压力,面对高数的学习很是苦恼.首先要让学生学会,会做题,在教学中要善于总结归纳求解方法.以高等数学中极限和积分的求法为例,求极限的方法有代入法、公式法、结论法、罗比塔法则等,求积分的方法有基本积分法、凑微分法、第二换元法等,同一个题可用不同的方法求解,这时学生就会沉浸在一题多解的成就感和喜悦中,就像很多事情也是有着正反两面性,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不妨换个角度去思考,积极调整自己的思想,用乐观来代替悲观,将人的巨大潜能发挥出来,实现生命价值.其次传统的高职数学教育忽视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导致学生所学和实际应用脱节.高职教育应该注重应用人才的培养,教学实践中应该遵循“教必须以学为基础”的理念,采用“混合教学模式”(讲授+自学+讨论),引进数学建模的思想.
总之,学生基本职业素养的培养和形成离不开教师的引导.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善于营造一种和谐的情感氛围,使数学教学过程充满着尊重、关爱、理解和激励,为职业素养的渗透构建良好的教育环境.其次,教师在工作中表现出的敬业、诚恳和人格魅力,对学生起着润物细无声的垂范引导作用.因此,教师要注意自我发展、自我提升,为学生提供榜样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张汉芳,王九程,黄俊亮.高职生基本职业素养及培育途径[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19-22.
[2]魏景荣.论隐性职业素养与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9):85-87.